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组合可以互补增值,团结就是力量,达到1+1>2的效果,这就是强强联合的核心思想。
在成功抵御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之后,1998年,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重点推动高科技和高增值产业的发展,以带领香港走出经济困局。把香港建设成为“国际中医药中心”(“中药港”)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当今全球每年中草药产品及健康食品的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且正以年均高达两位数的速度迅猛增长。
为成为“国际中医药中心”,香港特区政府已制定出一项庞大的10年发展计划。1999年7月,香港特区政府制定的《中医药条例》获得香港立法会通过。从此,香港所有中医师必须注册,而批发及零售中药材也需领有牌照。随后,香港政府根据《中医药条例》成立了中医药管理委员会,制定附属条例,使中医注册工作可以顺利展开。
2001年5月,香港中药研究院成立。研究院计划分阶段支持中药的标准化和认证、产品研发……安全评估和药品成效临床科学研究,确保产品品质和成效,提高中药在国际上的认可性。
与内地和台湾相比,香港在中医药方面的基础薄弱,起步也比较晚。
内地的中医药发展虽然十分成熟,却主要局限于国内市场,没有走向海外,发扬光大。
而香港背靠内地,可以借助内地丰富的人才、科研、经验、原材料、产品等资源,成为引领内地中医药走向世界舞台的跳板。
此前,新世界发展也在国内进行了多项与中药有关的巨额投资。李嘉诚与同仁堂的合作……正是这种发展思路的典范之作,被看重“国际中医药中心”的人士寄予了很高期望。
作为有300年历史的同仁堂集团,如今拥有总资产28.8亿元,每年生产中成药1万多吨……
已取得生产批准文号的中成药品种近千个,常年生产的品种四百多个,并能生产24个剂型产品。同时经营各种中药材、中药饮片三千余种,还拥有药用动物养殖厂……每年向生产企业提供纯种乌鸡和优质鹿茸。在同仁堂的产品中,安宫牛黄龙、牛黄清心丸……乌鸡白凤丸、大活络丹、国公酒占据着同类市场的大半个江山,每年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高达上亿元。
对于李嘉诚与同仁堂的合资,相信没有“国际中医药中心”这个背景……单是“同仁堂”这个金字招牌,以及净资产溢价1.5倍的价格,已经对李嘉诚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无论如何,双方都是重量级的人马,这是一次“门当户对”的婚姻。
新公司成立后,将全面介入同仁堂的所有实体项目,从药品制造、药材生产,直到在国内外开设零售药店,只要项目有良好前景,投资公司都将给予积极的支持。
据统计,近年来中国医药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医药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6%以上,比世界药品市场年均增长高出12个百分点,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主要制药国近30年来年均增长13.
8%的水平,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
据参加第四届亚太地区医药产业圆桌会议的亚太地区医药企业负责人和医药专家们预计……到2005年,中国的医药市场年收入达140亿美元,到2010年将达到240亿美元,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之后的世界第5大医药市场。
有分析表明,中国正步入老年社会,平均寿命有望升至70岁;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购买力也将越来越大;这些因素将使中国医药市场年收入保持较高增长度。
同时,由于中医药的作用机理无法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解释,因此,这一直是阻碍我国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道难题。多年以来,国内的中药出口基本以中药材为主,中成药仅占我国出口额的20%~30%。而日本、韩国则凭借发达的中药产业及其技术开发优势,通过对由中国进口的中药材原料进行深加工后,垄断了90%的国际植物药材市场份额。
而中国的中药出口额仅占世界草药市场(不含中国内地中药市场)的3%。国内的中药多是以健康食品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既拿不到OTC的牌,也无法获得处方药的证书。像三九胃泰等国内知名中药产品,都是贴着“健康食品”的标签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
中国医药行业也带着严重的“内伤”。我国医药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约4000家……其中大型企业仅占一成二,一般销售额都只在10亿~20亿元,全国医药前10强只占国内市场25%的份额,还没有一家医药企业的年销售额达到100亿元。全行业利润总和还不及国外一家大型制药集团的利润额。由此可见,多年来形成的医药行业“散小乱”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企业规模效益差,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医药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扩大医药行业的资产规模,提高国内市场的集中度,成为中国医药行业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
而李嘉诚迈入“大宅门”同仁堂,就成为一个极其自然的选择。一个是创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闻名遐迩的中药老字号,一个是财大气粗的香港首富,这桩“门当户对”的医药“联姻”自然成为2004年中国医药行业整个重组并购事件中的一大亮点,让业内人士,尤其是中医药界人士无不为此感到精神大振。
同仁堂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这是同仁堂近几年“收到”的最大一笔投资。这笔资金的到来无疑将给同仁堂注入新鲜的血液,成为同仁堂事业发展的强劲助推器。
同仁堂这家百年老店经过三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拥有两家上市公司、海内外三百余家分店和店中店的大型企业集团。这家多年蝉联国内中药行业50强榜首的老企业,其总资产已达28.8亿元。牛黄清心丸、乌鸡白凤丸、大活络丹等同仁堂产品已瓜分了国内同类市场的大半江山。与此同时,同仁堂正凭借着它的金字招牌,积极向海外扩张。
同仁堂的目标是在6年内,将国内的三百多家零售药店扩展至900家,5年内,把目前的十多家海外零售药店增加到100家,使同仁堂成为国际知名中医药企业,并把国内发展成熟的中医药推向国际医药市场。这与李嘉诚打造香港“国际中医药中心”的初衷不谋而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任德权说:“中西方文化在这里(香港)和谐交融,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香港的特殊地位决定了香港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中必然具有特殊的地位,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同仁堂与李嘉诚的和记黄埔结合,无疑实现了内地与香港中医药的优势互补。
同仁堂也将凭借自身在产品、技术及人才等方面的资源,背靠李嘉诚这棵有着丰富的国际市场销售经验及雄厚实力的大树,加快向海外扩张的步伐,以香港为跳板,引领中国的中医药走向国际舞台。
市场经济的法则是:“赚钱的并不是真正的成功,双方都满意才叫成功。”也就是说,两个市场主体的共赢,才是胜算,以期达到优势互补,借力共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