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10517800000014

第14章 阅读点亮人生(2)

一打听,果然,这位老太太叫朱木兰,她的女儿是美国第一位华裔女部长——赵小兰。

和朱老太太相比,我们可能有更大的优势,比如年龄优势、学历优势、时间优势,但我们行动了吗?

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最好办法是家长首先养成读书习惯;让孩子喜欢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自己首先热爱学习。父母以身作则,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读书学习是为人父母的第一要务。如果你真心希望培养一个高素质的孩子,那就从读书开始吧。

三、阅读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秘诀

在应试制度的比拼中,“阅读”这个非功利因素的投资,却往往能带来功利性的收获。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往往会思维开阔、成绩优秀;反之,一个不喜欢阅读、局限于为学习而学习的孩子,却往往事与愿违,难以在学习上有大突破。在素质教育成为趋势而应试教育仍然占主导机制的前提下,处于两难选择的家长,如果抓住了孩子的阅读,就会实现“双赢”。

资料显示:喜欢读书的孩子比不读书的孩子成才概率高五倍。

一位资深教育专家把决定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能力分为四种,依次排列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作业能力、考试能力。把阅读能力排在首位,可见它的重要性。

为了验证以上理念的正确性,我对两所学校初二至高一四个班级的学生作了跟踪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凡是学习状态好、学习成绩稳步上升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小养成了读书习惯,且有一定的阅读量;凡是学习不在状态、学习成绩不断滑坡且出现各种各样问题的孩子,不用问,他们的阅读处在薄弱环节。其中有个别孩子也喜欢读书,但他们读的一定是格调不高的书。从小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阅读的好坏为什么会造成孩子们如此大的差别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都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

祖上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荣耀的香港成功报人、社会评论家、著名武侠小说家、曾任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的金庸先生对小朋友说:

“你要考试得第一名,考中学、考大学,要成绩非常好,非读书读得多不可。

我课外书读得多,考试成绩就很好。”可以说,阅读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第一秘诀。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著名教育专家尹建莉说:“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股都表现出平淡;哪怕是写作业速度,一股来说他们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

“想让一个孩子变得更聪明,是多么简单啊,让他去大量阅读吧!书籍就是一根魔杖,会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一种魔力,能让他的智慧晋级。爱读书的孩子,就是被魔杖点中的孩子,他是多么幸运!”

我深谙阅读的重要性,在帮教实践中,都会从孩子们的阅读抓起。我接触的孩子当中,喜欢阅读的,我会鼓励他把这个“特大优点”坚持下去、并发扬光大;不喜欢阅读的,我会不遗余力、千方百计培养他的阅读兴趣。我通过推荐书籍、赠送书籍、定期交流读书心得等方法刺激孩子们的阅读,都收到了预料中的好结果。

十一岁的程欢欢是河南洛阳人,上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中下等,语数外三科均在五六十分徘徊。我和欢欢接触后,发现她阅读贫乏,基本没有课外阅读意识。通过两小时交流,我把她的读书欲望激发起来,并不失时机送给她三本书——《爱的教育》《小王子》《草房子》。从不太习惯到比较自觉,欢欢一个多月读完了三本书。

回访时,我又送给欢欢五本书,《昆虫记》《木偶奇遇记》《感悟生活》

等,欢欢爱不释手,两个月左右又读完了。

读完八本书,欢欢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脸上有了笑容、喜欢说话了、作文写得顺手了、比较爱学习了。最令父母高兴的是,不到一个学期,欢欢学习成绩提高了几个档次,语文、英语都在分以上,数学几次考试均为)(、分。父亲感到诧异,读书能有这么神奇?父亲拿起孩子读的书研究起来,读了一部分,父亲心服口服了,这些书写得如此好,经常读这样的书,孩子怎么会不进步呢?尝到了甜头,父母开始主动给孩子买书。

十三岁的女孩罗涛来自陕西延安,是个初一学生。)(、年,妈妈带她找我时,罗涛学习成绩在班上排倒数,妈妈曾考虑让她留级。在我的引导、激励下,罗涛逐渐喜欢上了读书。通过读书,罗涛有了自信心,有了人生目标,学习成绩在一步步提高。进初三,罗涛成为班里的优等生,被老师列为重点培养对象。

尝到了读书甜头的罗涛给我来了信,信中说:“贾老师,是您点燃了我对书的热情,是您让我和书结了缘。特别是您说的无知是不幸的这句话,已经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通过结交书籍这位良友,让我懂得了不少人生道理,我知道了生命的意义,更明白了学习的目的。和以前相比,我的各科成绩都有大幅度提高,最近,我被学校列为种子选手。中考不远了,我会全力以赴过好每一天,让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我会努力为老师您、为父母、为学校争光的。老师,您等我的好消息吧!”

年中考过后,我在第一时间收到了罗涛的报喜电话,她考了省级示范高中。

十九岁的阳光男孩高迪是江苏南京人,上高三。)(、年初,我出差到南京,应高迪父母邀请,到他家家访。

高迪在学校和老师关系不融洽、和同学谈不来,负面情绪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他詈怕在学校影响学习,请假在家自学,结果事与愿违。高迪在家心烦意乱,学习效率非常低,父母心急如焚,自己也异常焦躁。

我对高迪进行全面了解后,告诉他:“我们改变不了高考制度、改变不了学校备考环境,但我们能改变自己。我们能让自己适应学校生活、适应老师、适应同学。学校是个小社会,融不进学校的学生,将来肯定融不进社会。”我建议高迪自我反思的同时,从书中寻找生命意义、寻找人生智慧。

接纳了我的建议,从不读课外书的高迪拿起了书本。读完了我推荐的几本书,高迪主动回到了学校。心态改变了,高迪看老师顺眼了,和同学也有了共同语言,他心无旁骛地投到学习中,学习成绩在逐步提高。在当年的高考中,高迪考了理想的大学。

被录取后,高迪及时给我写来了信:“数月前,我处在迷茫之际,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是您帮我指点迷津,是您给我力量,尤其是您给我推荐的书,拨开了我眼前的迷雾,指明了我前进的方向。那时我的不良情绪挥之不去,求知通道被完全堵塞了。如果不是书中的哲理、智慧帮我化解危机,很难想象今年高考会是什么结果。书籍真是好东西,这个假期,我一定要多读几本书,以助我顺利走好大学的人生路。”

这些典型的事例都在证明,课外阅读对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引领一个人的人生走向,阅读决定一个孩子的命运。

)(、年,我对一百名初中二年级学生的阅谤情况作了调查,结果如下:

一年内没有读过一本课外书的有三十七位;读过三本以上的有四十七位:读过五本以上的有十一位:读过十本以上的仅有五位。调查结果令人担忧。

)(、年暑假,我做了阅读方面的实验。我组织了十个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全日阅读。按八小时计算,每个学生平均每天可阅读一本二三百页、二十万字左右的书籍,个别学生还能读得更多些,可见一个孩子的阅读能力有多么强——这还是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状态下。实验表明,中小学生如果每天挤出时间阅读一小时,加上星期天、节假日,每个星期保证能读一本二十万字的书,可以说,中小学生每年读五十本书是完全能做到的。

如果我们的中小学生都能达到这个阅读量,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中毕业,每个孩子都能读三百本以上的书。如果是这样,这些孩子能从书中吸取多少精神营养,知识面能有多宽,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会有多强,能懂得多少道理,求知欲会有多强,学习成绩会提高多少,胸怀会有多么宽广,将来能有多大作为,就不言而喻了。

我郑重地告诉各位家长——课外阅读不是无关紧要,而是十分重要;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修科目。阅读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对学习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很多家长埋怨孩子不听话、没有礼貌、不懂道理,殊不知,孩子不读书怎么会有礼貌?怎么会懂道理?孩子一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必须明白的道理成千上万,老师教给他的知识非常有限,大量的知识、人生哲理要从阅读中获得。

有的家长抱怨孩子学习成绩差,没有学习动力,缺乏激情。他们不知道动力和激情从何而来。动力和激情都是心理力量,书籍最能给人心理力量。

孩子不读书,脑子一片混沌,内心没有力量,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非常被动地、极不情愿地学习,学习成绩肯定不会理想。

很多家长把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学校,他们认为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是老师的事情,但现实情况是怎样呢?近几年,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到过不少学校,也接触了为数不少的中小学老师。我的整体印象是:大多数老师对学生的阅读不够重视,只有少数老师提倡并过问孩子的阅读。可以说,孩子们在学校的阅读现状并不乐观。

一个老师的水平如何,我有一个评价标准:凡是重视素质教育、有远见、对孩子负责任的老师无不狠抓孩子的阅读;那些目光狭窄、急功近利、只盯住孩子成绩的老师大多不重视孩子的阅读。按这个标准评判,前者是优秀的老师,后者的水平就要受到质疑了。

教学理念不一样,结果也大相径庭。前一种老师通过引导孩子们大量阅读,润物细无声地把理想、信念等成功素质种植到了孩子心口中,一旦这些种子发了芽,其爆发出来的生命力往往是巨大的,甚至是无坚不摧的。这类孩子知道人生的意义,也明白为什么而学习,结果必然是做人、学业双丰收。后一种老师也想把孩子们的学习抓起来,由于丢掉了根本,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不喜欢阅读的孩子,没有心灵营养的不断摄,往往会患上精神营养不良症,面对激烈的竞争,这样的孩子最终定会落伍。

遇到重视阅读的老师,是孩子的福音,我们应感到庆幸;遇到忽视孩子阅读的老师,做父母的也不要怨天尤人,抱怨老师不但于事无补,还会破坏自己的心情。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我们不能选择老师,但我们能管理好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弥补上孩子课外阅读这一课,这件事情做好了,什么问题就都解决了。

孩子读书多了,说不定哪一本书影响了他,哪句格言、警句激励了他,哪位名人的成长历程鼓舞了他,他就知道该怎样做人、该怎样学习了。一个孩子一旦被崇高的信念激励着的时候,其产生的力量将是巨大的,谁也阻挡不了他前进的步伐。

孩子好比是一块优质煤炭,虽然蕴藏着光和热,但不会自己燃烧,需要借助火种和助燃剂才能燃烧起来。而书籍是最好的火种、最好的助燃剂!家长朋友一定要利用好这些火种和助燃剂。

四、培养阅读习惯,越早越好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越早越好。要让孩子从小对书籍有亲近感,就像对食物和玩具一样。早期的阅读可以定义为一种广义的阅读,包括看图画、听朗读,甚至包括婴儿期的撕书行为。在后期,引导孩子走向自觉阅读。自觉阅读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亲子共读。

阅读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甚至具有决定性意义,那么,我们如何引导孩子读书,如何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呢?

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越早越好。

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妈妈芭芭拉布什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芭芭拉从孩子刚出生就读书给孩子听,不管孩子能否听明白,她都要读给孩子听,从小培养孩子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她坚持每天晚上给孩子读书、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度过了无数个难忘的夜晚。她给孩子读的书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给孩子讲的故事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她能把书读得声情并茂、把故事讲得妙趣横生。故而,孩子们非常喜欢她读书、讲故事。

孩子长到四五岁,能认识一些常用字了,她会送给孩子一本书,“这本书上的故事非常有趣,妈妈太想读给你听了,但妈妈实在没时间,你慢慢看吧!看不懂的可以问妈妈。”这是有意培养孩子对文字的视觉冲击力,让孩子逐渐喜欢上书籍。每隔几日,她总要把一两本好书送给孩子,还不忘鼓励孩子几句:“你看得太专注了,这么好的书只配送给你读!”这样在她的精心诱导下,孩子慢慢就喜欢上了读书。

孩子长到六七岁,她让孩子读书给她听。她会说:“这几天妈妈眼睛有点痛,妈妈有点累了,你把这篇文章读给妈妈听好吗?”不管孩子读得多么难听,她都会说:“你读得真好!你的朗读天赋真高!你的声音带有磁性,听你读书好像在听一首美妙动听的音乐!”由于得到妈妈的不断赏识和鼓励,孩子会越读越好。这样不但培养了孩子的朗读水平,无形中还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

在这方面,我弟弟的做法也值得肯定。

我的弟弟毕业于教育学院,从小对侄儿一飞的教育非常重视。他的家庭教育也是从引导一飞读书开始的。

每天无论多忙,他都要抽时间让一飞给他读一段书。刚开始,一飞读得结结巴巴、连贯不起来,他不但不责备、呵斥,还微笑着、充满感情地认真倾听。读一会儿,一飞会看看他的脸,以观望爸爸的态度。他总是用肯定的眼神看着孩子,鼓励孩子继续读下去。孩子读错了几个字,他从不训斥、抱怨,他会说:“读得很好!那么多字发音都很准确,太了不起了!”他会在充分肯定孩子的基础上,再纠正孩子的一些错误。

孩子进状态了,他想让孩子多读一会儿或多读一篇时,他会满怀激情地说:“读得太棒了,爸爸没听够,你能再给爸爸读一篇吗?”一飞听了这话,就来了兴趣,越读情绪越高昂。

弟弟再忙,就是在外边有什么要紧事,他也总要赶回家完成这个功课。

他对一飞说:“你读书越来越好了,爸爸听你读书已经上了瘾,哪天不听就感到不舒服,听你读书真是一种享受啊!”每逢这时,一飞会越读越来劲、越读越好。

有时弟弟为了让一飞熟读或者背会一篇文章,他会眼睛放光地对一飞说:“你读得太好了,爸爸听得没过瘾,你能连续读几遍吗?”一飞得到鼓励,会非常高兴地读下去,当文章读到五六遍时,就基本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