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当权不过如此
1050100000019

第19章 惊天大案 (3)

杨博也鼓了鼓勇气,说,是啊是啊,老葛说的我都赞成!叫我看,老高他不会做这等傻事的!“绝对不会的!”杨博还没有说完,葛守礼又接着说。“绝对绝对不会!”葛守礼意犹未尽,杨博又侃侃而论。言而总之,这两个高级干部的意思只有一个,绝对不能冤枉了高拱,错杀了好人!张居正是不是反驳,不太清楚,但是他根本不把杨博和葛守礼的话放在心上是真的。史料记载,无论这两个高级干部如何苦口婆心,张居正“仍如故”。

“哼哼!”他内心一定在冷笑,“本来就是编造的,而之所以编造,就是为了杀高拱!你们两个傻帽,还指天发誓说高拱绝对不会做这等事,这个还要你们说?”

“元翁(首相又称元辅,尊之为元翁。那个时代对有些身份的人爱称为老或者翁,是时髦也,就像有一个时期见人就叫师傅一样),这样做,图痛快于一时,元翁想没想过后果呢?”葛守礼仍不甘心,继续着他的努力。张居正强忍着没有发作,两眼放射出愤怒的、严厉的光芒。

“当年严嵩对他的前任夏言怎么样?鼓动皇帝把前任杀了;而他自己呢,他的后任徐阶,把他唯一的儿子杀了,后来……”葛守礼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你杀了高拱,你的后任将来不杀你就会杀你的儿子,何必这样呢?听了这话,张居正怒不可遏!他声嘶力竭地说:“你们难道怀疑我张居正甘心高拱被杀吗?高拱是我张某人生死之交,我忍心吗?!你们怎么这么看我?!”说着,张居正气昂昂地走进内室(此时他四十六七岁,身体不错),拿出一份文件,交给杨博,说:“你们看看吧,别再怀疑我张某人、纠缠我张某人好不好?!”

杨博展开文件,看了看,是冯保给小皇帝上的秘密报告。也就是那个小混混儿的口供、物证以及审讯过程。

前面说过,由于张居正对冯保的文字水平不够放心,所以这个报告是经过张居正删改的,务必把假的编成真的,因为这些东西很重要,是整个惊天冤案的基础。正是他们认为编造得天衣无缝了,张居正才发出了追究幕后主使者,永绝祸本的指示。

看完了这个报告,杨博无言,顺手转给了葛守礼。葛守礼匆匆浏览了一遍。前面也说过,葛守礼和张居正关系不错,他认识张居正的字。不看则罢,看到张居正在稿子上加的“历历有据”四个大字,不禁倒吸了口凉气。“喔,呵呵……”吃惊之余,葛守礼笑了起来,边笑,边把文件揣进袖子里。“这……”张居正似乎领悟到了什么,顿时心跳加快!

这个时候,张居正府邸考究的花厅,温暖舒适,静谧宜人。可是,最高司法首长葛守礼的怪笑声,却如同一阵刺骨的寒风,刮进了这位国家最高实权人物的心里,让张居正感到如冷水浇背。

中国有句古话,所谓不见棺材不掉泪。有的人,见了棺材也未必会掉泪;不过假装悲伤干号几声也是免不了的。当下,面对中央最有分量的两个高级干部杨博和葛守礼,张居正就是这样的表现。当张居正明白了葛守礼何以发出怪笑的时候,不禁大惊失色。

一向出口成章、语气坚定的张居正,却突然变得嗫喏支吾起来。由于他的花厅里烧着上好的炭火(张居正其人是非常讲究生活质量的),虽然还是严寒的季节,张居正的额头上,还是冒出了汗珠。“这个……”张居正表情尴尬,威严的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讨好卖乖的神情,“他们那些人,不懂法理,我、我、我帮着改了几个字而已……”

“嘿嘿!”葛守礼还是怪笑,“如果葛某没有记错的话——”他故意顿了顿,吊一吊张居正的胃口,继续说,“我朝成宪,东厂的任何文件,必须直接向皇上报告,非经皇上批准,任何人不得阅览;而这个报告,事关机密,不立即报给皇上,怎么先送给政府了呢?”

葛守礼当然没有记错。张居正和杨博也不会不记得这个规定,岂止知道这个规定,而且也知道,如果违反的话,属于什么性质:故违成宪、欺君犯上!会承担什么后果?杀头之罪!

要知道,在人治的官场,专制的社会,人人自危,才能够人人小心谨慎,才不至于胆大妄为,所以高级干部都是被监视的对象。而承担监督高级干部任务的,就是直接向最高领导人负责的特务机构。在明代,就是东厂。这个特务机构,是太监组成的。太监组成的特务机构只向皇帝负责,这是制度、体制。虽然张居正作为最高实权人物,可以事实上行使皇帝的职权,可是,他不是皇帝,而且制度上还要防止他真的取而代之成为皇帝。因此,太监和特务机构是不允许直接向他报告、向他负责的。出现这种局面,当然是犯了大忌!

实际上,从张居正和冯保矫诏、政变开始,到此次锻铸这样一个惊天假案,他们就一直在违背成宪,欺骗君上。可是,实权在他们手里,在专制的官场,权力就等于真理啊!别人徒叹奈何!然而,这次不同了,他的把柄,被国家最高司法机构首脑明明白白地抓在手里了。张居正万万没有料到,他在冯保的秘密报告上加的“历历有据”四个字,就像是为自己的欺君大罪专门准备的!倘若葛守礼和杨博就此上报,公开真相,那么,该灭族的,就是张居正和冯保了。无怪乎张居正惊出一身冷汗!

张居正搓了搓手——他是不是搓手,说实话我并不知道,可是为什么这么写呢?是我的推断。何以有此推断呢?因为我知道有当事人回忆说,汪精卫这个人遇到尴尬事体时常常搓手。汪精卫其人也是虚伪阴险的政客,会不会虚伪的人都这样呢?所以我就妄加推测,这样说了——张居正搓了搓手,讨好地看着葛守礼和杨博,仿佛在等待着法庭的判决。

按理说,国家司法机构的首脑,是国家的最高执法(有的国家比如俄罗斯称护法,挺好)者,他应该是违法必究才对,不然——按照现代法治国家的做法——就是渎职,应该被追究责任的。可是,人治官场,专制社会,哪里有什么公平正义啊?涉及到如此高级的领导干部,如果不是派系倾轧、权力争斗,就只能打掩护啦!对老百姓较真儿,对领导干部,就那么回事吧!所以,葛守礼和杨博,看到张居正忐忑不安的样子,就笑着,安慰他说,元翁为国辛劳,我辈哪里不体谅呢?我们知道,这个惊天大案,元翁您是局外人,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可是,我们也知道,能够阻止这个惊天大案继续发展下去的,只有元翁您啊!

“喔……这样啊,”张居正连连作揖,说,“苟可效,敢不任?”他的意思是说,倘若我可以效力,岂敢不努力承担呢?“哈哈,叨扰叨扰!留步留步!”葛守礼和杨博目的已经不期然而达到,急忙告辞。客套话免不了的,不过彼此心境,与刚进门时说客套话的时候,已经大不同了。

于是,就有了张居正担心搞不好诬及善类、伤天地和气的报告出笼。

诬及善类,伤天地和气,这话或许是真的,但是,他说的善类,当然不是指的高拱,而是他自己和冯保。的确,如果依然按照张居正和冯保事先设计编造的所谓大案的方式进行下去的话,葛守礼和杨博一旦把他们掌握的证据公布出来,那受到追究的不会是高拱,绝对是他张居正和冯保,连同半年前的欺君矫诏大罪,说不好就要请高拱回来主持清算了!不过,这层意思,除了葛守礼和杨博,或许还有冯保,别人是不知道的。人们看到张居正态度的突然转变,还以为他从善如流呢!或者以为自己的努力发挥作用了呢!不管怎么说吧,局势朝着最高实权人物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了。

可是,既然已经对外公布说发生了刺客闯宫大案,总要审理、判决啊?已“查明”的物证、录下的口供,如张居正所说,“历历有据”,也都一度故意对外散布了的,该作何解释呢?换言之,该如何善后呢?

张居正烦恼万端。“唉,偷鸡不成蚀把米!”也可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估计张居正在烦恼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叹。可是……怎么办?

张居正还不足够老练,毕竟,他独自执掌大权还刚刚半年,整别人他有一套,如何救自己他还缺乏经验——他运气好,基本上没有挨过整,过去是徐阶保护他,后来是他的生死之交高拱对他推心置腹;这次是他自己挖的陷阱自己跳进去了,乌龙了一把;所以,他一时还不知道该如何迈过这个坎儿。

受控制的司法如此掩盖真相

当张居正被国家司法首脑的怪笑搞得心烦意乱的时候,他想到了收手。不收手不行了,破绽露出来了不说,冯保那个家伙,也犹豫了!因为什么呢?

又一个老太监,七十多岁了,当着小皇帝的面,指着冯保说,“冯家,万岁爷年幼,你当干些好事扶助万岁爷,如何干这等事?那高胡子是正直的忠臣,受顾命的,谁不知道是张蛮子夺了他的首相,故要杀他灭口,你我是内官,又不做他首相,你替张蛮子出力为何?你若干了此事,我辈内官,必然受祸,不知死多少哩!使不得,使不得的啊!”

冯保沮丧万端连忙派人告诉张居正说,坏了,里边有人在万岁爷那里说话,不好办了!张居正一看,冯保打突噜了,感到坚持下去,会出大麻烦。遂决心改弦易辙。但是,收手又不能露出任何破绽,不仅不能让人对他张居正产生怀疑,还要对他生出敬仰。这确实有点难度。不过,张居正驾轻就熟的是表演,虚伪的表演!虚伪,已经成为他的常态。如果不虚伪了,那么表明他的阵脚倒可能乱了。

当送走了杨博和葛守礼以后,他开始表演了。时下,张居正坐在宽大的书桌前,怀着复杂的心情,提笔给高拱写信。

其实,张居正是有点怕高拱的。首先,高拱的人品节操、水平能力,都是他张居正难以望其项背的;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作为堂堂首席顾命大臣、内阁首相的高拱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完全是他张居正施展卑鄙手段,违背天理良心和皇皇成宪,勾结太监矫诏欺君,构陷加害之所致。倘若露出马脚,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他和冯保丧尽天良要制造惊天冤案对高拱斩草除根的原因所在。可是……百密一疏啊!此时的张居正,抽自己耳刮子的心都有(也可能暗地里抽了,只是别人无从知晓罢了)!

好了,这个功夫,张居正的信也该写就了。那么我们来看看他对高拱说了些什么吧:“最近首都有点情况,一些别有用心、心狠手辣的人,想制造事端,妄图置我兄于死地!请我兄放心,小弟我一定竭尽全力设法解救,绝不允许这些小人的阴谋得逞!”当然,还有不少问安啊、想念啊等等诸如此类的客套话,时间关系,就没有必要再复述了。

信写好了,也很快就会送到高拱手里。可是,张居正的烦恼并没有少。当务之急是补救,是善后。用句不雅的话,是擦屁股!不用说,给高拱的信,也是补救的一部分。他要告诉高拱,告诉所有人的是,我,光明磊落的张居正,是阻止这个惊天冤案最终变成现实的有功之臣。可能反过来说更好,如果不是我张居正阻止,哼哼,那么高拱家族,顷刻间就烟消云散啦!京城内外,转眼间就血流成河啦!冯保哎,这个黑锅麻烦你一个人背吧,谁让你是太监呢?反正太监,尤其是参与朝政的太监,在人们心目中本来就是坏人(你也确实不是什么好鸟),你也不在乎了不是吗?嘿嘿,你小人大量,多多包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