书城亲子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
10531900000020

第20章 拥有诚信的品格

“一诺千金”这四个字,让我们知道许下的诺言都必须尽力去实现。

有句话说得好:“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产。世界上才华横溢的人并不罕见,但是,一个人能够取得多大成就,绝大部分依赖于品格的高低。诚信是个人品格的基石,其他优秀的品德修养,多数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所以,帮孩子养成诚信的品格,等于为孩子未来的成功铺设了良好的基础。

孩子是否诚信绝大部分取决于家庭教育。如果孩子经常出现言行不一、不履行诺言的行为,妈妈们应该多从孩子的认知发展上找原因,不要把孩子的这种行为单纯看成是道德败坏而一味打骂孩子。如果妈妈从小就注意对孩子进行诚信的教育,孩子是可以养成优良品格的。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妈妈们也要以身作则。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妈妈为了鼓励孩子顺利完成某件事,总是轻易对孩子做某种空头承诺。出发点虽好,但是事后无法兑现,让孩子希望落空,孩子相当于受到欺骗。众所周知,孩子的模仿能力相当强,久而久之,孩子也会模仿这种行为,潜意识里认为这种不守信的许诺是可以被允许的,一旦这些经验转化为孩子不讲诚信的行为时,妈妈们便追悔莫及了。

所以,想要孩子不说假话,妈妈们首先就不能哄骗孩子。“放羊的小孩”弄虚作假的故事,让许多孩子印象深刻,只要妈妈们稍加引导,谁还愿意当讨厌的放羊小孩呢?

遵守约定

故事

这天是小如的生日。妈妈带着她上街买生日礼物,小如看中一只心仪已久的小熊。在结帐时,妈妈掏遍了身上的口袋都还差一元。

当时妈妈十分尴尬,小如的小脸也充满了失望,紧紧抱着玩具熊不放,任妈妈怎么哄劝都不肯走。

店员看见母女俩这样僵持,便微笑着说:“算了,小熊先带回家吧!下次来的时候再来把钱补上。”小如这才露出微笑,开心地答应了。

道谢之后,两人冒着炎炎烈日回家了。到家后,妈妈犹豫着要不要把一元钱送到店里去,毕竟只是一元钱,谁会真正在乎呢?这时小如拿着熊正开心的玩着,似乎也忘记这一元钱的事情了。

后来,小如妈妈转念一想,这不正是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吗?于是,母女俩又返回商场,把钱交到店员的手中。小如用甜甜的声音跟店员姐姐说了一声“谢谢!”

看着孩子那满脸汗水却充满阳光的笑脸,妈妈说,她的心里是那样的坦然和欣慰。

专家之言

看了上面那普通的一元钱故事,相信你也会觉得微不足道,可是因为这一元钱,妈妈送出的这份生日礼物才更加完美无缺。我们常听妈妈抱怨孩子言行不一:说一个样,做一个样;当面一个样,背后又是一个样。要知道,孩子最易模仿,妈妈的行为对其影响十分巨大,如果妈妈自己言行不一,不履行承诺,孩子又怎么学会诚信呢?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在面临要不要诚实的小难题时,妈妈们要在一旁加以引导。在进行开导教育的时候,妈妈们要用孩子们看得见、想得出的事例来激起共鸣,求得认同,让孩子充分感悟到诚信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小叮咛

不要随意哄骗孩子。

给孩子许诺时要三思,承诺了就要兑现。

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和愿望。

肯定孩子的作法,并进行适时表扬和鼓励。

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孩子的撒谎问题。

我们常说做人要一诺千金,孩子遵守约定的行为最初来自于对父母行为的模仿。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孩子,妈妈们如果都能够履行诺言和约定,孩子自然也会受到感染,逐步建立起遵守诺言的意识。当然正如上面所说,也有许多的妈妈喜欢给孩子开“空头支票”,孩子尽管嘴上没有说,其实心里会一直牢牢记着。慢慢的,孩子们会发现,原来妈妈只是在说谎,并没有去遵守自己当初许下的约定,这样不仅会导致孩子也养成失信于人的毛病,同时也会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罗达·邓尼(Rhoda Dunnigan)说:“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人的习惯。”如果妈妈自己都还不能很好地遵守约定,不妨抓住这个机会,和孩子一起学习,做孩子的榜样。

妈妈说

其实,要归还一元钱之前我也犹豫过。不就是一元钱吗?不还别人也不会在乎。可是,如果当时没归还这小小一元钱的话,也许孩子现在又会是另外一种状况了。教育孩子要具有诚信的品格时,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身体力行,再也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因为我们首先要做孩子信任的榜样。

评论

“人之初,性本善。”幼儿时期的孩子是最单纯的,妈妈们要好好利用这个先天条件,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

关怀别人

故事

有一天,小志放学回家后坐在沙发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妈妈问他哪里不舒服,小志只是摇摇头,然后继续发呆。

“妈妈,我们班的李玉芸家里很穷,学费到现在都还没交呢!班上好多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玩,我觉得她好可怜。”小志突然开口说话。

“那你呢,你喜欢和玉芸玩吗?”妈妈看到从小志的眼神里流露出的同情。

“我当然喜欢啊!我觉得既然大家是同学,就应该是好朋友,而且玉芸对人很好。”

“你是在想要怎么样做才能让同学们都喜欢她,对不对?”被妈妈猜中心事,小志突然有点高兴,央求妈妈帮他想想办法。

“这样吧!明天你去学校的时候,主动和玉芸玩,然后还要多关心她。周围的同学看到你们关系很好,慢慢的,你可以邀请更多的同学加入,这样不就让大家都融入在一起了吗?”

听完妈妈的办法,小志高兴得从沙发上跳起来,抱着妈妈狠狠地亲了一下。

专家之言

关怀,本是一种思想,通过思想的支配,又能表现出具体的行为。一个心里总是装着他人的人,一定是一个充满爱心、充满同情心的人。

有专家指出,就算是年龄很小的孩子,也能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小叮咛

不要过分溺爱孩子。

先教会孩子关心身边人。

让孩子多去体验外面的世界和生活。

对孩子的关怀事迹给予肯定。

以身作则,关怀他人。

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为他人着想的表现并不明显,所以引导他们学会关怀人是非常重要的一课。评价一个孩子够不够关心人,不能仅从能否给父母倒水之类的行为来评价,这只会给你的孩子产生错觉。妈妈们还应该教孩子向陌生人微笑,同情不认识的弱者,帮助同学等。

妈妈们要多关注孩子的言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要培养孩子关怀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在日常生活中有计划地加以示范和引导。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义工活动,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多带孩子一起参与公益活动,让孩子的心胸更加宽广。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身为妈妈,要随时提醒自己的孩子,关心帮助别人不是负担,而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让你的孩子充满爱心,他一定会是最快乐的宝贝。

妈妈说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谁都不可能独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就更加需要与别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而第一步则是学会关心别人。孩子能够懂得体贴同学,懂得去体谅同学的难处,我非常欣慰。由于成长环境的缘故,似乎年轻一代的孩子多少都有些自我主义的倾向,他们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关心自己,很少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身边的人。通过这件事情,我看到孩子身上闪耀着爱心的光芒。我相信,将来长大之后,他不仅能够给自己很好的照顾,同时也可以赢得更好的人际关系。

评论

孩子的心都是纯洁透明的,他们天生就是善良的人。所以,努力让你的孩子成为能够温暖他人的小太阳吧!

语言修养

故事

小刚平时喜欢学粗话,觉得很好玩,很有趣。妈妈为此很伤脑筋,想了很多办法也改不掉儿子这个坏毛病。

有一次,妈妈带着小刚去外婆家,外婆家的小表弟抢了小刚的玩具,小刚一气之下,骂人的话又脱口而出,这下子小表弟愣住了。

“你不讲道理,你走开,我不跟你玩。”被骂了脏话的小表弟用瞧不起的眼神看了一眼小刚,然后抱着玩具自己到一边去玩了。

不知道为什么,小刚后来一直闷闷不乐。

在回家的公交车上,有一位妈妈正用粗话骂自己的孩子。

“这位阿姨说的这些话听起来好不舒服啊!”小刚看了妈妈一眼,脸上挂着鄙夷的表情。

“是啊!没有人喜欢听脏话,说脏话的人会显得非常没有礼貌和修养,走到哪里都会惹人讨厌的。”

“难怪今天表弟不想跟我玩,一定是他讨厌我说脏话了。”说完,小刚一副顿悟的样子。

“你现在终于知道说脏话有多让人讨厌了吧!那你以后还要讲粗话吗?”

“我原来也觉得是好玩。以后再也不讲了,我可不想大家都不跟我玩呢!”小刚说完看了妈妈一眼,母子俩同时大笑了起来。

专家之言

俗话说:“三岁看老”,小时候的语言习惯将决定一生。孩子学习说话是靠模仿,但他们又缺乏对是非的判断,不管从电视、电影中,还是从父母、小伙伴那儿听来的语言,无论是好听的话还是难听的话他们统统都模仿出来。所以,培养孩子的语言修养首先要杜绝不良声源。

小叮咛

为孩子创造干净的语言环境。

及时指出孩子不恰当的语言。

经常给孩子进行语言教育。

培养孩子多学习别人说话时优点的习惯。

要有足够的耐性。

不过,社会很大,要想孩子完全与不良声源隔绝,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当发现孩子模仿不规范、不文明语言时,妈妈要及时纠正并做出榜样。妈妈除了自身做好榜样,带头说文明语言规范语言以外,还要慎重选择电视节目和游戏,引导孩子玩文明、健康的游戏。

妈妈说

好像每个孩子都会有讲粗话的时候,其实孩子这样做也许只是好奇。就像小刚一样,他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粗话对他来说只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他并不能清楚理解到其中的不妥。这时,身为妈妈就应该立即制止,在此基础上,教育孩子表达气愤、激动情绪和处理矛盾的文明用语和方法。不过,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最后改掉说粗话的习惯,居然是因为“以毒攻毒”。看来,教育孩子不能光靠理论,最好的办法还是适当地与情境结合。

评论

语言是人类伟大的交流工具,而良好的语言修养更能让一个人散发出无与伦比的魅力。妈妈们应该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孩子的心弦,让孩子成为有一个语言魅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