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培养精英
1047000000048

第48章 世界一流商学院

《华尔街日报》把雇主对商学院毕业生的素质期望进行排列,结果“沟通与人际关系”的能力最为重要,达到88%(88%的雇主认为这项素质“非常重要”);合作能力占第二,为87%;个人的道德和品性居第三,为85%;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占第四,为83%;过去受雇时的成就占第五,为74%;适应企业文化的能力为第六,为73%;领袖的潜力居第七,为72%;战略性思维居第八,为67%。

2005年9月21日,《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一年一度的商学院排名揭晓。这个排名,比起《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排名来,似乎不太为国人所知,但在美国商界和教育界影响甚大,颇能反映国际商学院的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华尔街日报》是在企业界影响最大的媒体。其商学院的排名,也是建立在商学院在企业界的影响之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也有商学院的排名。不过,那个排名,就和其著名的本科大学排名一样,主要是建立在对各校的硬件的调查之上。《华尔街日报》的排名,则更像是“产品验收”。其基本的评定方法是建立在企业界也就是“用人单位”对各商学院毕业生的评价上。比如2005年排名的基础,是该报在2004年12月6日至2005年3月9日期间对3267个雇主进行调查,让后者对4938个商学院进行评价和打分的结果。换句话说,这个排名主要是说明雇人的老板喜欢谁。所以,对那些商学院毕业后要找工作的学生来说,《华尔街日报》的排名要更“实际”一些。另外,《华尔街日报》的排名并非全美排名,而是把各校分成“全国”、“地方”、“国际”三类。其中第二类包括北美,第三类涵盖欧洲,范围都超出美国,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性商学院排名,并且三类中彼此还有所重复,显示了全球化经济对商学院教育评估的影响。

也正因为如此,《华尔街日报》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商学院排名结果大异其趣。比如,在全国性商学院的排名中,《华尔街日报》的顶尖商学院为达特茅斯(Dartmouth College)、密歇根、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这三个学校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上仅排第六、十、十七位。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上前四名的商学院:哈佛、斯坦福、宾夕法尼亚、麻省理工,在《华尔街日报》上分别只排第十四、十五、六、十二位。《华尔街日报》国际商学院的排名,则是以跨国公司招募全球化人才时的评价为准。

结果瑞士的管理发展国际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简写IMD)排名第一,西班牙的ESADE(Escuela Superior de Administracion y Direccion de Empresas)排名第二,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排名第三,墨西哥的IPADE(The Instituto Panamericano de lta Direccion de Empresa)排名第四,素有盛名的伦敦大学(伦敦商学院)排名第五。美国的商学院教育,在培养全球化企业人才中并非处于垄断地位。

这样的结果,鲜明地反映了雇主的用人标准。《华尔街日报》把雇主对商学院毕业生的素质期望进行排列,结果“沟通与人际关系”的能力最为重要,达到88%(88%的雇主认为这项素质“非常重要”);合作能力占第二,为87%;个人的道德和品性居第三,为85%;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占第四,为83%;过去受雇时的成就占第五,为74%;适应企业文化的能力为第六,为73%;领袖的潜力居第七,为72%;战略性思维居第八,为67%。

可见,最重要的素质,是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和道德水准。我们传统上推崇的那种纯技术性的“个人能力”只居其次。也难怪,排在前面的学校,基本都是小学校。因为小学校是个面对面的小社区,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密切,容易培养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当然,学生道德标准高,为人谦和,也是老板喜欢的重要原因。

小学校占优,多少体现了20世纪90年代商学院泡沫破灭后各校在缩小规模上的竞争。现在申请商学院的学生逐年减少,如果商学院不压低录取人数,录取率就上升,学生的竞争性就减低。比如2005年排名第三(2004年排名第二)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商学院,毕业生人数从两年前的将近500下降到大约350,2005年在校的MBA全日制学生人数仅387,业余学生人数为274。排头名的达特茅斯,MBA的学生人数仅503,全为全日制学生。耶鲁商学院排名第五,是另一个为数甚少的只招全日制学生的学校,在学MBA学生人数仅468。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少了,学生的身价也高了。雇主们常常苦于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人。而一些低档学校,放着剩余的师资和设施,舍不得放弃送上门来的学费,结果滥竽充数,排名大跌。比如得克萨斯基督教大学(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的商学院,在地方商学院的排名中从2004年的第六跌至2005年的第十八。雇主抱怨,那里的一流学生可以和一流商学院的毕业生竞争,但中下等级的学生素质太差,学校明显选人不精。

对哈佛等具帝国气派的商学院的毕业生,老板们也颇有微词。比如芝加哥的排名,从2004年的第五跌到2005年的第十三。雇主抱怨其学生量化管理技术非常好,但缺乏一般性经营的经验和能力,华而不实。斯坦福的排名从2004年的第十跌到2005年的第十五,其学生不愿意随着企业迁居,颇让人头痛。最重要的是,这些学校的学生,学术能力、分析能力很高,但是为人太傲慢,自以为出身名门、有资格,自负过高,一见面就给人一种“你欠着他什么”的感觉。他们能谈的,不过就是自己在哈佛这种名校的经验,让人敬而远之,难以合作。不过,这种不可一世的劲头,也有些现实的基础。许多公司跑到这些学校招兵买马,往往空手而归。原因是那里的学生已经另有高就了。

所谓全国性商学院,一般是大企业招兵买马的地方,绝大多数是私立,而且大部分设在东部。6个有商学院的常青藤盟校,都进入了顶尖商学院的排名。到这些学校招人的企业,有25%愿意支付10万美元以上的起薪。可以说,在美国的商学院教育中,这类学校是精英集团,身价最高。

地方性商学院,主要给地方企业提供人才。雇主往往只到一个学校去招聘人才,工资也较低,只有8%的雇主愿意出10万美元以上的起薪。这样的雇主,更强调合作和人际交流能力、道德品格。一句话,人要老实厚道、靠得住。不过,地方商学院的弱点是过于狭隘,不太能适应未来的全球经济。比如在地方商学院中排名第一的珀杜大学(Purdue University)的克兰纳特(Krannert)商学院,在《华尔街日报》的评比中在“学生的国际经验”这一项上得分非常低。为此,该校准备向中国发展,和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结成伙伴关系,改变自己乡巴佬的形象。排名第二的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布罗德(Broad)商学院,有1/3的学生从事生产的经营管理,颇有些“车间主任”的味道。这种单一的训练,使学生非常专业化,但常常“只拉车不看路”,环球经验不足。排名第四的雷鸟(Thunderbird)则集中培养国际经营管理人才,在国际性商学院排名中,居第七位.比麻省理工、哈佛等名校都高。特别是最近创立了特别课程,让阿富汗妇女来接受训练,帮助国家的重建,非常有开创性。可惜在美国的国内人才市场上表现欠佳。许多外国学生的口语表达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事业。

对已经处于全球经济核心的中国来说,最值得注意的,恐怕还是那些国际性商学院。这些学校,主要为跨国公司输送能够适应各种国际环境的人才。所以,国际经验和外语能力就特别重要。排名第一的瑞士的管理发展国际学院,其MBA课程仅一年,但强度极高。学生从早晨8点到下午5点半都在上课,星期六也要上课到中午。学生根本没有工夫欣赏当地的湖光山色。这所设在瑞士的学校,每年只招90个学生,是精英的精英,但只有2%的学生(一到两个)来自瑞士本土。其他学生来自40个国家。这里的每个学生平均能够讲4种语言,几乎所有人都在海外居住或工作过。学生经历丰富,年龄也偏大,平均年龄达31岁。每年都有50家左右的跨国公司到这里求贤。他们普遍盛赞这里的学生成熟、有全球的视野。排名第二的西班牙的ESADE,学生也都是能讲西班牙语和英语。排名第四的伦敦商学院,86%的全日制学生来自英国之外,教授来自23个国家,已经完全是个全球化的大学。相比之下,几个美国名校的商学院,比如麻省理工、哥伦比亚、芝加哥、哈佛、斯坦福在国际性商学院的排名中仅居第八、十三、十六、十七、十八。达特茅斯等则榜上无名。可见能吸引美国大企业的学校,未必有国际感召力。

另外,这次的排名显示了传统的全日制MBA教育的优势。目前除了全日制MBA课程外,有许多非传统的、更为灵活的MBA教育,比如高级经理培训班、半工半读的业余课程及网上课程。但雇主对这些非传统课程普遍表示不满。高级经理培训班,是这三个非传统课程中声誉最好的。因为学生都是高层经营人员,有丰富的实际经验。但问题是,这一课程价格昂贵,是学校的摇钱树。大部分学校不愿意给这些企业领袖打低分,怕得罪了企业,以后人家不来了。这样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品牌都难以维持。许多学生毕业后可能马上要当CEO了,回学校不过是镀层金,浅尝辄止,不像全日制的学生,每天在课程中泡12~16个小时。

所以,有30%的雇主认为高层经理培训班的学生远不如全日制的学生受的训练有效。而34%的雇主,认为半日制的学生明显不如全日制学生,因为那些半工半读的会用心更加不专。至于网上教育,则属于垃圾教育,价值非常有限,有80%的雇主认为其明显低于全日制教育,另有40%的雇主认为其完全无效。因为MBA学生的最主要的素质是与人合作。只有不停地和同学泡、和老师交流,才会懂得如何在工作场所和同事协调。排名第一的达特茅斯,一直坚持单一的全日制MBA教育。该校并非没有打过高级经理培训班的主意。可惜自己所在的地方偏远,如同世外桃源,没有纽约、波士顿的地利之便。但是断了此念,反而使该校教学更加专一。2004年排名第三,2005年第一,也是名副其实。

这一排名的出炉,正好是在MBA教育江河日下之际。2005年美国的全日制MBA的申请人数下降了72%,半日制的申请人数下降了43%,高层经理培训班的申请人数下降了32%。从雇主对毕业生素质的期待上看,与人相处、道德品性这类“非专业”素质,压倒了理财技术这类“专业”素质。另外一个有趣的插曲是,《华尔街日报》曾有报道,跨国公司在中国招兵买马时,比较冷落那些在美国镀过金的“海龟”,反而更看中那些土生土长的人才。有的老板甚至说,越土越能干,最好找那些连英语也不会说的人。他们认为,那些削尖了脑袋往美国跑的人,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力太差,不懂得本土对产品的需求。而一些50多岁的老知青,经历了种种患难,对社会有深刻的理解。所以,“海龟”挣不过这些地头蛇。这也说明,对MBA的教育,不可不相信,也不可太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