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美学其实很好玩
1049100000031

第31章 应用美学的秘密 (4)

这样的例子我们还能在慢镜头中看到。《黑客帝国》中男主角躲避子弹时,虽然镜头本身在运动,但仍然利用了男主角风衣和子弹的运动线条来强调动感,让画面变得更为精美。

确保镜头美感的分镜头草图

在国外的电影运作体制中,绘制分镜头草图是电影拍摄的一个环节。由于导演所监管的范围非常宽,真正掌握镜头构图的不是导演,而是摄影师。如果摄影师无法领会导演的意图,所拍摄出来的电影很可能无法达到导演的期望。在胶片昂贵的时代,西方电影人就发明了利用分镜头草图来确定拍摄镜头风格的方法。

分镜头草图是电影美术师根据剧本所绘制的未来影片画面结构的草图。接触过广告拍摄的人就知道,在拍摄之前,广告制造商先要绘制广告的分镜头草图来阐述广告拍摄的理念、手法,一旦通过后,广告拍摄就会按照分镜头的指示进行。这一方法让摄影师明确了镜头的风格,更能拍摄出符合导演审美意图的镜头来。甚至有些电影拍摄的镜头跟分镜头草图的布局几乎一模一样。

《乱世佳人》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但在拍摄的过程中先后换了5位导演,可观众很难看出电影中有风格的差异。这种统一性,归功于该片的美术部门,该部门的成员在开拍前就绘制了1500张分镜头草图,以供导演、摄影师使用,从而保证了影片风格的一致性。

电影可以没有音效吗

好的音效对电影有不可忽视的诠释、导引、融入功效,蹩脚的音效则很难让观众融入。所以在有声电影发明之初,卓别林等电影导演仍然倾向于拍摄默片,就是不想让蹩脚的声音影响了情节的表述和情绪的表达。实际上音效的使用远在戏剧中就已经出现,为了表现风暴雷雨等场景,音效师会在后台制造声响。而默片时代,也会通过现场的音乐演奏来吸引观众。

虽然我们很容易忽略音效在电影中的作用,可真正成功的影片,必须有完美的音效。我们在《魔戒》、《角斗士》、《黑客帝国》、《拯救大兵瑞恩》、《侏罗纪公园》、《终结者》、《拆弹部队》等影片中,都能感受完美的视听效果,所以它们都获得了奥斯卡音效大奖。

不可缺少的音效制作

在电影中,声音的元素包括了三个部分:一是对白,二是音乐,三是音效。音效是除开对白和音乐之外的其他声音元素,而将对白、音乐和音效组合起来的混音过程,也是音效制作的一个部分。所以奥斯卡音效奖项分成了两个,一个是音效制作过程的成就,一个是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整体音响效果。

在电影中,影片会呈现出怎样的声音效果,除了跟导演的意愿有关,还跟声音设计师的设计有关。声音设计师是对影片中各种声音进行总体设计的专业人员,他需要构思、策划影片中如何使用声音,以此来更好地表达影片的内容、风格和情绪,并且要负责整体声音的录制、编辑和合成的监督工作。不同电影根据表现内容需要不同的声音风格。《拆弹部队》要反映真实的伊拉克战场,所以就制造了最真实的音效,完全以音效的表现力来征服评委。《阿凡达》所展现的是异星球的瑰丽华章,所以用极大的声音场景制造了史诗般洪大的音效,整体音响是音乐与环绕音的完美混响。

有趣的音效制作

和拍摄DV不同,电影中的声音和画面的录制不是同步的。现场录音师所录制的声音通常只有对白,其余的声音就需要依靠音效师的创作。

音效制作中最有意思的莫过于拟音的过程。在有声电影的初期出现了一位先锋派的音效大师——杰克·弗雷。当时电影中的声音只有对白,为了模拟真实的声音环境,弗雷制造了一个拟音室,在这里有各种道具,用来制造电影中可能出现的大部分声音。雷电、风雨、脚步、刀枪、衣物等发出的各种声音都可以在这里模拟出现。拟音的工作,就是一边看着画面,一边拿出各种道具在麦克风前制造接近的声响。看音效师的工作,就仿佛在看一场有趣的表演。

有些声音可能是在拟音室无法获得的,如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真实的声音。为了获得最佳的视听效果,音效录制师需要去采集动物真实的吼叫,去真实的自然中收集声音元素。音效录制师可能会在一个环境中的不同位置摆放多个麦克风,以获得多方位的声音元素,为制造多种音效和环绕音效作准备。他们也可能去采集一些特殊的声音元素,用来制造现实中没有的声音。如《星球大战》中激光炮的声音,就是音效录制师用铁锤敲打无线塔上电线的声音而获得的。

最佳的音效编辑

被录制好的声音并不会被直接使用,它们会由音效编辑在电脑上进行加工,以形成最符合电影需要的声音。如一个人遭到枪击的声音,通常取自子弹射入猪的尸体时所发出的声音,但这个声音可能与观众所期望的声音效果不符,音效编辑就会在这个声音中同步加入西瓜被凿的声音,以获得子弹射入人体时黏而淤积的声音效果。所以电影中的声音可能并非真实的声音效果,它所要达到的,是声音表现出来的感觉对观众的感官刺激性。

当所需要的声音元素都被制作出来之后,音效师就要对其进行混音。混音的过程非常考究,哪些声音要高一些,哪些声音要低一些,怎样的混音效果更能推动画面的情节,怎样的音响更能吸引观众。经过混合的对白、音乐、音效还要拿到模拟电影院嘈杂环境的混音室中进行细致的微调,务必使画面和声音达到最佳的融合效果。

怎样让演员更接近剧中的人物

周润发以黑道英雄“小马哥”的角色起家,到了《秋天的童话》,他已经能将重情的市井小人物自尊又自卑的内心刻画得入木三分,在《纵横四海》中他是玩世不恭的盗贼,在《卧虎藏龙》中则变身为在世俗与情爱中挣扎的道家侠客,在《孔子》中他又扮演了内心压抑的孔子。即使身为王者,他还可以在《安娜与国王》中做一个宽容、浪漫又儒雅的国王,也可以在《让子弹飞》中扮演一方恶霸。

当我们在欣赏演员酣畅淋漓的表演时,我们也会寻思,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阅历揭开演技

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演技派演员大多不年轻,或者说他们的从影时间都不短。他们有表演经验的积累,但更重要的是生活阅历的增加,使他们更懂得发掘自我的潜力。

每个人的自我都可能呈现出多面的状态,我们在身处社会交际和在家中的状态不同,对待朋友和敌人的状态不同,地位和名望发生变化后的状态不同,甚至在不同情绪下也会有状态不同。每个人都有多面的性格,这也是让我们理解他人行为与心态的重要依据。年轻人经历的事情较少,当他们无法从自身的经验中找到与剧中人物相匹配的情感时,就难以把握这个人物,使出演的角色变成没有灵魂的躯壳。而阅历丰富的人,就能从生活体验中找到与剧中人物相匹配的一些细微情感,他们能将其有效放大,自然演得更为神似。

张曼玉刚出道时,就是一个缺乏内心体验的花瓶,她那些傻乎乎的貌似可爱的表演,在今天看来十分可笑。但随着阅历的增加,她越来越能把握人物的内心,她可以时而泼辣性感,时而温婉贤淑,举手投足间尽显女性之美,成为最负盛名的华人女星之一。

行动的力量

演员要想在镜头前变成剧中人物,就要通过一系列符合剧中人物的心理行动、形体行动和语言行动来表现,可以说行动是演员创造角色的最重要技巧。

电影和戏剧最大的区别,就是戏剧需要排演,而电影则靠演员的临时发挥。导演会在每一场戏的拍摄前给演员讲戏,演员则根据剧本和导演的要求,以及自己对人物和剧情的理解,在镜头前进行行动的表演。优秀的演员能在场记板拍下的瞬间迅速入戏,他会立即用自己在头脑中组织的一些行动来表演。而这些个性化鲜明的行动,也进一步提醒演员,他就是剧中的人物。行动引领着演员进一步入戏,让他从内心到行为都发生变化,接下来的表演更像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利用下意识进行表演所塑造出的人物,比一般排演出来的人物更鲜活,更有生命力。

“装”出来的角色

为演员化装是塑造角色非常重要的环节,外部条件的改变,能让演员的形象最大限度地接近剧中人物。优秀的化装师,能对演员的形象掌控自如,简单的是服饰、发型、妆容的变化,复杂的则可能对肌肉纹理、五官细节等进行改造,不仅能将演员化装成不同的人物,更能做到几十年的年龄跨度。

形象的改变,是直接刺激演员心理变化的重要因素。有了形象的基础,演员就能对所演角色更为自信,能诱发出相应的精神气质来。不过化装师对演员的化装,并非用一个模子去印,而是要考虑演员的自身条件。

化装师在设计化装前,先要了解一个演员的表演特点、言行习惯以及面部肌肉的特征。并考虑演员自身的条件中,哪些与角色的外部形象相近或相符,哪些对角色的形象有害,哪些是角色需要而演员欠缺的。去掉有害的部分,保留相近相符的部分,添加欠缺的部分,这样的化装就能贴切、自然,将演员最大限度地化装成角色了。

电影的主要人物为何比电视剧的少

无论电影还是电视,最核心的人物可能就是1~6个,如果要加上对剧情有推波助澜作用的配角,电视剧的主要人物就可能会大大增加,而电影则仍然保持在较低的数量上。一个讲述足球比赛的故事,可能涉及的人物最少有24个,双方球员加双方教练。如果拍成电影,可以采用双方主力加其副手再加双方教练最少共6人的阵容;而电视剧则可能涉及一半以上的人物。

这种人物数量的设置,使我们有时觉得电影非常精练,电视过于拉杂;但有时又会感觉电影无法表现更丰富的内容,而电视则能完成更完美的刻画。这种差别感,源自影视不同的特性。

制作成本

电影可以拥有比电视剧更多的运作资金,所以电影常常能制作非常宏大的场面,动辄请成百上千甚至过万的群众演员。拥有这样雄厚的资金,为何剧中的主要人物却不多呢?

其实电影的制作比电视剧更耗费成本。从工具上讲,电影拍摄所使用的机器并非普通人可以买得起的,而电视剧所用的器材便宜很多,这就使一些小成本电影在拍摄时,不得不去租借拍摄器材。电影拍摄还需要耗费大量的胶片,而电视剧的磁带则可以反复使用。胶片的成本较高,现在的数字拍摄器材还较难达到胶片的水准,虽然可以使电视的质量获得改善,但对于需要在大银幕上放映的电影来说,却还不足以替换。如果还要加上特技,其开支就更大了。电影拍摄的时间通常很长,从半年到几年不等。其间剧组的开销用度,全部要从成本中开支,另外演员的开支也是不小的数目,如果请了大牌演员,还要支付高额的片酬。

为了让资金得到有效利用,资金较少的电影就只能减少主要演员人数。而电视剧原本资金就少,所以他们更倾向于有效利用所请到的每一个演员。电影还存在长时间的拍摄容易导致人员变数大的问题,所以电影不得不减少主要人物的数量。像王家卫这种一拍就是两三年的导演,势必要将演员的人数减到最低,而电视剧则没有这样的困扰。

播放时间

电影的时间局限,也是导致主要人物较少的原因。电影播放的时间通常在一小时到三小时之间,要在这样短的时间中完整地展现一个人物本来就不容易了,如果再要多增加人物,那只能是可以帮助展现这个主要人物的角色。这样的辅助人物数量,用一两个就足够了。

如果要同步展现多个人物,电影就实在有些捉襟见肘了。所以一个群体的戏,电影只会从中选择几个主要人物来进行展现,其他人只能作为陪衬,都可以归入跑龙套的了。像《20、30、40》这样平均展现三个人物的电影也有,但这样的电影对人物的刻画能力就弱了很多,三个人物也是这种方式的极限。

电视剧则不同,它少则三集,多则几十、上百集,有足够长的时间来一一展开剧情。一集没有交代清楚的人物,可以留待下一集交代。出场的每一个人物,都可以有足够多的表现机会,甚至可以随着剧情的变化,不断补充全新的人物。特别是美剧这种按周拍摄的电视剧,完全不受拍摄时间的局限,人员如果发生变动,立刻可以让编剧修改剧本,对剧中人物进行增删。随着剧情的推进,在剧中出现过的较为重要的人物就会越来越多。《疯狂主妇》就是很好的例子,除了四个女主角雷打不“换”之外,其他的配角都有可能消失,而几乎每一季都会有全新的人物出场。

观众接受度

观众对片中人物的接受程度,也是电影电视剧对人物数量取舍的关键。电影播放的时间毕竟过短,要想让观众在短短的时间内记住片中人物,是一件很难的事。很多电影在播放完之后,观众甚至不记得片中主角的名字,只会用男主角、女主角、教练、父亲、姐姐等代表身份的词来代替。所以,要让电影人物在观众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必须减少人物的数量,以给观众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认识和理解主角。

电视剧则不用急着让观众对它所要介绍的所有人物都印象深刻,它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培养观众和剧中人物的感情。观众可以持续性地品味剧中人物,当感觉腻味了,就换一个人物来品味。对于集数多的电视剧,反而需要更多的人物来充实剧情,时时给观众以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