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成长人生必修课(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10523300000008

第8章 成长理念篇(2)

每一个青少年都梦想有有个成功的人生。而成功的人通过望远镜看人生,看到人生多么伟大的境界,而心胸狭隘的人却用显微镜看人生,盯住别人的过失和错误不放。骄傲和嫉恨他人是一种慢性自杀,他们会扼杀你的健康和幸福。

永远健康和幸福是每一个父母寄予孩子的美好愿望,这是要求每一个青少年遇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以一个冷静的大脑和平静的心态去处理事情。

千言万语,也只能化作一句:三思而后行。

第11堂课责任是成功的脊柱

责任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必须具备的人格品质之一,它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言论、行动、许诺等持认真积极的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和反映。有责任感的人能够很容易地获得别人的认同和支持;有责任感的人会尽自己所能去完成自己应该承担的那部分责任,即使未能完成,他们也会勇于承担。这样的人常常能够顾及到他人需要,所以很容易与人相处,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喜欢,赢得别人的信任,并能够让别人放心地委以重任。相信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都愿意做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

社会责任感重于一切

何谓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从广义上说是指个人、组织对自己、他人、家庭及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从狭义上说是指个人、组织对社会的责任。有责任感的人能够尽自己所能去完成自己所承担的那份责任,即使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完成,但勇于承担。这些是青少年所要做到的,也是必须要做到的。因为责任感是一个人的人格品质体现。

一个人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小培养。而学校是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阵地,青少年时期又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些花季少年的眼里,也许还没意识到责任感的重要性,甚至还不知道什么是社会责任感。

对于青少年存在的许多问题,诸如学习松懈懒散、违纪犯规、随意损坏公物、污染环境、得过且过、醉心玩乐、沉溺于长时期上网,甚至沉迷于凶杀、色情等不健康的网络垃圾,对他人、集体、社会漠不关心等等,都与社会责任感有直接的关系。可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只是觉得社会责任离我们太遥远。殊不知,青少年,你们所做的一言一行都与个人、家庭、社会有着很大的关联。导致这些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育重视不够。

当代青少年正是迈入和谐社会的一代人,加强对当代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培育是很需要的,这是教书育人工作的第一要务。而培育当代青少年精神世界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是激发我们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要从小抓起,其中学校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多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进一步弘扬志愿精神,加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教育杂志报道:某市中学为加强孩子们的社会、家庭、个人的责任感,每月的15号都要开展相关的责任感活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对希望工程的募捐。学校在开展此项活动,还设置了许多小奖项,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的青少年意识到自己与社会是息息相关的。这样不仅让我们养成了不乱花钱的习惯,在道德上了也得到了提升。对家庭,告诉我们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应该好好学习来报答;还告诉我们,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不要随便有“轻生”的想法,这是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的责任。

像这样的教育方式,社会还需要很多,青少年是祖国未来新的一代,让我们知道,社会责任感重于一切,应作为一门社会课程来学习。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物质越来越丰富,社会变化越来越快。老一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讲已成为昨日黄花。勇于奉献、不求索取;服务社会、报效祖国……这样的口号和行为,在一些崇尚享乐主义的青少年,特别是城市青少年中,已不受欢迎。市场经济社会中,并不是说只讲奉献不讲索取,而是说我们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将“索取”和“回报”作为进行任何事情的底线。

固然,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像李建保教授那样,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冒着极大的个人前途风险改学专业,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有像他那样放弃国外舒适的工作和生活,毅然决然回国贡献的机会,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表达对祖国和社会的深沉的爱。而保持“对社会的责任感”,会使我们在和平时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微小但不卑微的各种行动,释放自己的爱国热情。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社会责任感是十分重要的。强调奉献精神和服务社会,自己主动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无回报或者少回报的事情,主动承担起一些所在群体中的责任和义务,对于陶冶自己也是十分重要的过程。这些都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从小开始。

责任感创造奇迹

责任感可以创造奇迹。相信吗?肯定有些人难以置信。但是这是事实,许多人因为某方面的责任感,已经创造出惊人的奇迹。母亲可以为挽救腹中的婴儿,创造出无法忍受的疼痛奇迹;一个对体育毫无兴趣的文弱书生,为了集体那份责任感,竟然创造出打破记录的好成绩;一个被医生认为无法挽救的垂危病人,想到自己还有家庭、孩子、父母,这种责任感让他与死神擦肩而过,创造出生命的奇迹……这样的事情举不胜举。

青少年除了要肩负社会的责任,还要知道有了一份责任感,可以创造惊人的奇迹。一个经常逃课的孩子,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从此以后不会再逃一次课;一个考试经常不及格的孩子,意识到自己已经影响整个班级的成绩,让父母和老师失望,从此以后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这些小小事情正体现了对责任感的认识,“创造”了青少年生活中的想都不敢想的奇迹。

蝴蝶的美丽在于它斑斓的色彩,鱼儿的美丽在于它水中灵巧的身影,白兰鸽的美丽在于它的纯洁和给人们带来和平的希冀,马的美丽在于它奔跑的速度和因奔跑时发出令人遐思的节奏。然而,这一切的美丽无论如何多比不上人生命的美丽,因为这些生命都是为悦目人的眼睛存在而存在,离开人鲜活的生命,一切将变得虚空而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人是万物的灵长,是一切生命的精华。是的,有了美丽的生命,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才创造了人类的文明,也因此创造了社会的历史。

每个人都应抱有生命的那份责任感,不要无视自身的渺小,要学会感怀生命的奇迹。这样心中的那份责任感会悄然滋生,自己的星星之火才能燎原。

第12堂课非专注无以作为

专注能够创造奇迹,专注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专注是指一个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某一事物的能力,注意力的集中与否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学业好坏和他以后的事业成功与否。如果做事情时不能达到专注,他们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放弃所有的努力,以至于到最后一事无成。因此,对于青少年来说,败也专注,成也专注。古人云:“欲多则心散,心散而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所以,非专注无以有所作为。

难也专注,成也专注

人贵有自知之明,成败博与专注。

专注能够创造奇迹,专注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专注是指一个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某一事物的能力,注意力的集中与否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学业好坏和他以后的事业成功与否。

有人说,最专注的人非画家莫属也。齐白石专注于画虾,画出的虾栩栩如生;黄胄专注于画驴,画出的驴活灵活现;徐悲鸿专注于画马,画出的马呼之欲出;李苦禅专注于画鹰,画出的鹰形神兼备。

专注是自信,自信是豪气。专注是境界,境界是修养。要专注于某一事业,你就要出污泥而不染,不能被物俗欲所困扰,不能被凡事所羁绊。重要的是对自己充满自信,坚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要专注于某一事业,就要敢于舍弃,敢于有所为有所不为,敢于拢起指头攥住拳。要专注于某一事业,就要保持冷静和清醒,一日三省吾身,贵有自知之明。干事业,难也专注,成也专注。

专注是激情,激情是动力。要专注于某一事业,就要真心热爱和倾心这一事业。只有真爱,才能真专,才不至于在各种风、各种潮面前左右摇摆,不至于发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里的世界很无奈的慨叹,不至于朝秦暮楚,跟着感觉走。

专注是胆识,胆识是魄力。要专注于某一事业,就要敢于舍弃,敢于有所为有所不为,限于拢起指头攥起拳。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得陇望蜀,达到挖深者得甘泉的目的

专注是清醒,清醒才不迷惘。要专注于某一事业,就要保持冷静与清醒,一日三省吾身,贵在自知之明。这样才能专注于自己适合的目标,摒弃“常立志,不践志”的弊端。

干事业,难也专注,成也专注。在世事喧腾红尘滚滚中静下心来,专注于某一事业,才能成就于某一天地。

自知,专一,执着,自信,是专注精神最宝贵的四个方面。

人要有自知,要对自己的能力,性格等,内外在因素的优劣势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评价,知道自己的长处,短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

站在自知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理想进行客观分析评价,慎重地去选择,大胆取舍,明确最适合的势力方向和制订自己最切实的目标。常人道:“难也专注,成也专注。”

难也专注,成也专注。在世事中静下心来,专注于某一事业,不受其他欲望诱惑的摆布,这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意味着有可能放弃很多机会,意味着遭遇困难不能退缩,但是只能这样才能成就于某一天地。在失去某些潜在机会的同时,专注也规避了某些来自不确定市场的风险;再好的机会,如果不适合自己,就只会白白浪费资源和精力;再大的困难,面对了总会有办法解决。在别人三心二意、四处出击的时候,专注会带来更多的成功机会。时下流行的一句话“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与专注可谓不谋而合。

古人云:“欲多则心散,心散而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是啊,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往往穷尽全力,也难以掘得真金。但是这个道理。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就是把精力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

时间最能考验人的意志,困难最能磨炼人的意志。执着地进取,自信就会把困难突破。所谓“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的就是道理。在困难面前,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在困难面前要坚持不懈,在挫折面前寻求突破。

专注,是人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对于青少年来说,更尤为重要,应该成为学习、生活中的必修课,时时专注。

专注于你的目标

美国19世纪哲学家、诗人爱默生说:“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一心”就是聚精会神,心无旁骛,不受任何干扰,专注于一个目标。

赵忠祥主持的《动物世界》曾播出过美洲豹猎捕羚羊的镜头,猎豹一旦锁定了猎食对象,就会从始至终紧追不放,对追捕中离自己极近的其他羚羊会视而不见,因为它知道,如果重新选择目标,意味着一轮追杀又要从头开始。它给人们一个有益的启示:无论干什么,专注于一个目标奋斗。

专注贵在执着。

时间最能考验人的意志,困难最能磨炼人的意志。执着似乎与顺境无关,但在人生和事业的追求过程中,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面对这一切,坚守和执着进取的意义就会非常突出。专注一时者众,而专注数载者寡。许多大事之成,不在于力量大小,而在于坚持多久。正如贝多芬所言:“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最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地滴坠。”可不是,蜗牛爬得多慢,但它永不停歇,也能爬到目的地;蚂蚁的力气不大,但它一点一点地挪动,能把比它体重大得多的食物搬回家。

专注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始终坚持不懈,并寻求重点突破,最终铲除困难,臻至成功。

目标是需要推进的。应当意识到,建立目标的过程是最容易受到干扰的,因为这时候还没有目标,人的精神状态是相对比较懈怠的,因此更需要有毅力。有了毅力,才能聚精会神的去干某件事情。

常言道:滴水穿石,功在水滴的专注;铁杵成针,贵在磨针人的执着。生命之路总有无奈,而执着却让它更加精彩。没有相对的永恒,绝对才是永远。因为执着没有期限,要坚持就必须超越时间。也许,现实总与梦想像悖;或者,理想的结果永远不会出现。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是明智的选择,而是不切实际的做法。专心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能突破人生困境。反之,一下想做的事情太多,反而一件事情都做不好,结果两手空空。

想成大事,不能把精力同时集中于几件事情上,只能专注其中之一。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因为从事分外的工作而分散了我们的精力。

如果一个人集中精力专注于一项工作,那么就能把这项工作做得很好。

美国一个成功学的研究机构曾经长期追踪研究100个年轻人,直到他们年满65岁。结果发现:只有1个人很富有,有5个人有经济保障,剩下94人情况不太好,可算是失败者。这94个人之所以晚年拮据,并非年轻时努力不够,主要原因在于不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不执着与自己的目标。殊不知,有目标,才有斗志,才能发掘出人们的潜能。目标,不只是理想、也是约束,有了约束才有发展。对跳高运动员而言,如果不在他的前面放一根横杆,可以肯定,他永远也跳不出好成绩来。正确的方法是,不断升高横杆,让他不断地超越。有了目标才会使心态更加积极、专注和执着。

在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学业是第一位,专注于自己的学业,执着于属于自己梦想中的那个目标,坚持不懈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