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10519400000044

第44章 阎明国的男性文学

这部书开篇就是个杀字,展开了一个强有力的故事:

杀掉自己的恩人,就可以把那满桌金币全他妈划拉到自己的怀里……霹雳般冲出脑海的想法,如同楕液喷射,一激一颤,让他整个心身陷入癲狂的激颤之中……而故事的激颤,是在过去和现实的两个层面上同时展开,跳来跳去,互为因果。让历史与今天对接,任思想和激情纠缠,直面今天的现实和过去的现实,在现实的重置中完成人物塑造,重新探索和安置他们的灵魂。

这显然是个复杂的诡异幽魅的故事,充满象征主义意趣。小说开篇就提到的价值数千万元的共和国金币一代表了现代人的贪婪和欲望;贫穷的拥挤在社会最底层的布哭街一象征着历史;由布哭街的穷孩子变为富翁的周天东一一是今天不可捉摸的现实;正直而又充满矛盾、死硬而又不得不妥协的船长柯亚诚~一象征着灵魂;女主角叶丽琳一代表着理想;装载着近三万吨水泥的大陆号巨轮,要从夏港启航驶往正在大兴土木的海南,想发财的、想偷渡的、想讹诈的、想在中途炸沉这艘船的、想害人和想救人的……各色人等都来到了这艘船上。这趟具有象征意味且充满变数的航行就代表了命运。

当惊心动魄的航行完成后,所有人的命运都改变了。贪欲使想当警察的人做了强盗,命运使青梅竹马的恋人反目,灵魂面临着死亡……作者就这样支撑起自己的想像力,找到了厲于自己的生活象征力和道德象征力。小说的展撼力,就来自作者的这种气韵,也是这种气韵决定了他处理主题的方式和风格。

他耐着性子布下一环环的情节锁链在污秽的生活中找到洁净的灵魂。但小说的线条却硬峻拔挺,文字间夹带着雄风健骨,冷峭犀利,气势宏阔。

行文至此,似乎就不能不说说这部书的作者阎明国了。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是年轻的实力派作家群体中的一员,不仅受到文坛的重视,在作家群中口碑也格外好。飞短流长、是非纷纭的文坛上,鲜有对他的微词,老老少少对他都很器重。而他本人却总是很低调,不张扬,不争锋,更不在意怎么去大红大紫。这引起了我的好感,经过接触发现了他为文为人的原则性,在自由散漫又喜欢随风转舵的现实生活中,他的男人的忠直、磊落,有时甚至会让人想到唐’吉诃德。在当今社会,他或许是为数不多的在关键时刻真能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可是,他又非常的文质,极度敏感,带着令人吃惊的诚实和一股苦遂味道。生活中经常恍恍惚惚,有时候让人觉得他的心灵并不在他生活的地方……终于,在九十年代初,他脱离文坛,下海经商。

沉默十年后,突然重现文坛,托出了长篇《鳄吻上的炊烟》。

这是一部典型的男性小说,切入生活的角度、人物塑造、以及表达情感的方式,都是男性的,男性的立场,男性的感觉。有肝胆的文字,雄劲的情节,绝不衰弱的人物。尤其是男性人物,具有厚实的血肉,情感浓烈激荡。

作者显然很清楚这部小说情节的复杂性,因此主要人物的设计都不是单向度的,保持了生活的暧昧性、多义性,并坚守着创作的真实。书中的男性力道还体现在人物对话上,作者常常用对话推动情节,无须过多地铺陈,行动直截了当。

书中又有太多不稳定的男性激烈情绪,跃动、发散着强烈的阳刚之气,热力四射。在这个以柔软和滥情为时尚的文坛上,自尊自重地站成了一个硬汉,让男性的自主性和自信力坚挺起来。

但,这部小说的本质却是精神的。在揭示心灵或意识堕落的同时,也竭力去寻找现代生活的精神资源,这是一种在财富和权力的角逐中不容易被环境所吸纳的精神。小说威势撼人,锋芒外露,表现了旺盛的生命力,格外需要精神上的阳光。

生活中到处都堆积着可供思考的东西,失去精神,人生就失去了太阳。小说以这种方式提出灵魂的问题,可谓寄托遥深,意蕴幽远。

这部男性小说里唯一的软弱是爱,爱使硬汉变得软弱。因为爱本身就是人性中的一种软弱。而小说中的人物又都不能不面对自己的软弱,在承担这种软弱时现出了心性的差异,有阴损的狠毒,有黏糊糊的贪婪,有热切的希冀,也有明朗的死亡……爱随情变,情随意转,小说的象征意向便也从字里行间蓬勃扩散开来……最终,由严酷的现实完成了对人物命运和性格的塑造,以对应小说开篇时的象征性。

阎明国是通过这部小说在构建自我。我想他做得不错,所以写了上面的话,以表贺忱。

右边一步是地狱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的书名。充满悬念和魅惑:右边是哪一边?定向不同,左右会不同。能踏进地狱的这一步是怎样的一步?这样的一步又如何能迈得出?

前不久,北京有位朋友向我推荐此书,正巧作者也是一个有味道的人,便找来读了。果然,小说中设置的人物性格和他们间的关系,全部是反自然、反常态的。这于是就有了深刻的内在冲突,和强烈的外在戏剧性。

―个女人戴上了一条由石榴石穿成的吐火女神项链,由此便打开了一个玄机,随之触发了小说的视野:

―个极端聪明又深受过贫穷困扰的人,混出了人样之后不是体验和享受有了钱的感觉,灵魂却仍旧活在穷困之中,贪婪、狭隘、阴毒,展开了一系列的复仇行动……这样的人是能够把别人送进地狱的。其条件是,他在前面做引导,金者由他殿后。

―个年轻漂亮的女人,献身的是自己憎恨的,坑害的却正是自己所爱的。

另有一个男人,有着很高的艺术天赋,却把实现艺术抱负的机会交给股票市场。

另有一个女人,非常的贤妻良母,却因信奉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而要下地狱,临死前居然把丈夫和孩子托付给自己的情敌。

还有一对父母,居然能跟强奸自己女儿的罪犯达成妥协,甚至还幻想着把女儿嫁给替强奸犯说话的人……等等,等等,正是这种反自然的人物设置,却恰恰提升了人物,强化了故事,令人信服地成了小说中因果关系的依据。欲望,一切都是欲望,—九八二年在斯坦福大学它是生命的中心,是世界的枢纽。记得叔本华好像有过这样的观点。

《右边一步是地狱》就表达了这种对生命本质的独特体验和阐释。

作者给自己这本书制定的纲领看来是达到了:第一是好读,第二是好读,第三依然是好读。怎样保证一部小说好读呢?那就是要有个好故事。一个好故事可以涵盖一切,它可以成全一部好小说。如果故事不能成立,立意蹩脚而陈旧,情节漏洞百出,人物就是累赘,小说也必将成为灾难。

所以说,一个好故事,就是一部好小说,就是一个好作家。

—个好的小说家必须具备两点,一是文学才能;4二是讲故事的才能。现在有文学才能的人太多了,报刊上、网络上、数不请的回忆录里、各种大量的文件和报告里、学生作文里……现代人铺天盖地地显露着自己的文学才能。那么,优秀的小说家为什么并没有成群结队地出现呢?可见文学才能是次要的,讲故事的才能是首要的。而且只有讲故事的才能才是罕见的,它考验着作家的成熟度、观察力和叙事技巧。

用故事》一书的作者罗伯特,麦基的话说,作家百分之七十五的劳动应该花在故事上。叙述故事的艺术,至今仍然是人世间占主导的文化力量,地球上每天都有数不请的故事在传播,人们对故事的胃口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从文学的根本上说,无论题材如何,其本质永远是现实的。目击正在发生的历史,谁会对这样的小说没有兴趣?

那么,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故事?

好故事是没有一个公式可以概括的,每一个好故寧都会有最适合自己的棋式。我一边在读着《右边一步是地狱》的时候,一边就想这个问题:故事意味着变化。好故事就像故宮或北京的四合院,外面肴是一个样子,到里边又是另外一种样子,里面不知还有多少房子,宮里有宮,院里套院,一层层推进,丰寓多彩,神妙莫测,纷繁复杂,变幻万端,越深入到里面越精彩。

好故事必定是人生的提炼,取其精华;又是生活的比喻,人际关系的映象。在故事中发现生活中掩藏的东西,又留出空间,让阅读的人再往里面灌输自己的生活内容。故事结构越精巧,人物的形象就越生动,语言自然也就容易精彩。

说透了其实再简单不过:只有好故事才值得讲出来,人家也才愿意听。自己讲着如果就感到吃力和厌烦,就不要抱侥幸以为别人可能会軎欢。

现在该讲讲,能写出(右边一步是地狱》的杜卫东,是什么样的人了。他,就是个有故事、也会制造故事的人。早在人们对市场还没有具体概念的时候,他就曾拿着小板凳,在北京最火爆的书报摊前一坐一天,详细记录和分析城市里都是哪些人在买刊物?哪类刊物最受欢迎?目前市场上还缺哪一类的刊物?所以,他能阅事阅人精熟过人。二十多年前我就知道他的大名,最初以写报告文学成名,后来当编辑、做主编,编一个刊物火一个,创造了出版界的传奇。

看此书的序言,《右边一步是地狱》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当今非常拥挤的长篇小说图书市场上显然又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传奇。对这我一点都不奇怪,他是个能制造传奇的人。当今社会各类产品,无论是粮神的还是物质的,都趋于饱和。但,又总是给才能和灵感留有空间。富有传奇性,就容易打开这样的空间。

我喜欢看这样的传奇,也等着看新的传奇。这是值得期待的。

速成时代

前年,上海的中学生韩寒通过作文大赛一夜成名,然后就出书、退学,引发了一场波及全国的关于寒流的讨论。有人对韩寒现象击节赞赏,说当今文豪出少年,雏凤清于老凤声;也有人说这是揠苗助长,会毁了孩子。应该让他先把学上好,过几年再出名也不迟。

在出版业的一个座谈会上,主持会的人一定要我也说说自己的看法。我记得当时是这样讲的:现在是一个速成的时代,蔬菜水果不管季节,药物一下想叫它什么时候熟就能什么时候熟,鸡鸭猪羊更是几十天或几个月就可长得够了刀。人也一样,过去谈恋爱需要三五年才能完成的程序,现在一个晚上就可以解决问题,如果是网恋则更省事,不用见面,只须几分钟就搞定。现代人走路像去奔丧,吃饭风行快餐,要不麦当劳、肯德基怎么会在一个向来讲究细嚼慢咽的国家发了大财呢?现代人就是一切都要快,晚一步就没有你的份儿了。所以人们才天天大讲要抓住机遇……怎么大人抓住了机遇就是本事,少年人抓住机遇就要被说三道四呢?眼下韩寒能出本书,能成名,还能嫌到一笔钱,为什么非要叫他再等几年呢?几年后谁能保证他还能写出书,还能嫌到这笔钱?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谁看见了能够抓到手的名利还会有耐性再等下去呢?等不了,别人也甭想让他等,更甭想要挡住这种速种速收、速做速吃的势头!果然,继韩寒之后,很快又出了一批少年作家,黄思路、金今……年纪一个比一个小。速成风刮到今年|从天而降的少年天才就更多了。九月,江苏少儿出版社出版了六岁儿童窦蔻的十二万字长箱小说《窦蔻流浪记》,紧接着是八岁小儿高靖康写的八万言长篇童话《奇奇编西游记》,更有一个十二岁少女出版了她的第二本小说《正在发育》……我尚未见到此书,只在报纸上读到了这位少女的一段话:人一结婚,不出五年,男的就不敢仔细地完整地看自己的老婆了。即使看了,也不会仔细看第二遍。然而,我找男朋友,是大大地有标准的。要寓贵如比哥(比尔盖茨,潇洒如发哥周润发,浪漫如李哥(李昂纳多,健壮如伟哥(这个我就不解释了……好个不解释了!厉害吧?看来少年作家一夜成名有个共同点:说成人话,说成年人不敢说的话,还要玩深刻,玩尖刻,玩俏皮。套用一句流传很广的话说:每个速成天才的背后都站着他们的家长和传媒。窦蔻七个月大就被父母背着到处打工,两岁半父母就给他制订了学习计划,四岁半开始写日记。《奇奇编西游记》的编辑朱研婷认为,八岁神童高靖康有很强的文字功底,书的内容也很充实,在此基础上加商业炒作是正常的。出书是对其才能的鼓励,对其以后的发展也有好处。据报载,《正在发育》的书后,附有小作者的妈妈记录女儿发育历程的文字,以及这位母亲对中国教育的深刻反思和独到见解……在女儿七岁的时候,是当母亲的先萌发了让女儿当作家的念头,然后就开始了所谓的魔鬼训练。训练的结果是让女儿有了这样的目标:十八岁前买匹马,二十岁前买部车,二十五岁前买别墅……这位母亲的经验,可供想把孩子培养成作家的父母们借鉴。

―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若想让孩子当作家就赶快培养。速成时代,作家的确可以速成!速成再加上传媒的炒作,一个小天才就能应运而生!但,也不能不估计到,这种速成法会给现代人已经相当浮躁的心态发酵,很快便蔓延成一种社会风气。因此,‘速成时代决不是只速成作家,还会速成其他一些少年天才。据报载:九月六日,上海闸北第三责任区刑警队破获了一个黑帮团伙,其老大竞是一名姓黄的十四岁少女。河南登封市的十三岁少年杨某,拐卖三岁幼童。辽宁葫芦岛市一姓方的九龄童,能开着其父的皇冠轿车在闹市区兜风。黑龙江宾县的六岁男童冬冬,深夜蹦迪,将睾丸蹦过位,向左侧扭转了一百八十度,不得不入院手术矫正……可见在当今的速成社会,歪才并不比正才少。而且,还有乳奥未干的恶才、杀才。他们吸毒贩毒,黄口小儿螵大娼,杀同学,杀老师,杀母亲、杀奶奶……这类事件同样也被传媒炒了个沸沸扬扬。

不管怎么说,速成时代都是人才辈出。人精也多,何谓人精?即人小鬼大,有妖气,而不是神气,故有别于神童。所以要提醒成年人,千万别轻易招惹现在的孩子,一不小心就会被气得翻白眼儿,还没处说理去。如果再赶上一个少年杀才,那就更够你受的了。小鬼当家一可不是一句闹着玩儿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