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不可思议的发现(走进科学丛书)
10506600000046

第46章 戴维的牙痛

18世纪的最后三个年头,在现代医学麻醉术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一件有趣的事情:戴维这位鼎鼎有名的英国大化学家,向医学界推荐了一种鲜为人知的麻醉药。有一次,一连几天戴维被牙痛折磨得难以忍受。这天,当他来到一间化学实验室里,奇迹发生了:戴维的牙痛消失了。他感到惊讶,这是怎么回事呀?

当他走出实验室时,阵阵牙痛又“东山再起”。

于是他重新走进这间实验室,牙痛又消失了。毫无疑问,这间实验室里的某种化学物品具有神奇的止痛作用。他开始审视这间屋子,屋子里的确弥漫着一种化学气体。

“氧化亚氮?”屋子里几乎所有的人都高兴地叫出声来。

戴维不愧是有科学头脑的学者,他又细心地反复进出这间屋子好几次,而且将氧化亚氮这种化学物品止牙痛的效果与过程,详细地一一记录下来,并郑重其事地向医学界推荐,建议在外科手术中用来麻醉止痛。

但是这个建议并没有人重视。氧化亚氮这个麻醉剂失去了一次崭露头角的机会,仅仅“昙花一现”,便被遗忘了。

氧化亚氮在沉默了整整40年以后,不知什么缘故,阴差阳错地却被一位美国化学家考尔顿重新注意到。他发现这种化学物品被人吸入后,开始人会出现一阵子莫名其妙的兴奋,甚至哈哈大笑,不能自控,随即又会让人昏昏欲睡,所以他把氧化亚氮称为“笑气”。考尔顿的研究重点偏离了正确方向。他认为与其说它有止痛麻醉作用,倒不如说它具有出众的“催眠作用”。恰恰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上大力推崇所谓的催眠术。

考尔顿来劲了,他想借助氧化亚氮发笔小财。1844年11月,他开始了这项别出心裁的经营。

考尔顿携带着氧化亚氮,风尘仆仆地来到美国东北部的哈尔福德城,贴上不少五彩缤纷的宣传广告。上面写着诱人的话语:“你想解除忧伤与烦恼吗?来深深地吸上几口“笑气”吧!”

“你想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吗?笑气可以帮助您!”

考尔顿对围观的人们笑嘻嘻地说道:“笑气吸入后先是感到愉快,然后便会发笑,最后将会进入梦乡,但绝对没有生命危险……”

考尔顿滔滔不绝地演说,可还是没有人敢吸。后来,终于有一位名叫库利的年轻人蠢蠢欲动了,他鼓足了勇气,决定试一试。他把鼻子凑到瓶口,连吸了几口“笑气”之后,就像喝醉了酒一样,异常兴奋,手舞足蹈,胡说八道,到处追逐别人。人们一下子惊慌起来,四处奔逃。库利在又跑又跳中被椅子绊倒,腿部撞伤,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可是他的脸上没有一点痛苦的表情……最后只剩下一个观众了,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库利。这位观众便是细心的牙科医生威尔斯。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库利吸入“笑气”后的情景给他划了个大问号:“库利的腿部受了严重的外伤,怎么没有痛苦的表情呢?莫非与吸入“笑气”有关?”当时威尔斯正在到处寻找拔牙止痛的药物,于是,他连忙询问库利吸入“笑气”后的感觉,又向化学家考尔顿要了“笑气”,决定在自己身上试一试。他吸入“笑气”后,让助手给他拔牙,获得了成功。从此,威尔斯利用“笑气”麻醉后拔牙的消息很快传遍哈尔福特。

1845年1月,威尔斯到波士顿麻省总医院公开表演“笑气”麻醉。由于“笑气”用量太小,手术中病人痛得喊叫起来,挣扎着跑掉了。表演失败了,威尔斯被当做骗子赶出了医院。

后来,威尔斯的年轻助手莫顿从失败中得到启迪,他认为“笑气”麻醉作用较弱,必须寻找更加强有力的麻醉药物,后来他从化学家那里发现乙醚,并最终获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