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不可思议的发现(走进科学丛书)
10506600000010

第10章 古堡杀手

在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高原,靠近太平洋的一处悬崖峭壁上,耸立着一座高大的古堡。据说,古堡原是西班牙巴塞尔家族的财产,老巴塞尔早在200年前就已死去,他的后人回西班牙去了,于是,昔日曾繁荣过的古堡便日渐倾圮了。由于它处在交通要道附近,所以,有时也有些过路人在此宿夜,不然,它可是一点生气都没有的。

怪事出在本世纪60年代的前两年,古堡里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神秘的死亡事件。死去的多是这些宿夜的过路人,死的情况也差不多,往往是在鼻端、嘴唇、眼睛或耳朵周围的脸部,或脚底、手掌等暴露部位有一些细小的出血点。死去的人面色煞白,但神态倒还自然,似乎是在安静中死去的。

人们纷纷猜测,老巴塞尔的墓地就在古堡边,这兴许是他的鬼魂在作怪吧?当地的警方当然不相信这种鬼话,可几次派员前去勘查,都未能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无奈之下,只得悬赏缉凶。

不久,便有一个两鬓斑白的流浪汉来揭榜,声称愿冒死进此“凶宅”一试。

黄昏时分,这年岁颇大的流浪汉将一个大箱子、一副大渔网和一只猴子搬进古堡。天黑时,他先给猴子注射了一支麻醉剂,再把它放进渔网内,然后将网绳拉好引进箱内。准备就绪后,流浪汉泰然自若地钻进了箱子里。

夜半,只见几片黑影从古堡深处飘出,在悠悠地晃了几圈后,便降落在渔网上。流浪汉马上将网绳拉紧,拉拢网体……

第二天清晨,流浪汉拖着网包从古堡中健步走出。顿时,赶来看热闹的人群将这位能活着走出古堡的英雄围得水泄不通。流浪汉展开网包,躺在里面的,除去那只已死去的猴子外,还有几只蝙蝠。“这就是凶手!”他指着蝙蝠告诉大家。

原来,流浪汉是智利圣地亚哥大学的生物学教授,他之所以要化装揭榜,主要是怕万一破不了案会影响自己的声誉。

面对众人疑惑的目光,老教授讲起了蝙蝠:蝙蝠这类小兽的品种很多,它们的食谱各有不同。人们常见的蝙蝠多数是以昆虫为食物的,但有些较凶猛的品种,也吃小型的脊椎动物,包括老鼠、小鸟、蜥蜴和青蛙,甚至还吃比自己小的同类。在所有的蝙蝠中,食性最为特别的,要算是吸血蝠了。这是一类专靠吸动物血液为生的蝙蝠,隐藏在古堡里的神秘杀手就是它。

吸血蝠有着特殊的牙齿,前面的门齿和犬齿特别发达,门齿有锐利的“刀口”,可用来切破动物的皮肤。它的舌头在舌边,舌腹面有沟,可形成吸管来吮吸血液。

吸血蝠通常攻击牛、马、驴等大型家畜。如果吸不到动物的血就会去吸人的血。当人进入梦乡的时候,它们就偷偷地袭击过来,专找身体裸露的部分叮咬,先舔它的受害者,然后咬去一块表皮,就开始吸血了。

那么,难道人没有知觉,会听任它们吸血吗?是的,吸血蝠的吸血过程进行得干净利索,被它叮咬的人几乎没有什么感觉,一般都不会被咬醒。况且,宿在这里的人多是在日间赶路已很辛苦的过路人,晚间睡得很死,也不易惊醒。这可恶的吸血者的吮血过程,往往可持续20~30分钟,这是因为它的胃延长成管状,长度可以达到8厘米,要使这么长的胃道填满血浆不是几分钟就能办到的。

看来,古堡中的吸血蝠数量不少,所以,往往在一个人身上会叮上许多吸血蝠,被吸掉的血的总量是相当可观的。更可怕的是,由于吸血蝠的唾液中含有抗凝血物质,使血液不会很快地凝固,因此,被它咬过后,伤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流血。这些死者实际上都是因血流尽而死的,由于这种死是在甜蜜的梦乡中不知不觉降临的,所以死者的神态也都很安详。

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一带原本没有吸血蝠,后来不知从哪里迁来了一批,于是才有了这桩疑案,才有了我们的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