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英才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0501900000014

第14章 孙亮——少年智高判真假

孙亮(公元243~260年)。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权的少子。孙权死后继位。在位7年。为臣下孙琳废黜。自杀身亡终年18岁。葬于定陵(今安徽省当涂县内)。孙亮史称废帝,也称会稽王。

245年孙权废掉太子孙和,另立少子孙亮为太子。252年(嘉平四年),孙权病死。孙亮即位时才十岁,由孙权安排好的大将军诸葛恪(诸葛谨之子)和侍中孙峻(宗室)辅政。

公元252年4月,在诸葛恪等人扶持下,孙亮13岁就继承了他父亲孙权的王位,当了吴国的皇帝。

小时候的孙亮非常聪明,观察和分析事物都非常深入细致,常常能使疑难事物得出正确的结论,为一般人所不及。

一次,孙亮想要吃生梅子,就吩咐黄门官去库房把浸着蜂蜜的蜜汁梅取来。这个黄门官心术不正又心胸狭窄,是个喜欢记仇的小人。他和掌管库房的库吏素有嫌隙,平时两人见面经常口角。他怀恨在心,一直伺机报复,这次,可让他逮到机会了。他从库吏那取了蜜汁梅后,悄悄找了几颗老鼠屎放了进去,然后才拿去给孙亮。

不出他所料,孙亮没吃几口就发现蜂蜜里面有老鼠屎,果然勃然大怒:“是谁这么大胆,竟敢欺到我的头上,简直反了!”心怀鬼胎的黄门官忙跪下奏道:“库吏一向不忠于职责,常常游手好闲,四处闲逛,定是他的渎职才使老鼠屎掉进了蜂蜜里,既败坏主公的雅兴又有损健康,实在是罪不容恕,请您治他的罪,好好教训教训他!”

孙亮马上将库吏召来审问老鼠屎的情况,问他道:“刚才黄门官是不是从你那里取的蜜呢?”库吏早就吓得脸色惨白,他磕头如捣蒜,结结巴巴地回答说:“是……是的,但是我给他……的时候,里面……里面肯定没有鼠屎。”黄门官抢着说:“不对!库吏是在撒谎,鼠屎早就在蜜中了!”两人争执不下,都说自己说的是真话。

侍中官刁玄和张邠出主意说:“既然黄门官和库吏争不出个结果,分不清到底是谁的罪责,不如把他们俩都关押起来,一起治罪。”

孙亮略一沉思,微笑着说:“其实,要弄清楚鼠屎是谁放的这件事很简单,只要把老鼠屎剖开就可以了。”他叫人当着大家的面把鼠屎切开,大家仔细一看,只见鼠屎外面沾着层蜂蜜,是湿润的,里面却是干燥的。孙亮笑着解释说:“如果鼠屎早就掉在蜜中,浸的时间长了,一定早湿透了。现在它却是内干外湿,很明显是黄门官刚放进去的,这样栽赃,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这时的黄门官早吓昏了头,跪在地上如实交待了陷害库吏、欺君罔上的罪行。

孙亮年纪虽小,却能全面分析、推理,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正确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给予了小人以惩罚,还了好人的清白。真不愧为一代少年英才。

孙亮在位期间,大将军孙琳专权,骄横跋扈。公元258年,孙亮密谋诛杀孙琳,夺回大权。不料密谋泄漏,孙琳先发制人,于9月戊午日带兵围住皇宫。孙亮本要率领少数侍卫冲出去和孙琳拼个你死我活,皇后全氏和近侍都劝说他这是以卵击石,有去无回,他只得坐等孙琳处置。孙琳编织了孙亮的几大罪状,派光禄勋孟宗德祭告太庙,废黜了孙亮,降封他为会稽王。又派中书郎李崇带兵进宫,夺取了印玺,逼迫孙亮夫妇离宫,由将军孙耿押送到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居住,时年仅16岁。公元260年,孙琳又将孙亮贬为侯官侯,押赴封地。孙亮于途中自杀。

孙亮在位期间,体恤民情,宽厚仁慈,虽算不上一代贤君,也颇有建树。史称废帝,也称会稽王。

曹冲——6岁称象的神童

曹冲,三国时魏国人,曹操的儿子,公元208年,因病夭折,年仅13岁。

自幼聪慧异常。善于动脑。6岁称象,展露超人的智慧。

曹冲是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的儿子,小时聪慧异常,善于动脑筋,而且他心地善良,深得曹操的疼爱,常常把他带在身边。

曹冲6岁那年,东吴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很高兴。大象运到的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前去观看,曹冲也在其中。

大象是南方的一种动物,北方人很少见到,都感到新奇。

曹操看到这个庞然大物,很想知道它究竟有多重,就问身边的文武官员:“你们说,用什么办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

刚才还振振有词的众官员,一下子变得哑口无言了,四周一片寂静,都感到象的体积太大了,想不出办法来。

过了好一会儿,一个文官说:“做一杆大秤,用房梁那么粗的大树当秤杆,或许能称出大象的重量来。”

于是人们纷纷议论说:“这个方法不行,有了大秤也不行,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把秤杆连大象一起抬起来呢?”

这时,曹操帐下的猛将许褚走上前来,大吼道:“有办法了,我把大象用刀砍了,一块一块地称,不就知道象的重量了吗?”

许褚的话一说完,大家“轰”地一声笑了,有人挖苦说:“你这个办法很高明,但是这头珍贵的大象却不见了。”显然人们都不同意他这个办法。

曹冲一言不发默默地站在一旁,紧锁双眉,认真地思索着称象的办法。突然,他走到曹操面前,胸有成竹地道:“父亲,孩儿想出办法来了,能称出大象的重量。”

曹操见是自己的儿子曹冲,笑着说:

“冲儿,大人都想不出办法,你有什么好办法,快说说看。”

曹冲叫人把大象牵到河边,对着一条大船说:“我们可以把象牵到这条大船上,船一定会下沉,等船稳定下来,让人在船舷边用刀子在齐水面的地方刻上记号。然后,牵下大象,再往船里装石头,等装的石头重量达到吃水的记号时,再称出船里石头的重量,不就是大象的重量吗?”

人们照曹冲的方法,很快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曹操异常高兴,称赞曹冲说:“冲儿的办法好极了!”在场的官员们无不投来敬佩的目光,夸奖他有超人的智慧。

曹冲不仅聪明,而且心地善良。一天,他跑到马厩来看马。平时常把他放在马背上玩的马倌正低着头伤心地哭。曹冲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就忙上前问道:“你怎么了,哭什么呢?”

马倌惊惧地说:“可恶的老鼠把丞相的马鞍咬坏了。”

曹冲一听,大吃一惊。他知道父亲制定的制度非常严格,对损坏武器装备和马匹的人都要处以严厉的惩罚,甚至被处死。今天损坏的不是别的,而是他自己那副华丽无比、五光十色的锦绣马鞍,看来马倌的性命有危险了。

曹冲很可怜这个马倌,知道他尽到了责任,他为了保管好这副马鞍,把它高高挂在军器库的柱子上,可还是被老鼠咬了,这怎能光怨他呢?“别怕,我去见父亲,听到我的咳嗽声,你再进去禀报马鞍被咬的事。”

说完,曹冲回到自己的房间,用剪刀在自己的衣服上捅了几个小洞,然后走到曹操跟前,哭丧着脸说:“父亲,我向您谢罪来了。”

“冲儿,你一个小孩子家,何罪之有?”曹操不解地问。

“您给我的好衣服,被老鼠咬了好多洞,您惩罚孩儿吧!

曹操一听哈哈大笑起来:“是老鼠咬的,怎能怨人呢?”

曹冲咳嗽了两声,跪下说:“谢谢父亲。”

正在这时,马倌抱着马鞍走进来,跪在曹操面前,一五一十地把马鞍被老鼠咬破的事说了一遍。

机灵的曹冲适时重复着刚才父亲那句话:“是老鼠咬的,怎能怨人呢?”

曹操听说自己心爱的马鞍被老鼠咬了,心疼极了,但又一想,这不跟冲儿的衣服一样吗?是老鼠咬的,光怨人有何用?于是,笑着说:“快起来,治什么罪啊,回去吧。”随即派人去灭鼠。

马倌得救了,他从心里感激曹冲,更佩服他的机智。

公元208年,年仅13岁的曹冲不幸因病夭折了,但他的故事却永远在民间广泛流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