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培养精英
1047000000024

第24章 美国大学校长的年薪

大学校长的财政责任越来越大,CEO化已经是个不可阻挡的趋势。许多学校,已经开始改变以学术领袖领导大学的传统,到处请并不一定有学术经验的财神,这迟早会在校园里引发一场文化革命。可怕的不是校长的高薪,而是大学和企业的利益纠缠不清,产生利益冲突。比如校长在几个董事会服务,不少人辩解这对募捐方便。但是,董事会的工作消耗了校长大量精力。更重要的是,如果企业利益和学校利益冲突,校长如何摆平?在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大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恐怕还是如何在商业化大潮中维护学术独立。

到2005年为止,已经有5位美国大学的校长的年薪突破百万美元。IRS(Internal Revenue Service)即美国主管收税的“国内岁入署”严阵以待,准备在2006年4月15日付税日前后查一查非营利机构的首脑是否应该挣这种CEO的工资。在高等教育界人们也议论纷纷:校长们的收入是否过分?

我们不妨先看看账单。私立大学的校长,明显收入高于州立大学的校长。而收入最高的校长,常常是不知名的大学。其中收入最高的,是林恩大学(Lynn University)的校长唐纳德·E.罗斯(Donald E.Ross)。他的工资和各种福利相加,高达500多万美元。他这么高的收入,并非全无道理。1971年他来到这所设在佛罗里达的学校时,学校还叫玛丽山学院(Marymount College),是一所两年制的天主教女子学院。当时的学生,由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500人跌到200人,马上要宣布破产关门。这时30岁出头的罗斯来到这里。他是设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学院(Wilmington College)的创建人,此行的目的是到这所破产的学校的图书馆为自己的学校买书。然而,当他看到这么安静典雅的校园时,一下子心动了:这所学校有许多他自己的学校没有的东西,为什么要关门?那一天,学校几个留守的修女和他见面,求他帮帮这所学校。于是,他从自己的母校拉出一个班子接管学校,并从朋友手中借钱,还把自己的积蓄也倾囊投入,防止了学校破产。

接着,他一家三口搬进了学校的宿舍,和几个修女、几个教师开始患难与共。有很长时间,他自己也拿不到工资。他马上把学校命名为博卡拉顿学院(College of Boca Raton),并改成了四年制的男女同校大学。在头十年,学校还是陷于财政危机中不能自拔。于是罗斯到处募捐,其中锁定林恩夫妇。林恩先生做保险业发财,先后给学校捐了1700万美元,最终学校变成了林恩大学。如今林恩夫人担任校董事会的主席。

罗斯先后为学校募集了一亿多美元的捐款,使学校财政稳定,并得以建设新的图书馆、健身房、教学楼和国际中心。如今学院面积123英亩,学生2300人,已经是一所注重企业管理和传播学、重点扶助学业较差的学生的四年制大学。在任将近35年,罗斯准备2006年退休。许多一起过来的人都说学校怎么感谢罗斯也不为过,没有他就没有这所学校的存在。结果,林恩夫人主持的校董事会虽然知道联邦政府的国内岁入署要来审计调查,还是决定奖赏罗斯为学校作出的一生的奉献。

更有意思的是,罗斯最初创建的威尔明顿学院,出产了美国年薪第二高的校长奥德丽·K.多贝斯泰因(Audrey K Doberstein)。她2005年退休,同年的年薪加各种福利为137多万美元。两所默默无闻、学术水平处于低端的小大学,竟有着美国最贵的校长。排在第三的,才是那所南部名校范德比尔特大学的校长E·戈登·吉(E Gordon Gee),年薪加福利共132多万美元。排第四的是波士顿大学的前校长约翰·R.西尔伯(John·R.silber),年薪加福利125万美元,著名的米德尔伯里学院的前校长小约翰·M.麦卡德尔(John M.McCardell Jr.)则以121万美元排第五。

在州立大学中,还是以年薪加福利计,密歇根大学的女校长玛丽·休·科尔曼(Mary Sue Coleman)排在第一,为72万多美元。特拉华大学校长戴维·P.罗塞尔(David PRoselle)以72万美元出头排第二,得州大学校长马克·C.尤通夫(Mark G Yudof)以将近70万美元排第三。美国州立大学校长的中等收入在2005年是36万美元。虽然这已经比2004年提高了10%,但校长们在抱怨:钱还是不够,比私立大学的同行差得太远。

当然,校长们并不仅靠自己学校的年薪,不少有外快,有的外快超过正常收入。在这方面,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L.亨尼西(John L Hennessy)格外突出。他从学校领取的年薪加福利,共56万多美元,属于哈佛等一流大学校长的正常水平。但是,他同时出任硅谷三家高科技公司的董事。由此获得的年收入高达3140万美元!他本来是计算机系的教授和系主任。Google是该校两个研究生创立的,他自然被拉去做董事,获得65000股的股票期权,2005年,花了他130万美元买的股份卖了将近2500万。据悉,美国目前有1/3的大学校长在公司兼董事。当然大部分只是在一家公司兼董事。

校长高薪,早已经引起公众的注意和辩论。许多人认为非营利机构的总裁拿这么多钱是不正当的。但另有许多人认为,这些校长的年薪,比起挣上亿年薪的企业CEO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而管理一所大学的难度,比起管理一个企业的难度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况且大学校长又必须是学术领袖。能把CEO和学术领袖的才能合于一身的人,如今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年薪不这么高,根本没有合格的人干。

尽管华尔街上CEO的高薪使社会对大学校长的高薪有相当的理解和宽容,但这些高薪还是和丑闻搅在一起。2005年,参议院开始调查美国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校长本杰明·拉德纳(Benjamin Ladner)的经济问题和他的各种收入的合法性。此公3年花了50万美元,包括让他的私人厨师去欧洲旅游,开13道菜的家宴,等等。这些事情曝光后,教授、学生大怒,他不得不下台。但是,他的退休费用包括95万美元的大支票,275万美元的退休福利,让学校师生震怒。而在美国高等教育界,他绝非孤家寡人。

拉德纳声称,他当校长期间,很少犯错误。许多所谓豪华的开支是必须的。比如他开了许多40美元一瓶的酒不喝而去学校报账,原因是要招待捐款人。捐款人大多是企业界的精英,平时受招待就是这样的规格。舍不得几瓶酒,到哪里找人家要钱去?

拉德纳的案子会有什么结果,现在还很难判断。不过,大学校长高薪,在大学中已经引起文化冲突。过去的大学校长,是学术领袖,是教授们的同事,而非老板。大学是个平等的学术共同体。耍老板脾气的,如哈佛校长萨默斯,常常吃不开。而美国的大学教授,一直算是中等收入的阶层。比如,在纽约、波士顿这些地方的公交司机,平均收入要比一个刚刚拿了博士的文科助理教授要高。因此,大学校长收入越来越像CEO,不少教授当然不满。另外,校长如今的主要责任就是募捐。要募捐就得和企业精英打交道,就要按华尔街的气派做事,比如开豪华宴会等。这在清寒惯了的教授们看来,简直就是穷奢极欲。比如2004年,新泽西州一所小的社区学院的校长被解职,并接受调查。人们对他的一个谴责是:一方面给学生涨学费(社区学院是两年制的大学,大多是为上不起四年制大学的穷学生服务),一方面校长要吃60美元一磅的神户牛肉!

以我个人观察,如今美国大学教育升温,大学校长奇货可居,年薪还会继续涨上去。特别是州立大学,校长薪水还属偏低,已经有人说州立大学给校长开工资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大学校长的财政责任越来越大,CEO化已经是个不可阻挡的趋势。许多学校,已经开始改变以学术领袖领导大学的传统,到处请并不一定有学术经验的财神,这迟早会在校园里引发一场文化革命。可怕的不是校长的高薪,而是大学和企业的利益纠缠不清,产生利益冲突。比如校长在几个董事会服务,不少人辩解这对募捐方便。但是,董事会的工作消耗了校长大量精力。更重要的是,如果企业利益和学校利益冲突,校长如何摆平?在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大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恐怕还是如何在商业化大潮中维护学术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