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美学其实很好玩
1049100000016

第16章 美感力大作战 (2)

利用名画来提升美感力的方法也并非人人都适用,有的人不喜欢这些东西,再加上还要读书,那就更觉得乏味了。如果把提升美感力当成了一项痛苦的任务,就会使美感力提升的过程艰难而缓慢。所以我们应该寻找一些让自己感兴趣的提升方法,让自己快乐地获得美感力。生活中有很多制造美的技艺,选择一样自己感兴趣的生活美艺,也同样能起到提升美感力的作用。

插花能增加空间美感力

很多人喜欢在家中摆放花,不过通常都是将买回来的花根据花瓶大小,稍微处理一下就插了起来,殊不知插花可是一项能提升空间美感力的生活美艺。

花草是具有空间感的物品,插花前就需要我们进行布局的思考:是将所有的花都插在花瓶里漂亮,还是将不同的花草组合起来漂亮,或者单插一枝花才是最美的??插花时还需要考虑:什么花作为主花,什么花作为辅花;什么花在前,什么花在后;整个插花应该有多高、多大;插花的颜色应该如何搭配??插花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进行空间布局的训练。

插花不仅要自身看起来美,还要讲究怎样将它们与家中环境相协调。家中的环境并不像酒店一类的大型公共区域,没有足够大的地方来摆放大型的插花,所以就应该根据环境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插花的形态。通常门厅和客厅可以插一些大型的插花,而在饭厅、卧室、书房,则应该选择小一些的插花。这样的搭配训练,能让我们渐渐懂得空间取舍的道理。另外根据时节来制作有主题的插花,则更是有创意的训练了。

对于一户喜欢花的人家,插花几乎每周都可以进行。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相关的插花练习。不过只是自己练习并不能使插花技艺得到有效提高,最好能参加相关的课程,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

刺绣能提高平面构图能力

刺绣是一种平面的艺术,能提升我们的平面构图美感力。这在古代是每个女儿家必须学习的技艺,现在虽然不是人人必会刺绣,但十字绣却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美艺。

十字绣的流行源自它的简单,只要根据图纸中的点阵图,就可以绣出漂亮的图案来。十字绣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有的十字绣图案非常精美,有的却不尽如人意。要想获得美感力的提升,只有通过优美的图案,才能在一针一线中获得美感力。要想获得好的十字绣作品,应该首先从十字绣的图案挑选上下工夫。如果没有自己喜欢的十字绣图案,还可以利用电脑将心仪的图案转化为十字绣图案,这样,在消遣时间的过程中会获得更多的收益。

一些十字绣爱好者都是将买回的十字绣图案绣成一幅画,并裱在家中彰显成绩。其实要获得美感力的提升,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大可选择一些小的十字绣图案,将它们绣在衣服上、包上、床上用品上。最好不要选商家已经设计好的十字绣枕套,而是根据需要为自己已有的物品添置绣品,这样才能让自己多动脑,获得更好的平面构图能力。如果有实力,试试传统的刺绣技法,对提升美感力更有助益。

提升传统美感力的茶艺

现在不少城市都有茶艺培训班,虽然是教人怎样泡出好茶,但这个过程也能让人感受到很多传统的美感。虽然我们在茶艺中学的是茶的烹煮手法和茶的品评技巧,但我们能从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静”。

喝茶在中国历来是一个凝神静气的过程,茶的芳香有助于放松紧张的神经。现代人通常都有压力过大的问题,喝茶能让人在品味茶中滋味的同时,使人的压力获得缓慢释放。平时人们喝茶大多是为解渴,很少能细细体味其中的美妙之处,茶艺所要强调的就是在细细感受中排除压力,在茶的帮助下体会置身于物外的轻松与自在。这种自在的精神之美,正是中国人文精神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学习茶艺的过程中,我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传统的装修格局,还是传统的泡茶仪式,或者是对茶中精神的解说,都是在传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感力。这样的机缘也可以使人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使传统美感力获得提升。

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曾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要想拥有一双能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辨别美丑的慧眼,就要尝试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发掘美。每一次的发掘都是一次小小的寻美之旅,并感受到发现美的喜悦,你很快就会获得美感力的提升。

每件事物中都能找到美吗

要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可以尝试去发现身边的美。可身边的物品对我们来说都是习以为常的,很少有能为我们带来惊艳美感的。如果要牵强地说这个事物的某处为美,而我们并没有从中感受到美,这对我们美感力的提升没有任何益处。我们身边是不是真的有美?

事实上,每件事物身上都可能蕴涵着美,只不过它们或隐或显,有时可能要在某些机缘之下才能表现出来。一个玻璃杯可能十分脏,当我们将其洗干净时,水杯在水滴的映衬下,显现出洁净之美来;一只喝光了酒的啤酒瓶可能并不美,可当夕阳的光正好透过它,在地上映现出亮眼光斑时,我们就可能发现啤酒瓶的材质之美。

美随时可能出现在身边最平凡的事物上,只要我们能时刻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就能有所收获。

一花一世界之美

生活中的美常常来自一些细小的事物,如红色的瓢虫趴在绿色的叶片上,一颗水珠发出晶莹的光,一朵小花正在绽放,一团油渍却有蝴蝶一样的花纹。很多人都能看到这些美,只是有些人在意,而有些人不在意。在意的人会欣赏瓢虫在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惊艳,也会为水珠的光芒而欣喜异常,还会驻足观赏小花的绽放姿态,并会对油渍奇迹般的花纹赞叹不已。

这种欣赏的过程,是对细节的仔细揣摩。对细节之美的在意,能让我们发现妙趣横生的美,并让我们养成从细微之处看世界的习惯。

有趣的是,佛陀也曾告诉过我们细节出真知的道理。《华严经》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虽然是说佛土中的花,但从佛陀的拈花微笑中,我们可以知道,这里的一花、一叶更指大千世界的任何细微事物。我们可以走过名山大川来感悟世间变化,也可以通过一花一叶的变化感悟得到。细微之处所包含的是更广阔的美。

在看细微事物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是看,而应该更多地思考。瓢虫在绿叶上的美,是因为一团红色在绿色的补色下变得尤为突出;水珠光的美,是在于如此细小的水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辉煌;一朵小花的盛开,是柔弱的生命绽放绚烂的瞬间;蝴蝶样的油渍,是巧合中的奇迹。这样的思考,不仅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感悟,还能让我们养成为细节而思考的习惯。

内涵之美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更喜欢欣赏形式美,因为它直接,容易理解。但想让自己这种大众的审美情趣有所提升,就应该去关注事物的内涵之美,了解其外貌之下的内容。

有些艺术形式之所以让普通人感到难于理解,其重点就在于它所想表现的,并非形式的美感,而是思想的。如一些泼颜料的画作,并非是随意的泼洒,它想表现的是色彩的组合之美和形式的自由之美。一旦我们了解了其内容的实质,我们就具有了评判这些画作的能力:哪幅画的颜色组合不够好,哪幅画的泼洒对自由的表现力不够,等等。

了解事物的内涵,能让我们发现美的眼睛有更广的视角,令万物之美得到升华。

行为之美

发现美的眼睛,不能被局限在物品之上,人的行为中也有很多表现可以称之为美。曾有一位日本的美学家说,我们去探望一位生病的穷朋友,当他谈到贫穷的女友为他送来了一小盒巧克力表示爱心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是将我们准备好的高档巧克力给他,还是应该另去医院门口购买廉价的花篮?这位美学家指出,人的行为之美,在于能体谅他人的心情。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固然是美的,不越人之美也是一种美的行为。如果我们送高档巧克力,就会将病人女友的巧克力比下去,即使病人仍然觉得女友的情意珍贵,但难免会感觉尴尬。懂得选择让他人获得更多快乐的行为,才是美的行为。懂得对其进行赞誉,就能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他人心底的善美,从而激发我们自身的善美之心。

发现美需要想象力吗

一件事物有它固有的形态,如果我们不经过思维去看它,就只能看到它的形象。我们在上面提到过,形象之美是美的一个部分,如果只看到它就过于狭隘了。如果我们能进行思考,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将眼前的事物与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美感就会大大增加。这种发现美的方法,就叫做想象。

联想能扩大我们发现美的范围

每个人都有想象的能力,能将一件事物与其他的事物相联系。如看到一朵小花,我们可能从它绚烂的颜色中联想到愉快的心情,也可能从它柔弱的外表中看到生命的伟大,也可能勾起对往昔的回忆。一件生活中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在经过强大的想象力处理后,它就可能被赋予美的含义。这让我们不仅能欣赏美的事物的形式,也能欣赏其内涵。

有美学家认为,一个人对一件事物的联想越多,他的想象力就越强,他也越有发现美的能力。为了开发想象力,人们甚至发明出回形针有多少种用法的智力训练题。虽然回形针的用法看起来跟发现美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拥有想象力的人具有比常人更强大的发现力。当人们宣布发现了回形针上千万种的使用方法时,我们会关注到这一小小的平凡物品,这种关注可能让回形针的形状本身也成为一种美的象征。

联想能赋予事物美的意义

如果人们只欣赏单一的形象美,就存在过于直接的问题。虽然容易理解,但也过于单薄,当我们感觉无法从中再次获得美感时,很快就会对其失去兴趣。这容易使人将审美沦为嚼口香糖,吃过就吐,结果就可能导致美感缺乏症的出现。

联想的重要作用就是丰富一件美物的内涵,让它拥有更多更深层次的美感意义。这让我们可以在每一次对美物的品味之中,感到有新意,或者能从中感受到与思想相契合的美来。联想能极大增加一件美物的价值,使其获得更长久的美感生命,我们也可以在这种稳定的审美关系中,获得安稳的审美满足感。

联想制造美

联想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具有推导的能力,从一件事物可以推导出另一件事物。托尔斯泰曾经谈到过他写《安娜·卡列尼娜》的一次联想过程。一天,他坐在书房里看着睡衣上的白丝线花纹,觉得非常漂亮。于是他开始惊叹,人们居然可以想出那么多的花纹、装饰、刺绣。进而他想到女人们是多么喜欢这些事物,如果有一个充满了女红、时装、见解的世界,该让女人们多兴奋。最后他想到如果一个女人失去能接触这些的世界,又该是什么样子。在这样的联想下,托尔斯泰写了一章关于所有女性都离开了安娜后的情景。

其实大部分的艺术都是在这样的联想中获得新生,很多的艺术形式也需要借助联想才能获得理解,如音乐、文学就是需要经过联想将所听所见的事物转化为实在的形象才能获得更大美感的艺术。我们虽然不一定进行艺术的创造活动,但能通过联想,在头脑中构建更美的场景,帮助自己更深入地理解艺术家们的创作。

联想的模式

有时当我们觉得脑袋很僵化的时候,可以做做联想类游戏,让头脑活动一下。我们可以先设定下联想的几种基本逻辑,看看自己能联想到多少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