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欲壑难填
10499000000044

第44章 皇历过时,中国壁画第一案(1)

“从壁画完成到现在快三年的时间了,可一分钱也没拿到,为了追讨画款,我可以说是心力交瘁。”著名画家、河北省美协副秘书长吉瑞森提起自己追讨画款的遭遇一脸无奈。因为这起长达三年的书画纠纷至今仍未结案。

吉瑞森所说的这幅4层楼高的壁画,目前仍安装在中国联通河北分公司办公楼的大厅内。这幅被专业评估机构估价为607.66万元的巨型壁画,因当事双方最初是按书画市场的“口头交易”惯例达成协议,致使壁画完成后双方各执一词发生画款纠纷。

2006年11月6日,受理此案的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法院请专业机构对壁画进行评估后,作出被告中国联通河北分公司给付原告吉瑞森画款及违约金657.66万元的一审判决。这起案情简单却内幕重重的壁画官司,也给当今艺术品市场如何规范敲起了警钟。

博士画家吉瑞森,应约创作巨型壁画

吉瑞森1963年4月出生于山东五莲县,少时学画,寒暑不辍。“文革”后恢复高考那年他考上了大学;改革开放那年他下了海;而在大家开始注重盛世收藏时,他成为中央美院的首届博士生,并在国画领域成为中国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20名青年国画家之一。

身材魁梧的吉瑞森在自己的国画功底沉淀了20多年之后,1998年在河北美协主席赵贵德的鼓励下,开始确立自己的绘画风格,并确定以钻研版纳风情画为突破口,之后,吉瑞森拜版纳画派的大师级画家王晋元先生为师,潜心研究版纳画。

吉瑞森的版纳画在传统花鸟画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他创作的作品大多是丈二的大画,画面上野生植物纵横交错,互灭互生。极强的构图能力令作品在极度的视觉混乱中展示出了西双版纳生物特有的生生不息的野性,各种植物在他的画作中肆意生长、藤缠蔓绕、互相绞杀、互相寄生,产生了一种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

2001年,吉瑞森的版纳画引起了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郭怡孮先生的关注,郭怡孮先生是当代中国花鸟画的权威画家之一。吉瑞森的版纳花鸟画风恰与郭先生的“大花鸟精神”有相通之处。于是,吉瑞森顺利考入中央美院,成为中央美院第一届中国画博士生,师从于郭怡孮先生。

此后,吉瑞森的画作屡屡在全国重要美术大赛和展览中获奖。2002年,《晨风》获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03年,《版纳之春》获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版纳之秋》入选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2004年,《竹根》入选全国第十届美展;2005年,《秋韵》获第十二届全国中国花鸟画邀请展金奖;2006年被评为当代20位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青年国画家。

吉瑞森的花鸟画在国内美术界独树一帜,在河北画坛更是赫赫有名,慕名求画购画者令吉瑞森应接不暇。

2004年7月,中国联通河北分公司新办公大楼落成,联通河北分公司为了提升这座大楼的整体形象和大厅的艺术氛围,在大楼设计时就在大厅内预留了高15.5米、宽3.6米的位置,准备安装一幅巨型壁画作为装饰。

在新大楼落成前后,联通河北分公司曾经找过山东艺术学院的两位老师,但那两位老师表示画面不好把握,担心把画做砸了,钱再多也不敢干。之后,联通河北分公司找了几个画家都干不成,做出的样稿还可以,但是放大之后效果都不理想。因为传统壁画都是以长条横幅为主,像这种长条竖幅的壁画因为画面不好组织,一般画家都不敢接。

为了找到合适的画家,颇具艺术鉴赏力的联通河北分公司总经理杨先生多方打听,最后慕名找到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吉瑞森。但吉瑞森的专业是中国画,壁画并不是他的强项,而如此巨大的画作创作起来耗时费力。吉瑞森表示,如果用传统的中国画的形式表现,可能会容易些。但是,杨先生是位对美术作品具有很强鉴赏能力的行家,他认为只有壁画形式才能更好地表现热带雨林的特点,其色调、线条才能与大厅整体环境相协调,而且国画效果不如壁画。于是,在双方协商下,确定通过壁画的形式进行创作。

在谈及价格问题上,杨先生非常爽快地说:“价格好说,就按你的市场走,壁画完成后6个月内支付画款。”

按照书画界的交易习惯,书画的成交通常是口头约定价格,待交付书画后付款。所以在商定壁画创作时,双方没有签订委托合同。

杨先生要求,壁画一定要与大厅环境协调,色调务必要深,一定要有线条感,必须反映出热带雨林的特点。对于杨先生提出的要求,吉瑞森爽快地答应了。之后,吉瑞森为了完成这幅他此生最大的画作,专程赶到云南西双版纳体验写生,并按照杨先生的要求设计了一批样稿,回到石家庄后交给杨先生。经过反复斟酌和修改,杨先生最后选定了吉瑞森的代表画作之一《版纳风情》。

样稿确定后,吉瑞森开始了艰苦的壁画创作。由于画面太大,整幅画面达502.2平方尺,吉瑞森本人没有如此巨大的画室创作这副壁画,他只好租用了石家庄市桥西区艺术服务社的场地,冒着酷暑挥汗劳作了数十日,终于完成了壁画的创作,仅原材料等各种费用就花费了几十万元。

壁画完成后,吉瑞森请来杨先生进行验收,杨先生对画面效果非常满意。2004年8月,吉瑞森请来专业人员,经装裱加工并配框后,将壁画《版纳风情》镶嵌在联通河北分公司新办公楼大厅的预留位置。

这幅壁画,令联通河北分公司的大厅蓬荜生辉。

买卖变赠与,天价壁画引发河北画家维权第一案

完成壁画创作后,吉瑞森长长舒了一口气,这幅壁画是他创作的最大的壁画,也是一幅呕心沥血之作,前后投入了几个月时间和几十万元的资金,现在终于展示在世人面前,并且成为石家庄市壁画作品中的一幅精品之作,吉瑞森为此感到欣慰不已。

此后,吉瑞森又投入到他的艺术创作之中。因为按照当时的口头约定,联通河北分公司应该在2004年8月交付壁画之后的6个月内支付画款,所以他安心等待着对方将画款送上门来。

但是,几个月过去了,2005年的春节很快来临。按照山东人的习俗,春节前要清理欠款。吉瑞森见联通河北分公司没有消息,只好直接去找杨先生,没想到,吉瑞森却得到了杨先生早已调往外省任职的消息。

既然杨先生调往外地,肯定把壁画的事情交代给了现任领导。吉瑞森连忙找到联通河北分公司领导催要画款,但现任领导表示对此事并不了解,让吉瑞森回家等待消息,他们答应尽快回话。

此后一段时间,吉瑞森仍然没有得到联通河北分公司的回话,只好再次找上门去讨要画款。但此时,吉瑞森没想到对方突然说:“我们调查了,这幅画是你赠送给我们公司的,不是卖给我们的。要是卖给我们,一定会有买卖合同,要不你拿来买卖合同吧!”

一句话把吉瑞森给说蒙了。画画这么多年,吉瑞森也销售过很多画作,从来都是按照书画市场口头约定价格后交画付款的老规矩,现在联通公司突然问他要合同,他去哪里找合同埃吉瑞森连连叫苦。

回家后,吉瑞森连忙找来懂法律的朋友咨询。朋友告诉他,按照法律规定,这种书画交易应该属于承揽合同关系而不是赠与关系,建议吉瑞森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但是,吉瑞森觉得,为了一幅画去打官司有损自己的著名画家形象,只要对方适当拿出一点钱来给自己,哪怕是先把自己前期投入的钱给自己,这个官司就不打了。所以,吉瑞森再次找联通河北分公司协商,但是,对方还是回绝了他,坚持认为吉瑞森的壁画是赠与联通河北分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