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欲壑难填
10499000000018

第18章 雇亲杀妻,爱恨情仇酿血案(1)

2006年5月22日上午,北京市某国家机关家属楼内出现血腥一幕:国家某局老干部处党支部书记武大江的妻子马芳和妻弟马兵被杀死在家中。经过警方艰苦侦破,2006年6月16日,杀人嫌疑犯刘明、齐良在河北省南皮县抓获。令人吃惊的是,刘明竟然是两位被害人的亲堂弟,他杀人是受雇于被害人马芳的丈夫武大江,而武大江之所以雇凶杀妻,是因为他与刘明三姐刘小凤的婚外情被马芳发现。而刘明之所以受雇杀人,是因为他受到马芳的打骂。

这是一桩掺杂着几个亲人爱恨情仇的血案。2007年12月24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武大江和刘明死刑。

最佳组合,爽快妻子寡言老公

现年50岁的马芳出生在北京一个工人家庭。18岁时,她在父亲的张罗下成为一家军工被服厂的职工。尽管马芳只是一名普通工人,但因为天生丽质又冰雪聪明,她的心气极高,对于厂里职工给她介绍的对象一概回绝。她希望找个军官或者机关干部托付终身。更为重要的是,马芳知道自己性格刚强直率爽快能干,希望找个能够容忍自己性格的好脾气丈夫。

1982年,经朋友介绍,马芳认识了刚从部队复员,被安排在国家某局机关工作的小伙子武大江。武大江也是北京人,形象不错,性格看起来也内向稳重。这些条件正好符合马芳的要求,而武大江也喜欢马芳的爽快利索。

1983年,马芳武大江喜结良缘。两年之后,他们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在婚后漫长的岁月里,马芳一心一意地照顾着家庭、培养着孩子。而武大江在家里几乎是个甩手掌柜,凡事都不用操心。在单位和家里,他给别人的印象总是少言寡语但却有很多蔫主意。慢慢地,性格刚硬的马芳逐渐成为这个家里说一不二的“一把手”,掌握着财政大权和一切家庭事务的决策权。武大江也从不和妻子“争权”,一切听从她的安排。熟悉他们的人都说:这一对夫妻真是珠联璧合的最佳组合。

在40岁之前,马芳一心指望武大江在单位好好表现,将来混个领导干部当当,全家也就可以跟着他过上好日子,所以她承担了几乎全部的家务。谁料,丈夫在单位里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干部,而且还在老干部处工作,直到45岁才混上个副处级,每天干的工作不是去医院看望生病的老干部,就是到八宝山为去世的人张罗追悼会。虽然最后他当上了老干处党支部的书记,但这也只是虚职,还增加了通知开会、收党费等事务性的工作。在马芳眼里,丈夫不仅自己活得窝囊,还对这个家庭一点贡献也没有。

面对不思上进的丈夫,马芳内心里很有怨气,只要不如意都要吼丈夫几句。性格懦弱的武大江只能自我安慰:妻子独自支撑这个家不容易,发点脾气是应该的。他总以为时间会解决一切,妻子的脾气会慢慢好起来的。

时间很快到了1998年,提前退休的马芳不甘于平淡生活,她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又借了一些钱在北京西三环沙窝桥附近开了一家餐厅和一家日用品商店。因为人手不够,马芳就请来自己的堂弟刘明、堂妹刘小凤来帮忙。因为他们的到来,原本就压抑不堪的屋檐下开始暗流奔涌……

恶战升级,从不伦之恋中寻找慰藉

马芳的父亲和刘明、刘小凤的爸爸是亲兄弟,刘明的爸爸在8岁时过继到河北的舅舅家,之后随舅舅改姓刘,所以马芳是刘明、刘小凤血缘最近的堂姐。作为堂姐当然要关照在农村的小堂弟,所以马芳就把当时只有27岁的刘明叫到北京在自己的饭店工作。

而对于堂妹刘小凤,马芳更是给予更多的关照。因为刘小凤老家在农村,长大后来北京投奔马芳,马芳帮助刘小凤找了一份工作,后来,又托人给她介绍了一个北京丈夫。一个农村人能够嫁到北京来,刘小凤已经很知足了。所以刘小凤一直对马芳这个热心的堂姐充满感激,加上堂姐答应给她比别人更高的工资,所以刘小凤也爽快地来到马芳的饭店打工。

一帮感恩戴德的亲戚们绝没想到,来到马芳的饭店打工,还要忍受她无来由的坏脾气。马芳是个热心人,但在她看来,给堂弟堂妹一份工作,已经是很对得起他们了;再加上彼此是至亲,多说几句,相信他们也能体谅。所以她在店里对刘明和刘小凤反倒没有对其他员工那么客气。

首先受到马芳斥责的是堂弟刘明,他来北京的本意是想在大城市见见世面,赚些大钱。刘明来到马芳的饭店后,马芳很相信他,把每天买菜的差使交给了他。可干这个活,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骑车赶往几十公里以外的批发市常天气好的时候还罢,一旦刮风下雨,在暖和的被窝里哪里起得了床。由于睡过了头,刘明经常耽误厨房里的准备时间,让食客怨声载道。马芳是个很仔细的人,买菜的一分一厘她都要求刘明严格记账。可大大咧咧的刘明却经常说不出菜钱的去向。每逢这时,火爆脾气的马芳总忍不住骂他一顿。后来,她干脆取消了刘明买菜的资格,让他在厨房做小工,择菜洗碗,端盘子扫地。

1999年冬日的一天,刘明又往大厅送菜。他没有受过严格培训,在送一盆汤时,一不小心,留着又长又脏指甲的大拇指就伸到了汤里。这一幕刚好被那桌客人看到,他们当即拒收,还找到马芳理论。马芳只好给客人赔笑脸,打折了事。客人走后,马芳怒气冲冲地来到厨房,找到刘明就是一顿骂,刘明刚回一句嘴,正在气头上的她居然将那盆汤连汤带碗砸到了刘明身上。刘明气愤不已,当即就提出要回老家,还是同在饭店打工的姐姐刘小凤劝住了他。此后,他虽然还在饭店干,却对马芳这个堂姐积蓄了满腹的怨气。

马芳虽然是个脾气火暴的人,但对比她小两岁的弟弟马军却是百依百顺,关爱有加。马军下岗后就一直在社会上混,还在外面包了个情人,情人给他生了个儿子,已经10多岁了。这一切,马芳都知情,却始终站在弟弟一边,还经常资助他。马军的妻子虽对他在外包情人有气,但也只好忍气吞声地帮他养着这个私生子。为此,马军的妻子经常跟武大江诉苦,武大江在精神上安慰这位弟妹的同时,也顺便在肉体上安慰了弟妹。

2000年3月的一天,马军带着情人和情人的妹妹来马芳的饭馆吃饭。马军从来没有正眼瞧过乡下的堂弟刘明,而刘明也很讨厌这个风流胡来的堂哥。所以他跟马军情人的妹妹开一些露骨的荤笑话。情人的妹妹很不高兴,就告诉马军。马军一听怒不可遏,立马把刘明臭骂了一顿。两人当即在饭店大打出手,马军受了点轻伤。这下,马芳不依了,立即赶刘明回老家。刘明要拿了工钱再走,正在气头上的马芳也不给,堂姐弟正式翻了脸。事后,刘明找到姐夫武大江诉苦,武大江也无计可施,偷偷拿了些钱给刘明。从此,刘明和马芳他们断绝了来往,倒是跟武大江走得越来越近。

而来到马芳店里打工的刘小凤也没好到哪里去。刘小凤自从嫁到北京后,一直在外打工,生活过得很是困顿。马芳让刘小凤到自己饭店打工,本来也是出于好意,还给她开出了高于其他人的工钱。但是,正因为这样,自认为对堂妹有恩的马芳说话直爽,有时候明明不是刘小凤的错,也不问青红皂白地斥责刘小凤,让刘小凤受了不少委屈。武大江经常到店里去,看到刘小凤被责骂,很是怜惜,私底下千方百计地帮助堂妹。

刘小凤只有30岁出头,在武大江眼里,刘小凤比马芳凭增几分我见犹怜的女人味。而在刘小凤眼里,姐夫武大江宽厚仁和,处处帮助自己,她从心底里感激这位好心的姐夫。有时候武大江来饭店里,跟刘小凤偷偷摸摸地眉来眼去甚至动手动脚搞一些亲昵动作,也让马芳看在眼里气在心头。她拿丈夫没办法,只好把气撒在堂妹身上。

2000年5月21日,刘小凤在厨房洗碗时不小心打破了几个盘子,马芳听到响动,连声抱怨起来。刘小凤当即把围裙一解,哭着回家不干了。

眼看马芳赶走了堂弟,现在又骂走了堂妹,武大江觉得妻子的做法实在不妥,就劝了马芳几句,没想到被正在气头上的马芳臭骂一顿。其实,武大江与表妹经常眉来眼去早已被妻子看在眼里,她早已看不上的窝囊丈夫竟然如此花心,所以气不打一处来。两人正在争执时,马兵正巧进门,在劝架时在武大江脸上打了一拳,武大江的眼眶顿时被打青了。马兵之所以要打武大江,是因为他发现武大江经常跟自己的妻子眉来眼去,他怀疑姐夫泡了自己的老婆,但却没有拿到证据,所以向着自己的姐姐。事实上,马兵的怀疑并没有错,武大江连自己的弟妹也睡了。

这下,武大江也气愤地离家出走了。可他无处可去也没脸见人,只好电话约出刘小凤诉说委屈。两人在一家茶馆碰面后,当刘小凤听说武大江是因为替自己说话而遭到打骂,她满腔内疚,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抚摸武大江青紫的眼眶。武大江一把抓住她的手,两个人禁不住抱头痛哭起来。当天晚上,武大江破天荒地没有回家,跟刘小凤在宾馆开房同居。

就这样,马芳多年苦心经营起来的小家开始摇摇欲坠了。此后,刘小凤再没有进过堂姐的饭店,而武大江与刘小凤的关系也半公开了,只要在家里受了委屈,扭头就去找小姨妹诉说。因为只有刘小凤那里,他才能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柔情。

对于丈夫的出轨,一向自尊的马芳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她找到武大江就是一顿连踢带打,逼着武大江承认错误,立马断绝跟刘小凤的一切联系,可没想到,武大江鬼迷心窍,怎么也不肯跟刘小凤分手。

为了这份婚外情,刘小凤竟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家,在丰台区长辛店附近租房居住,靠给饭馆打工度日,心甘情愿地充当了堂姐夫武大江的情妇。此后,虽然马芳坚决不跟丈夫离婚,也到武大江的单位闹过,但她却无法阻止丈夫出轨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