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英才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0501900000010

第10章 张良——三到桥头学本领(1)

张良(?~公元前186)字子良,或字子房,秦末汉初军事谋略家,西汉政治家、军事家。其先本韩人,祖父、父为韩五世相。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挟亡国之恨,偕刺客以铁椎击始皇于博浪沙(今河南中牟境),误中副车。改名换姓,逃匿于下邳(今江苏邳州南)。传说遇黄石公,得姜太公兵法,后官至丞相。

张良的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相国。韩国被灭的时候,张良还小,但他誓志替韩国报仇,于是变卖了家产,离开了老家,到处结交英雄好汉。

这一天,张良没事,便到一座桥上游玩,在桥上,他看到了一位白胡子老头。这位老汉,身着杏黄色道袍,头顶高挽着头髻,面白目炯,长着飘飘然三缕白须,胸前鼓鼓囊囊,不知装的什么东西。

这位老者来到下邳已经好多天了,谁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张良见过好多次了,也没在意,今天也是这样。

老汉坐在桥头,脚上挂着破云鞋,跷着二郎腿,脚尖一晃一晃的,很是悠闲,张良还是像往常一样向前走着,可是当张良经过老者身边时,不早不晚,老头的鞋子便掉到了桥下,接着,张良便听到了吆喝声:

“小伙子,把鞋给我捡上来!”

张良是学礼之人,深懂尊老爱幼之理。于是,不加思索地便走下桥头,拾起鞋子,上来双手捧给老头,这时,老头连看也没看,说:

“给我穿上!”完全是命令的口吻。

张良也不争辩,恭恭敬敬地替老汉穿上了。

老头微笑着点一点头说:‘你这小子很有出息,我愿意指点迷津。”

张良听老头肯收自己做学生了,也不管地上脏不脏,慌忙跪下,边拜边说:“我在这里拜见师傅了!”

老者说:“既然你愿意拜我为师,那么就在五天后,到桥上来见我吧!”

第五天早上,鸡还没叫张良就赶紧起来,满心希望老头能传授自己本领,可到了桥头一看,老头早已坐在那里,看脸色是等不耐烦了。老者看张良呆立在那里,便生气地对张良说:

“小伙子!你跟我约好,就该早点来,怎么可以让师傅等学生呢引”张良一听,连忙跪倒。

老者说:“既然知道错了,就应该纠正。去吧,再过五天,早点儿来等我。”说见老头便走了。

张良懊丧地回到家里,什么也干不下去,心里老是在想这事。一晃又过了五天,这天才过半夜,鸡才叫第一遍就赶紧下炕,跑向大桥,当他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站在桥头时,他的希望又破灭了。他看到老者紧蹙眉头,似又不悦。

“你怎么又来晚了!?”

张良看老师一瞪眼,更觉内疚:老人这么大把年纪了,尚能如此勤快,何况我一后生小子。我太不应该了。于是,垂下双手,两踵并立,恭敬地等待老人的教诲。

老者见张良面带恭和之色,心想:此子可教也。于是说:“如果你愿意,过五天你再来吧!”

这五天,张良如坐针毡,生怕自己记错了时间,又老是觉得时间过得太慢。躺在床上也睡不着,睡着了便梦见自己又晚了,老头不见了。好不容易到了第五天的晚上;这天晚上,张良和衣而卧,还不到半夜;就急忙起身下炕跑桥头,来到桥头,张良四下张望,生怕自己又来晚了,等到他确认是自己先来时,才松了一口气,整理一下衣裳,拍拍身上的灰尘,垂手而立,面向老者来的方向望着。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看见老者从远处慢慢腾腾地走来。张良远望师傅来了,迎上前去拜倒说:“师傅您早!”

这次老者才露出了笑脸。从怀里摸出一部书,交给张良,对他说:“这部书好好读一下,将来必定有用。”

张良接过书,施礼说:“师傅传我古书,请问师傅尊姓大名?”

“谷城山下黄石公便是我。”说完,一转身便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了。张良手捧古书,向老师走的方向拜了又拜,心里说:“师傅,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回到家里,张良小心地打开古书,原来是一部失传很久的《太公兵法》,不由大喜。自此潜心钻研,历时五年,才尽得其妙。之后,张良做了刘邦的谋士,帮助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被刘邦封为留候。

司马迁——玑珠满腹的小才子

司马迁,陕西韩城人,生于公元前145年,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用毕生的精力给后人留下了历史巨著《史记》。4岁进书院,7岁能把145篇《国风》倒背如流。

司马迁家是史官世家,父亲司马谈在司马书院教书,4岁的司马迁已是书院的学生。一天,司马谈授完课后,想考查一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于是,便叫王聪背诵《诗经·唐风》中的《蟋蟀》

一文。

王聪开始背诵:“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下面想不起来,便用胳膊碰了碰同位的司马迁,司马迁会意,小声告诉王聪:“日月其除。”王聪接着背:“日月其余。”

司马迁碰了碰王聪说道:“不对,是日月其除,不是日月其余。”王聪接着背:

“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下面又背不出来,又用胳膊碰了碰司马迁。

司马迁小声告诉他:“好乐无荒,良土瞿瞿。”

王聪接着背:“好乐无荒,良土瞿瞿。”

两人的小动作被眯着眼的司马谈发现。

于是便说:“王聪,学习本是一件苦差事,不下苦功,怎能学到知识?不会就是不会,不能弄虚作假,知道了吗?”

王聪低头说:“知道了。”

司马谈接着说:“知错就改才会有进步。你要认真刻苦,明天还要叫你背,坐下吧。

司马谈将目光转向司马迁,厉声说道:“你全都会背了,是不是?来,从头到尾,将学过的这5首诗给我全背出来!若背错一个字,看我怎么处置你!”

司马迁站起来开始背诵,背完之后又继续背另一首:“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司马谈听他背的这一首还未学过,便说:“好了!好了!你怎么将未学过的这一首也背出来了?”司马迁回答:“您不是常说饱学方能为士吗?”

司马谈内心欢喜,却绷着脸说:“好了,好了,今后上课不准多话!”

司马迁年幼好学,不但勤奋,而且聪明绝顶,远近都知司马谈的儿子司马迁是史官世家后代,从小就玑珠满腹。

一次,外祖父杨鼎带年仅7岁的司马迁出席乡间文人的文学聚会,席间,一位40岁左右的儒士杜明把司马迁叫到眼前问:“你今年7岁,对吧?”

司马迁回答:“是呀!”

杜明又说:“听人讲,你能把145首《国风》全部背出来,这是真的吗?”

司马迁落落大方地说:“那还有假。”

杜明想当场验试,便说:“那能不能请你来背给我们大家听听?”

司马迁干脆地说:“当然可以。但不知杜先生是要我顺背还是倒背?”

司马迁出语惊人,在场之人无不愕然。周围的文人学士也都慢慢地靠拢过来,把这张桌子围得水泄不通。

司马迁却不慌不忙地站到一把椅子上,非常熟练地倒背起来:“第145首,七月流火,八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司马迁声调抑扬顿挫,周围文人不由啧啧称道:“嗯,真有水平!”

司马迁越背越有劲,145首《国风》在众人的掌声中全部倒背下来,众人无不惊呼:“奇才!

奇才!”

从此以后,司马迁更加努力学习,10岁时,便随父去了京都长安。在严父的教导下,他遍读史书,又在父亲的熏陶下,立志做一名历史学家。

长大后,司马迁遍游祖国各地,了解了各地历史和风土人情,这为日后编写史书提供了充足的史料。

做太史令后,他常随皇帝在全国巡游,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他还遍读宫廷藏书,最后运用所学及掌握的大量史料,历时10年编写了历史巨著《史记》。

《史记》共120篇,约50万字,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3000年的历史,被鲁迅称为“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史学和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匡衡——12少年凿壁借光

匡衡(生卒年不祥),字稚圭,东海丞(今苍山县)人。西汉经学家,曾做西汉大臣,官至丞相。家贫,当过雇工。少年勤学,“凿壁偷光”的故事,成为家贫而苦读的经典。

匡衡(生卒待考),字稚圭,祖籍东海承(今苍山兰陵镇),至匡衡时,始迁居于驻县羊下村(今属邹县城关区)。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父辈世代务农,但匡衡特别喜欢读书,家中贫穷,只好替别人做工而换取生活和学习的费用。有一年,他在村庄南山坡放猪的时候,看到山上有一块石碑,就手沾口水,仿照碑上的字,一笔一划学着写。不久,碑上的字,他都能默写下来了。

这一年的端午节,匡衡的母亲拿出一个葫芦,说:“鼎儿(匡衡的乳名叫匡鼎),这葫芦是农家的吉祥物,咱穷人家,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宝葫芦保佑咱家平平安安。快挂上吧。”匡衡想到自己刚刚在碑上学会的字,就用木炭在葫芦上写了吉祥二字。这时,有三个富家公子去书馆读书,看到葫芦上的字,都很吃惊。他们不相信匡衡那么小的年龄就会写字,而且写得那么好。一个矮个公子说:“哼,连放猪娃都识了,这不是糟蹋孔圣人吗?”匡衡反问道:“为什么放猪娃就不能识字?”一个高个儿走上前对匡衡说:“你看这吉祥二字写得多俗气啊,应该写福寿无疆才对。你会写吗?”匡衡摇摇头说:“不会写。”瘦高个儿说:“我替你写吧。”说着他擦掉吉祥,用木炭写了四个字。写完后,三个人又说说笑笑地溜走了。这时,有识字的人告诉匡衡母子,原来那四个字写的是槽头兴旺。槽头,就是给牲口喂饲料的地方。匡母一听,气得晕倒在地。小匡衡急忙扶起母亲,说:“娘,从今往后,孩儿只要饿不死,就要学识字。”匡衡所在的乡里,有人研究《着解》,匡衡就去给他家帮工,他不要报酬,只求主人把书借给他看。

匡衡不光给人家养猪,还要经常上山砍柴,下地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筒册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干活,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境贫寒,连点灯的油钱也支付不起。怎么办呢?匡衡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足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一些,他就凑着透进来的一丝灯光,读起书来。尽管光线幽暗,他还是为自己的发现欣喜若狂。过了几天,趁邻居不在家的时候,匡衡借来一副锤錾,在裂开的墙壁上凿开了若干个手指大的小洞,光线完全照射了过来,匡衡终于能看清楚简册上的字了。

从此以后,匡衡白天用柴草把洞口堵上,晚上,便掏出柴草,借光读书。夏天,村里的人都在屋外乘凉,而匡衡则闷在屋里借光读书。汗流浃背,蚊叮虫咬,他全然不顾。冬天,寒风习习,他冻得手足发麻,仍然坚持不懈。时间长了,他读的书越来越多,并都默记在心。读书使他明白了,一个人活在世上,要立德,立功,立言,要为国家和老百姓多做贡献。越读书,他越感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远远不够,他想看更多的书。

匡衡家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要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要求。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几年的勤学苦读,匡衡不仅文才超群,而且为人正直,在齐鲁一带,大有名气。当时的读书人中甚至流传着这么几句口碑:“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没有人能解说《诗经》,匡衡恰好来了;匡衡给大家解说了《诗经》的疑义,大家开心得都笑起来)。”可见他声誉很高。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拜他为师,跟他学习。当时大文人萧望之、梁贺曾与匡衡对诗,匡衡谈吐有据,言语华美,深得萧、梁二人的赞赏。于是,萧望之亲自上奏折,请求皇帝任用匡衡。

汉元帝即位,赐匡衡为郎中,后升迁博上给事中。匡衡曾先后出任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光禄勋御史大夫等职。汉元帝在位时,还曾让匡衡居于殿中为师,为朝内官员讲授诗赋,不少县官也前往旁听。建昭三年(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死,匡衡代之为相,赐封乐安侯。

元帝死,汉成帝即位,匡衡上疏建议:“戒妃匹,劝经学,学威仪之则”,皇帝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建始四年因奏本石显之事未成,遭贬,免除丞相之职。几年以后,其子匡昌为越骑校尉,醉后杀人,匡衡免冠待罪。后辞官还乡,病死家中。

刘彻——12岁妙判难案

刘彻(前156—前87),西汉皇帝,史称汉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西汉景帝在位年间,京城里发生了一桩儿子杀继母的大案,顷刻之间,这事就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中心。

案子发生的缘由是这样的:有一个名叫防年的人,母亲病亡后,父亲又娶来后娘,姓陈,凶悍妒忌,整日里闹得家里没有安宁。

有一天下午,防年的父亲在房间里读书,读到《湘夫人》,不觉为这首诗里女神的执著和多情的性格所感动,无意中说了一句爱慕的话:“娶妻如能若此,三生之幸呵!”这姓陈的妇人,竟然大怒,拿起放在桌上的裁衣剪刀,猛地朝丈夫头上狠狠戳去,当场把他杀死。

防年在书房听到父亲的惨叫声,大为吃惊,赶紧跑来询问,进入房内,只见父亲倒在血泊之中,而继母手里的剪刀,正滴着鲜血。

防年一步上前,拉住那拿着凶器的手,厉声责问,那妇人居然大声呵斥着:

“这死尸娶了我,心里还想着什么美人,现在让他去见鬼吧!”防年怒不可遏,夺过剪刀,也就把妇人当即刺死。

这件凶杀案马上传遍京城,弄得满城风雨,官府立即来人,把防年拘禁起来。案子还没有开始审判,陈家的父兄早已通过行贿,买通了有关官吏,定要处防年死刑。待到正式审理,那些官吏们不容防年辩白,就以儿子杀母大逆不道而判以死罪。

当这些案卷送到汉景帝那里,请皇上裁定时,景帝反复思考,觉得难以裁定:一为杀夫,一为武母,均该死罪。然而子报父仇,似又当别论。这两桩事纠缠一起,该如何发落?

这时,侍立一旁的十二岁的刘彻,见父皇犹豫不决,就启奏道:“一个妇人,嫁到了夫家,被孩子视为继母,那是从她与父亲的关系这一点上来论定的;现在,这个继母凶狠地杀掉孩子的父亲,她下手的时候,还有什么夫妻关系么!”

景帝答道:“哪儿还有一点夫妇的伦理关系!”

刘彻接看说:“既然没有了夫妇关系,那么,也就自然断了母子关系。防年之举,完全是为父报仇,这也就谈不上什么大逆不道之类的罪名了。”

景帝听后大喜,抚着他的肩膀说:“分析得在理。防年无罪,还该赞扬,这也得多谢你的明智呵!”

后来继承景帝皇位的汉武帝,就是这位自幼聪慧的刘彻。

王充——14岁少年识破老道骗局

王充(27-约97),字伴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东汉著名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幼好学,遂萌“巨人之志”。及后博采众流百家之言。去官后潜心著述。所著《讥俗》、《节义》十二篇,《养性书》十六篇,《政务》等,均不传。今传《论衡》十三卷,八十五篇,佚一篇,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其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文学理论和哲学理论问题。如“天地合气,成物自生”、“疾虚妄”、“死而精气灭”等重要观点。

东汉著名的哲学家王充,少年时曾凭借自己的智慧,戳穿了一场骗人的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