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不可思议的发现(走进科学丛书)
10506600000043

第43章 投机取巧也成功

1975年,美国密执安大学园艺教授里斯,在研究苜蓿的肥效时,偶然发现了三十烷醇对植物生长具有奇特的促进作用。

有一次,里斯带领学生到试验田里种植西红柿。他们用切碎的苜蓿茎叶做基肥,按照教授的要求,每顷地里应该施苜蓿肥117千克。许多学生都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耐心细致地劳作。可是,有一位学生平时总是马马虎虎,做事不大认真。这回他为图省事,投机取巧,每公顷地里只施了11.7千克苜蓿肥。

然而,在收获时,施苜蓿117千克的土地和其他施苜蓿117千克土地相比,每公顷都增产1吨西红柿。这时,那个不听话的学生喜出望外,因为他一直担心自己施肥的那些地会减产。

于是,这位学生便向老师认了错,说出当时的实际情况。这下子引起了里斯的怀疑:“怎么会出现这种怪事呢?”

为了弄清其中的奥秘,他着手分析了苜蓿中各种化学成分,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结果一无所获。后来经过那位学生的认真回忆,才想起他将一瓶三十烷醇洒到了他施用的苜蓿肥上。

“难道三十烷醇对西红柿的生长有作用?”于是,他又分析苜蓿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了一种白色鳞片状结晶物质。里斯教授通过现代化手段弄清了它的结构,原来也是普通的三十烷醇。三十烷醇是一种普通的有机化合物,早在42年前就已被人们发现,人们一直把它作为一种化学试剂,陈列在试剂商店的货架上,没有任何人想到它对植物的生长会有这样奇异的作用。

里斯的这一偶然发现,使这种42年默默无闻的化合物一鸣惊人。三十烷醇经过了42年的漫长岁月,它的特殊才华才被发现,真可谓是“大器晚成”的化合物!三十烷醇是一种无毒的植物生长激素,广泛地存在于苜蓿、草莓、向日葵等植物中,各种石蜡和褐煤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三十烷醇。它化学合成简便,具有投资少、效率高等优点,是提高水稻、麦类、玉米、大豆、甘蔗、花生、胡萝卜、黄瓜、莴苣、蘑菇等多种作物产量的灵丹妙药。1克三十烷醇可喷施13-34公顷农作物,用量极微,收效甚大,真不愧为是“植物增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