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英才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0501900000011

第11章 张良——三到桥头学本领(2)

一天,王充到集市上去玩耍。看到前面围了一大群人,王充也好奇地挤了进去,只见一个老道,盘腿坐在地上,面前摆了一张小桌子,桌上放着一尊塑像。

围观的人指点着塑像说:“这个天师很灵的,无论问什么事情,他都立刻能回答。”王充好奇地问道:“怎样回答?”旁人说:“你提一个问题,道长会向天师询问,天师如果点点头,说明这件事一定是好事,天师如果摇摇头,那你可就要倒大霉喽!”

这时一个老婆婆走上前来,拿出一些银子,对老道说:“道长,请你问问天师,我小孙子的病什么时候会好?”

老道装模作样地“哼”了一声,他左手摇着铜铃,右手拿起一把尺子,对着塑像挥动了几下,口里念念有词地说:“天师快显灵!快显灵!”

塑像的头一动不动,老婆婆紧张地看着,急得都快哭了。老道说:“看来你孙子的病有点麻烦哪!我再问问天师,有没有什么破解的办法。天师显灵!”说着他又举着尺子,挥动起来。

咦,天师的头突然晃起来了!老婆婆赶紧恳求着:“请道长告诉我破解的办法!”

王充从来不相信这些骗人的事情。他走近塑像,仔细地观察。他发现塑像的头是铁做的。而脖子做成了可以活动的机关。王充又拿起尺子看,咦,尺子的一头捆绑着磁铁,对着塑像挥动,塑像的铁头被磁铁吸引,当然会晃动了!

这时,老道要老婆婆再拿出一些银子,才肯说出破解的办法。王充十分气愤,戳穿了老道的鬼把戏。在众人的哄笑声中,老道收拾起东西,灰溜溜地逃走了。

班超——投笔从戎建功业

班超(32—102年),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

东汉明帝时,北方匈奴猖獗,屡次进犯边境,汉朝不得安宁。明帝决定采取招抚西域的政策,与匈奴西边的各属国和好,截断匈奴的右臂,削弱它的势力,然后集中兵力专攻匈奴,使北部边境得到安宁。

实行这样的政策,非选派一名具有深谋大勇的人出使西域不可。后来终于选到了这样的人才,就是少年大志、文武双全的小将班超。

班超出身于书香之家,但由于家庭生活贫寒,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勉的好习惯,能吃苦耐劳。

少年时代的班超,与哥哥班固一起跟父亲读书。在良好的家庭条件、优越的读书环境熏陶下,班超博览群书,机敏聪慧。在读史书时,班超特别崇拜通西域有功的张骞和傅介子。他从小就立志以他们为楷模,为加强中原与西域的联系而建功立业。

父亲病逝后,班超与哥哥一起肩负起继承家业、上敬老母下抚少妹的重任。没想到,汉时帝永平五年,哥哥班固因私修国史罪被投入京城的大牢。班家遭此飞来横祸,老母亲顿感天旋地转、身心俱碎。

这时的班超心急如焚,在安顿好老母与小妹之后,他便日夜兼程奔赴洛阳,去救哥哥。

他经过千辛万苦,得以面见皇帝,他对汉明帝说:

“我哥哥承父业修《汉书》,目的是颂扬汉朝,光大汉德,丝毫没有诽谤朝廷之意,别人的告发完全是没有根据的诬告。”

班超有力的申辨,引起了皇帝对班固一案的重视,班固很快就被无罪释放,而且还被任命为运台令史,留在京城继续撰修《汉书》。

与此同时,汉明帝对体魄魁伟、仪表堂堂、思维敏捷、口才很好的班超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班家母子四人住进洛阳后,生活更加艰苦,班超只得去替官府抄写文书。

有一次,他抄完一份文书,愤然将手中的毛笔狠狠地下一摔,感慨地说:

“男子汉大丈夫应当杀敌报国,怎能老死书房!”

周围的同事们先是一愣,接着有人起哄:“引看不出班超这穷小子,连饭都吃不饱,还想去立功受封呢!”班超看了他一眼,一言不发走了。

公元73年,汉朝派遣窦固等人统领四路大军征伐匈奴。班超认为这是他施展抱负的机会,他毅然告别笔砚,请缨参战,而汉明帝没有忘记当年那个为哥哥辨明冤屈、有胆有识、威武堂堂的少年人,欣然同意班超从军。

班超终于可以一展雄风,实现自己的理想了,不久他就被提拔为一名中级将领,闻名军中。这次朝廷派人出使西域,又选中了他。

班超一行36人来到了鄯善国(本名楼兰国,今新疆若芜县境内,位于古代通往中东的通道上)。国王见是汉家天子的使臣,极其殷勤地款待,礼节也非常周到。可是过了几天,鄯善国王态度突然冷漠。

班超说:“我想是匈奴也派使者来了,鄯善王一时还拿不定主意,所以礼节就不如以前。作为使者应该从细微末节上找出根由,情况不是很明显了吗?”

话刚说完,正好国王派差役送饭菜来,班超猛然问他:“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几天,他们住在哪里?”

国王本来关照过不许泄露消息,班超突然问起,差役还以为他早已知道,不好再隐瞒,只得和盘托出。班超就将差役留了下来,不放他回去。又把带来的30多位随从召拢来,对大家说:

“你们随我远道来西域,都是为了建立大功。但匈奴使者才来几天,国王已经变卦,倘若把我们拘留起来,讨好匈奴,恐怕我们的尸骨都要喂豺狼了,该怎么办才好?”

随从们都说:“我们愿与您同甘苦,共生死,一切听从您安排!”

班超说:“现在,只有趁着黑夜,火攻匈奴使者。他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必定惊恐;若是把他们杀了,鄯善国王自然丧胆,我们的大功就可告成了!成败就在今夜,你们是否配称壮士,立刻可见分晓!”

随从们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勇士,听他这么一说,个个奋勇争先,上前请命。班超吩咐大家准备停当,等到半夜,正巧北风大起,飞沙走石。

班超说:“这是上天助我成功!前进则生,后退则死,大家一起跟我走吧!”

班超将30多人分作两队,命10人带着鼓绕到匈奴人的帐篷后面,吩咐他们一见火起,便猛力擂鼓;又命20人带了弓箭器械,埋伏在帐门两边。他自己带领几个骑手,顺风放火。

火光一起,鼓声大振。匈奴使者从梦中惊醒,吓得六神无主,走投无路。仆从们更加惶恐,顿时乱作一团。

班超冲在前面,闯入帐中,杀死了匈奴使者,又连杀三个随从;埋伏帐前的汉兵一齐拥上,杀死3O多人,一面放火烧营,把100多个匈奴人一齐烧死。

班超派人去把鄯善国王召来,取出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国王吓得脸色灰白。班超又将他抚慰一番,叫他从今以后,不得与匈奴交往,否则,这颗首级就是他的榜样,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从此,鄯善国一心与汉朝和好。

张衡——童年通天文的科学家

张衡(142~212),东汉时期发明家、科学家、文学家。创造出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第一次证明了月食的成因。从小聪慧过人,对日月星辰特别感兴趣。10岁时,能够熟读《诗经》,并能背诵并理解文中意思。

东汉章帝建初3年,即公元78年,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田野荒芜,粮食奇缺,百姓们靠挖野菜、剥树皮过日子,沿街乞讨、卖女卖儿的惨景随处可见。

在荆州南阳郡西鄂县(现河南南阳县)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里,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诞生了。父亲为他取名张衡,字子平。一家人看着这个刚刚出世的孩子,悲喜交加。

张衡从小聪慧过人,对日月星辰特别感兴趣,瞬息万变的大自然奥秘,更使小张衡着迷,脑子里装满了提不完的问题,小小年纪提的问题有时连父母和奶奶奶都无法解答。

有一次,张衡跟着妈妈去挖野菜,太阳刚从东方升起,小张衡发现自己的影子比自己长,可到了中午自己的影子却缩成了一团。

从此以后,当他看见自己的影子缩成一团时,就催促妈妈赶快做午饭。

张衡少年时家境十分贫穷,但父母还是想方设法送他去书馆读书。

张衡不仅天资聪明,而且读书非常用功。10岁时,他就能够熟读《诗经》,并对其中的天文、历法背得很熟,而且通过阅读大量其他书籍,理解了文中的意思。

有一次,先生给学生讲《诗经·豳·七月》中的诗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先生解释“流火”是指“落下的、一晃而过的大火星。”

学生好奇地问:“‘大火星’是天上哪一颗星星?”

先生含糊不清地回答道:“就是我们常看到的流星。”

张衡却站起来说出了与先生截然不同的解释。他井井有条地说:“先生,那‘流星’

是28宿中的萤惑星(即火星),‘流’不是落下的意思,而是萤惑星偏西向下的意思。”

接着,他又根据自己所读过的《史记·天宫书》、《淮南子·天文训》等天文书籍,滔滔不绝地说起了星宿与北斗星的区别。

他一边用手在空中比划一边说:

“‘北斗星’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随着季节的变化,‘斗身’和‘斗柄’的朝向不同。”

张衡的精彩解说使他的同学听得入了迷,令先生对他刮目相看。

张仲景——10岁立志学医

张仲景(142—212)东汉时期医学家,出生于南阳郡涅阳镇(现河南省南阳县),为总结中国第二世纪前医学编写经典医书《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东汉和平元年,张仲景出生于南阳郡涅阳镇(现在河南省南阳县),张仲景小的时候学习非常认真。他总是按时到学堂去上学,从不耽误。

一天,雷鸣电闪,大雨倾盆,到了上学的时候风雨仍然不减,爸爸和妈妈都说这么大的雨,不要去了。

可小仲景还是坚持戴着斗笠,顶着狂风暴雨到学堂上学,路上大风把他的斗笠不知吹向了何方,到了教室他的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变成了一只落汤鸡。其他同学都没有来,先生没想到这么大的雨,还有人来上课,十分感动,单独为他上了一节课。

小仲景背诵课文流畅,回答问题积极,字写得工整。同学们十分佩服他,先生也非常喜欢他。

小仲景喜欢读书,特别爱读有关医学方面的书。要能济世活人,就要有知识,要有能力,张仲景从小就明白这个道理。

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给人治病的故事,扁鹊把救死扶伤,解救他人痛苦当做自己的责任和精神,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小仲景有个好朋友,常在一起玩。

一天,小伙伴得了一场大病,无钱医治,喝了巫师的神水,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而且很快就死去了。

小仲景伤心极了,他心想:要是我能医好他的病该多好啊!

从此,他发誓要学医,做一个能济世活人的良医。

通过这件事,小仲景学医的决心更坚定了,有一天,他悄悄来到同族长辈张伯祖家,张伯祖是当地的名医,他的医德高、医术好、颇受大家的尊敬。小仲景把想学医的理想告诉了伯父。

伯父听后说道:“学医可不是好玩的事情哟,要记许许多多的药名,采集各种各样的药材,配制成千上万的药方,出诊更是辛苦,不论是风吹雨打,还是深更半夜,还要冒一定的风险,你难道不怕吗?”

“只要伯父肯收下我,什么苦我都不怕。”小仲景坚定地说。

“那好,只要你不怕吃苦,我就收下你这个徒弟。不过,我有个条件,我尽心教你,你可得认真地学哟,可不准半途而废哟!”伯父说。

张伯祖对还带着稚气但又充满灵气的小仲景打心眼儿喜欢。

从此,小仲景就跟着伯父走上了学医的道路。白天他坐在伯父身边,伯父给人看病,他就仔细地听,默默地记,到了晚上,他就把白天所听到的,所看到的,整理成笔记,还阅读了大量的医学书籍。

看见小仲景如此勤奋好学,张伯祖就决意将自己的所有行医本领教给他。

有一天,张伯祖写了“勤学古训,博采众方”的条幅送给侄儿并说:

“我们行医,必须学习黄帝、扁鹊等前辈的医德、医术、医方,用古人的经验来丰富我们,这就是‘勤学古训’;常到民间去搜集各种良方,采集有效的药材,虚心向别人学习,这就是‘博采众方’。只有这样,你才能技高一筹,独树一帜。”

小仲景听了这一席语重心长的话后说:

“侄儿一定牢记伯父的教诲,把这8个字作为自己行医的座右铭小仲景回到家后,把这8个大字挂在自己的居室里,更加潜心学医了。

斗转星移,春来冬去。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小仲景逐渐成长起来了。

有一天,两位壮年男子抬着一个老人前来看病。这位老人高烧持续不退,腹痛难忍,张伯祖诊断后说:

“病人大便秘结,热盛伤津,病已进入了肠胃,不通就要痛,必须给病人吃泄药,但病人身体如此虚弱,怎经得起呢?”说着转身用商量的口气问仲景。

仲景说:“侄儿在民间学了一种方法,倒可以试试。”

伯父连声说:“好!快试试看。”

说着就让张仲景去兑药给病人医治。

张仲景把兑好的蜂蜜水从病人的肛门慢慢地灌进去。蜂蜜水缓缓地流进大肠,肠壁受到了强烈地刺激,渐渐地蠕动起来。

过了一会儿,病人忙说,想要大便,忙乎了一阵子,老人终于平静下来了。

过了几天,老人的儿子前来感谢师徒二人,说他的父亲已经痊愈了。这就是张仲景最早发明的灌肠法。

通过这件事,张伯祖对自己的徒弟更是喜欢,常在人前人后夸奖自己的爱徒,他也试着让张仲景独立诊治病人,在他的精心栽培下,张仲景已初露头角。

张仲景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经过不断摸索,总结经验,终于总结中国第二世纪前的医学成果而编写出经典医书《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孔融——少年孔融巧分梨

孔融,东汉鲁人,字文举,孔宙第三子,孔子二十代孙。生于东汉桓帝永兴元年(153年),卒于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终年56岁。曾任北海相,亦称孔北海。与大学问家蔡邕交往密切。汉献帝建都许昌后,孔融任少府,曾被封为太中大夫。为人恃才负气,言论往往与传统相悖。

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孔融,小时候非常有礼貌,而且聪颖过人。他六岁让梨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被后人传为美谈,但孔融巧思分梨的故事恐怕很少有人知道。

一天吃完午饭,孔融便自己到书房去读书写字了。这时老管家进房传话说:“小主人,在外地的伯伯、叔叔、婶婶和六个堂兄妹都来了,夫人叫你到前庭去见见他们。”孔融长到六岁还没见过他们,特别是六个堂兄妹不知长的什么模样。于是,孔融没等老管家赶到前庭回话,已飞也似地先到了。在父母的介绍下,孔融—一给伯伯、叔叔、婶娘和六个堂兄妹见过了礼,大家都夸孔融有礼貌。

这时,母亲叫丫环端上一盘梨来,玲珑剔透的盘中放着六只又大又香又嫩的鸭梨,母亲又叫孔融把鸭梨分给六个堂兄妹吃。

孔融正要分梨,却被父亲止住了:“慢!融儿,你把梨子送给堂兄妹,每个人一个,而且盘子里还要留一个,你能分好吗?”

父亲知道孔融很聪明,有意想夸耀一下孔融,谁知题目太难,反倒把孔融给问住了。伯伯、叔叔、婶婶们,也觉得这事连他们都难以办妥,何况一个六岁的稚童呢?六个堂兄妹更是束手无策,面面相觑,心里在琢磨着:“这样分梨,我们六个人中总有一个人吃不到梨子呀!”

孔融拧着眉头苦思,他为难地看看母亲,母亲慈祥地对孔融说:“融儿,动动脑筋呀!梨子分来一个不少,你一定能分好的。”

孔融的眼珠子急速地转动着,他瞧了瞧盘子又望了望梨子,忽然,脸上露出了欢欣的喜悦,他拍着小脑瓜儿说:“有办法了。”

只见孔融拿起盘中五只梨子分别递给五个堂兄妹,盘中剩下一只梨子,一个堂妹没有分到梨子,这个堂妹感到很委屈。伯伯、叔叔和婶婶看这个办法不灵。孔融微微一笑,把剩下的一只梨子连同盘子一起递给了这个堂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