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官职,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官。事实上,这是日本武将所能达到的终极境界。纵观当时日本前200多年的历史,这个官职一共只出现过两次,源义仲这次,是第三次。
后来,源赖朝以及日本历届幕府将军,在就职前都要先当上“征夷大将军”,这就像评教授一定要有博士学位一样,成了个不可缺少的硬件。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要怎么烧呢?没多久,源大将军便知道了答案。
因为远在镰仓的堂兄,已经为他备好了一份大礼。
4.最后的障碍
这份礼物,是两支军队。
就在京都这边敲锣打鼓唱大戏的时候,在遥远的关东,一双狼一样的眼睛正冷冷地注视着京城发生的一切。
那眼神,仿佛他的猎物已经唾手可得。
是时候了,亲爱的堂弟,哥哥我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
不过,在最后动手之前,他还必须解决一个最后的障碍——上总广常。
这是源赖朝的恩人。在源赖朝兵败石桥山后,最穷困潦倒、最狼狈不堪的时候,上总广常带了两万人前来投奔。可以说,没有上总广常就没有今天的源赖朝。
可现在的问题是:目前所有希望关东独立建国的武士中,上总广常是意志最坚定的一个,他对源赖朝的忠诚也是基于共同实现关东独立这个大前提的。
而源赖朝的梦想,是得到全日本。
于是乎我们的源同学就得到了这样一个悖论:要得到全日本,就要借助朝廷的力量,要借助朝廷的力量,就至少要在形式上臣服于朝廷。
而要臣服于朝廷,上总广常的态度是——除非我死了。
“那么就只好委屈您了。”这是源赖朝的心声,也是他的计划。
当然这件事具体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第一,上总广常是他的恩人,这一点关东人都知道。杀恩人,名声不好听。第二,就算豁出去不要脸,立志做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可人家一没犯错,二没谋反,凭哪条杀呢?(显然,比起42年前的南宋秦桧,源赖朝的厚黑学还不过关。)
那么,就此收手吗?笑话,迎难而上是源同学的最大优点,这点小事岂足挂齿?
于是1183年冬的某一天,另一位重量级家臣邀上总广常去家里玩。应酬嘛,呵呵,大人物谁能没点应酬,上总大人欣然前往。
酒过三巡,两人开始下棋。那是一种叫做“双六”的古代游戏,镰仓时代曾风靡日本上层社会,知名度类似今天的“斗地主”。
下着下着,主人的手不声不响地背到了身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抽出一把短刀。待上总广常回过神来,刀已经刺进了胸膛。
“你!……”
可怜上总大人也许临死也没弄明白,我不就是毁两把棋吗,你至于这么玩命吗?
抽出短刀,抹去脸上的血迹,梶原景时笑了,可以去向主君复命了。
没错,执行这一秘密任务的,正是源赖朝的另一个恩人——梶原景时。
凭着当年山洞里的救命之恩,梶原景时在源赖朝那里得到了一张不限金额、不限时间、永远不会刷爆的“无限卡”。1182年,平氏将败还没败之时,此人便离开平氏阵营,跑到镰仓这边来刷卡了。
其实只要不是和他的大政方针有根本上的冲突,源赖朝对于于他有恩的人还是很厚道的。加之梶原景时也确实有几分才华,所以他一到镰仓,就被任命为幕府侍所所司。侍所是幕府的最高武官衙门,管理所有武士。而所司则是衙门里的二把手,侍所所司大约就相当于军委副主席。
也就是说,梶原景时一到镰仓,就当上了军委副主席。
在梶原副主席的全力配合下,最后的障碍业已扫平,关东之狼露出了锋利的牙齿。
5.陨落
1184年1月20日,源义仲就任征夷大将军后第10天,两支庞大的队伍出现在了京都郊外。
两军主帅分别是源赖朝的两个弟弟——六弟源范赖、九弟源义经。
源义经,大家已经认识了。而源范赖,他的前半生是个谜。
史书对他幼年到青年阶段记载甚少,他虽也是源赖朝的同父异母弟弟,但大家都不知他的生母是谁,有人说是妓女,有人说是武士家的女儿,但都没有证据。他到底是何时投奔源赖朝的?这个大家也不太清楚。大家知道的只有一点:他是源赖朝的弟弟。
谜一样的源范赖,率大军三万,于1184年1月20日抵达京都东部的濑田城(今滋贺县大津市)。同一天,源义经率两万五千大军抵达京都南部的宇治城(今京都府宇治市)。
镰仓方面兵分两路进攻,兵力总计55000人。
那么源义仲呢?
水岛一战,他的兵力损失过半。回京的路上,又跑了大半。关押了法皇和天皇,封官风波丑态百出,又失了不少人心。此外,他还有一个宝贝叔叔源行家(此人后面详细介绍),眼看大墙要倒,就提前带了一队人马跑路,剩下的兵力就更少了。
少到什么程度呢?
从北国刚进京时,他的兵力有几万人,而现在,他手里还剩下不到1000人。
面对55000人,他似乎只有三个选择:逃跑、自杀,或迎战。
源义仲是有点骨气的,他选择了迎战。我是一个武士,如果无力回天,战场就是我最后的归宿。
源义仲派出家臣今井兼平,带500人去濑田城迎战源范赖;另外派出300人去宇治城迎战源义经。他自己则带了最后100多人,到牢房外面看住法皇。
宇治城里,有一条河,叫做宇治河,是进京的必经之路。
当源义经赶到河边时,他发现,桥已被拆得无影无踪,对面,敌人已经拉好弓,搭好箭,恭候他多时了。
拆桥?拆得好!
经哥我就喜欢挑战!
宇治河一战,是源义经的处女战,不过这个时年25岁的小伙子一点也没有打怵的意思,面对冰冷湍急的河水,他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平生第一道军事命令:“兄弟们,给我冲!”
当然,只这一句是不够的,所以他又补了第二句:“第一个冲到对岸的,有重赏!”
等的就是这句话!
队伍立刻像打了兴奋剂,扑通扑通,一窝蜂似的连人带马一起往河里跳。
须臾,梶原副主席的儿子梶原景季奋力挤开两边的竞争对手,成功跑在了最前面。眼看就要上岸,忽听身后有人大喊:“景季,你马鞍子松了!”
景季低头一看,净瞎扯,哪松了?随即一拍大腿:“谁他妈骗我?!”
一抬头,佐佐木高纲(佐佐木四兄弟之一,在日本历史上有些小名气)已经抢先冲上了岸,一扬马鞭,得意地高喊:“佐佐木高纲!第一个上岸!”
队伍里人多马多,被箭射中自然难免。
畠山重忠的马被箭射中,便跳到水里游着过河,临上岸前,还从水里捞出个中箭的战友。他先把那人往岸上一推,自己还没来得及上岸,就听那位趴在岸上奄奄一息地叫唤:“大串重亲!第一个游泳上岸的!”
看看,激励教育的成果是多么显著啊!
对方弓箭手虽毫不怠工,但人多的好处之一,就是很难被瞬间歼灭。25000人啊,你300个人就是拿机枪扫射,也得射上一会儿不是?何况是一支一支地射箭。
所以很快,镰仓军便上了岸。而镰仓军的上岸,也便宣告了战斗的结束。
为什么呢?
你想啊,如果你是源义仲这边的士兵,面对两万多敌军,你会怎么办?奋战到死吗?为了谁?为了那个低俗粗鲁的主君吗?
大家出来混,不过是为吃口饭,又不是保家卫国,赢房子赢地的,犯不着把命搭上。所以,看到敌军上岸,大家便自发地统一了观点——跑!
宇治河防线就此攻破。
“下一个目标,营救法皇!救出法皇的有重赏!”源义经显然是个天生的帅才,第一次出征就找到了战争的真谛。
一声令下,大军像一群兴奋的狮子,立即朝法皇住所狂奔。在士兵们眼里,法皇已不再是法皇,而是一块冒着香气的肥肉,谁先抢到他,谁就能美美地饱餐一顿。
听着马蹄声由远及近,源义仲用力握了握武士刀。该来的,到底还是来了。
硬拼是拼不过的,千钧一发之时,一个想法忽然涌上他的心头:我为什么一定要战死?把法皇抢出来,回到北国老家去,以后也许还可以东山再起!
想到这,源义仲立即带人冲进屋内,拽出法皇,飞身上马,带着最后的100多号弟兄往北国老家逃去。
远处,狮子们看到肥肉被抢,这还了得!狮群立即咆哮着向猎物追去,连命令都不用下。
源义仲最后一个梦想也破灭了。法皇很快被饥饿的狮群抢走,身边的士兵也死的死、逃的逃。当他自己奋力杀出重围,摆脱追兵时,身边跟着的只有七个人。
在这七个人中,有一个女人,名字叫做“巴”。她身为当年的“木曾四天王”之一的源义仲养父的女儿,同时也是源义仲的妻子。
日本古代贵族女人的尊称叫“御前”,相当于“小姐、太太”之类的,所以此女又被称为“巴御前”。不过我喜欢叫她巴姑娘。
史书记载,巴姑娘皮肤白皙,一头长发乌黑秀丽,且武艺非凡,堪称日本的花木兰。她与源义仲感情甚好,源义仲行军打仗,她每次都要跟在身边。
看到大势已去,源义仲平生第一次骂了巴姑娘一顿。
源义仲:“你一个女人家,总跟着我干什么!事到如今你赶紧走吧,留在这也是个累赘!”
巴姑娘眼里蓄着泪水:“不,我要跟着你,到死都跟着你!”
源义仲:“我才不跟你一起死!叫人知道我源义仲到死还带着个女人,还不让人笑话死!你赶紧走,别给我添麻烦!”
巴姑娘大哭着离去了。后来她的下落如何就没有史书记载了,传说是有一些,不过不足为信。
因为这件事,我始终觉得源义仲人粗是粗一点,但还不是个坏人,至少他对他的女人是有感情的。
支走了巴姑娘,源义仲策马扬鞭,奔向他的归宿之地——濑田。在那里,还有家臣今井兼平带着500人在抵抗源范赖。
当他赶到濑田时,发现今井兼平正在逃,身后是数不清的追兵,身边还剩下不到50人。
看到这里,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源义经那路人马,蹚过了冰冷刺骨的宇治河(当时是正月,河里的雪才刚化),跑到了法皇住所,与源义仲打了一仗,救出了法皇,而这边源范赖与今井兼平的战斗还没结束?要知道,源范赖比源义经手底下还多出5000兵马,而且他也不用过河。
答案很简单,在与今井兼平开战前,他们队伍自己先掐了一架。
原来按照日本古时候的惯例,打仗时若有哪个武士冲在最前面,回去后主帅会禀明主君(这里是源赖朝),主君会给予其重赏。
宇治河一战,源义经就是这样激励他的部下的。
而这个源范赖,自己也想得这个赏,就和手下士兵争第一。这就引起了士兵们的不满:你一个主帅,打了胜仗回去自有领地分封,和我们争这口粥喝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