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英才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0501900000031

第31章 狄仁杰——据理力争慑服恶府尉

狄仁杰,生于唐贞观四年(63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

太原西郊临近汾水有个狄家庄。今天这里突然热闹起来了。村口的几棵参天古树下攒聚着几十个看热闹的村民。几个体面的乡绅,诚惶诚恐地伫立在路旁,恭候府城来的官员。

远处尘土飞扬。一会儿,奔来十几匹高头大马,为首一人,身穿官服,他就是主管缉捕盗贼的府尉。几天前,这个庄有个童生不明不白地死在村里路边,身上留有刀伤。报案人说,这是历山飞的余党干的。历山飞是山西起义军领袖,被当时做了大唐皇帝的李渊镇压下去的。

现在,这十几骑官兵,是新上任的太原府尹派来勘查案情的。

府尉来到村口,跳下马来,直奔那被害童生生前读书的村塾。

“启禀府尉大人,这里就是。”一名纠绅走到府尉面前哈着腰说。

府尉把那间草屋扫视一周,十几个学生停止了琅琅的书声,惊愕地望着他。突然,府尉转身朝屋外的兵丁做了个手势,那些兵丁立即闯了进来。

年过半百的老先生,见一群凶神恶煞似的官兵闯进来,不禁大吃一惊。屋内鸦雀无声,年幼的学生吓得面色发白,瑟瑟颤抖,快哭出来了。

“喂,老头儿,你们这里死了人,”府尉挥舞着马鞭子吼道:“凶手是谁?你快指出!”

“老朽全不知情。”

“你装什么糊涂!”府尉故意吓唬说,“看你战战兢兢的样子,分明心中有鬼!”

“不敢,不敢!”老塾师结结巴巴地说,“小老儿不知官长到来,有失远迎,故而惊惶不安。”

“你这老头儿不老实。本尉要好好查勘查勘。”府尉转脸朝兵丁们叫道:“搜!”

兵丁们翻箱倒柜,满书架的书卷全散落在地,被兵丁们的泥脚践踏。老塾师抖抖索索地在墙角,眼看心爱的册籍被他们糟蹋着。

府尉舒适地斜靠在塾师的那把交椅上,跷起二郎腿。一名县尉硬把学生挨个儿拖到他的面前受到审问。

孩子们一个个吓得脸色发白。

在墙角的方桌边,有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神态自若,对刚才发生的混乱情景,他无动于衷,两眼全神贯注地集中在手中的那册《论语》上,旁若无人。

府尉看到,心中暗暗惊异,起身奔过去。

“喂,这小子,”府尉大声叱喝道,“这里出了凶杀大案,你可知晓?为何不来受审!”

那孩子把眼皮稍稍一抬,依然阅读手中的《论语》。

“你这小子,老爷与你说话哩。”一个乡绅拍拍孩子的肩膀,凑趣地说。

“我在读圣贤书,休得打扰!”孩子头也不抬地回答。

“你这小子好大胆!”府尉恼羞成怒,“竟敢蔑视我府尉老爷。”

那孩子淡淡一笑,站起身来:“少府老爷,你说我蔑视官府,有何凭证?”他响亮地说下去,“你不来招惹我,我还要告你一状哩。”

“放肆!你竟敢目无官府,”官尉气呼呼地叫道:“我看你是历山飞的余孽!”

府尉命令把这孩子带走,几个兵丁窜了过来。

小学生们看到这情情势,吓得心头怦怦直跳,都为他们的同学捏一把汗。

老塾师摇晃着身子,走到府尉面前,连连打拱作揖,替自己的学生求情。

“先生不必与他多言,我正要与府城觐见大唐皇帝。”孩子理直气壮地说:“只怕受审的,不是我,而是他,他用指了指府尉。

“简直是造反了!”府尉涨江了脸,气得直嚷。但是那孩子却心平气和,举起手中的《论语》,冷静又坚定地说:

“这是孔圣人教诲后代的经典。历朝君主和当今大唐皇帝都曾三令五申,务必尊重,不得亵渎。如今,你胆敢闯入学馆无理取闹,侮辱孔圣,践踏斯文,这分明是借口勘察,意在勒索。有损新朝威信,败坏官府声誉……”

那府尉听了,刚才那股威风不知哪里去了,呆若木鸡,愣在一边,竟答不上话来。那位府尉张口结舌,不敢插嘴。

“带路!”孩子挥挥手,命令府尉说,“我知道当今秦王礼贤下士。读书人他都肯接见。我和你一起去觐见秦王吧!

府尉忽然换了一副面孔,走到孩子跟前,和颜悦色地说:“小哥儿,不要生气;刚是和你开开玩笑。不介意,不介意!”

“那么,闯进学馆,翻箱倒柜,也是开玩笑吗?”

这时,几个随从连忙过来说好话,打圆场。府尉趁机灰溜溜地带在兵下回城去了。

“少府大人,一个小子,怕他什么?”路上,一名兵丁问府尉。

“这小子好厉害!”府尉打了寒噤回答说,“当今皇上倡导“以诗书治理天下”。如果真让他告上一状,我们可担当不起啊!”

这位慑服恶府吏的孩子,就是后来当了辅佐举世闻名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宰相——狄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