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诱人的海洋
10422300000093

第93章 通往神秘世界的隧道——无底洞

小问号

“无底洞”是人们生活中一个常用的词汇,可以用来比喻满足不了的物质要求或者做不完的事,也有人用来形容恋爱中男女彼此的心。甚至有一些环保主义者,企图幻想出地球上存在一个无底洞,这样就可以容纳每天生活中产生的大量的垃圾,环境从此不再乱糟糟的,也可以借此省去每天为处理垃圾所消耗的大量人力和物力。那么,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无底洞吗?它们有哪些特点呢?科学家为了解开无底洞之谜采用了那些科学探测的方法?对它的成因,又有什么高明的见解呢?

早在很久远的年代,我国的古籍《列子·汤问》中就有记载:“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是为最早传说之无底洞。明朝的吴承恩在《西游记》中也描写道:“好大圣,急睁火眼金睛,漫山看处,只见那陡崖前,有一座三檐国簇的牌楼,上有六个大字,乃‘陷空山无底洞’。牌楼下山脚下有一块大石,约有二余里方圆,正中间有缸口大的一个洞儿,爬得光溜溜的。八戒道:‘哥哥!这就是妖精出入洞也。’行者看了道:‘怪哉!我老孙自保唐僧,妖精也拿了些,却不见这样洞府。八戒,你先下去试试,看有多少浅深?’八戒摇摇头道:‘这个难!这个难!我老猪身子夯夯的,若塌了足,吊下去,不知二三年可得到底哩!’这是小说中关于无底洞的极富有情趣的描写。”

当我们走近希腊亚各斯古城的海滨,就可以有幸目睹海中无底洞这一梦幻般的真实场景。在涨潮时,汹涌的海水便会排山倒海般地涌入洞中。据有心的科研人员测算,每天流入洞内的海水量达3000多吨,如此大的流量,却从未出现把它灌满溢出的场景。许多看到此景的人都不免有想找到它的出口的冲动,但至今还没有一人获得成功。难怪有人将它比喻为“通往神秘世界的隧道”。还有一个半径为3海里的无底洞在印度洋的北部海域。典型的季风洋流使这里的洋流一年有两次流向相反的变化。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海水由西向东流,而在冬季,情况则截然相反。无底洞海域则不受这些变化的影响,几乎呈无洋流的静止状态。

为了揭开“无底洞”的秘密,科学家想尽了一切富有创造力的方法。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无底洞其实只不过是像地球的漏斗、竖井、落水洞一类的特殊地形。有人举出在我国四川省兴文县的石海洞乡就存在一个无底洞。无论是暴雨倾盆,还是山水聚至,其底部始终不积水,但总会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找到消失了的水。学者们试图引用这个例子来说明在海洋中的无底洞也一定会存在类似的情况,终究会有一个出口。于是,在1959年,美国地理学会派出一支考察队,他们企图用一种永不褪色的染料溶解在海水中,通过观察染料是如何随着海水一起沉下去的和附近海面以及岛屿上的各条河流与湖泊是否有出现带颜色的海水的情况,来进一步地确定无底洞的真实存在。然而,结果却并没有发现带有染色海水的行踪。几年后他们又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与先前不同的是,他们这次用来探测海水行踪的材料是一种加起来总共有130公斤重的浅玫瑰色的塑料小粒子。这是一种比水略轻、能浮在水中不沉底,又不会被水溶解的塑料粒子。他们来到无底洞前,将塑料粒子抛入海水中。经过了不多长的时间,无底洞像是施展了不同寻常的魔力,塑料粒子全部被吞没。之后,真正的实验才刚刚开始,他们希望能够在周围寻找到载着科学家的期盼和重要使命的粒子。满怀信心的学者认为,只要是能够找到一个粒子,无底洞真实存在的说法就会不攻自破。然而,事与愿违,他们尽管发动了数以百计的人,在各地水域整整搜寻了一年,仍旧一无所获。

1992年,澳大利亚“哥伦布”号经过了科学考察之后,科学家得出了富有创见的结论。他们的说法也许可以为探索无底洞的成因带来一些新的曙光。他们认为,无底洞可能是个尚未认识的“黑洞”,其中可能存在一个由中心向外辐射的巨大的引力场,但这个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考察。

科学家当然不愿意相信地球上存在着一个神奇的神话传说中才有的无底洞,但又苦于一时间无法找到洞的出口,很难拿出很有说服力的证据来反驳科学界流行着的无底洞是真实存在的观点。所以,这一直成了科学界的谜团。

海洋,一次次地将人们心中梦幻般的场景搬上了现实的舞台。无底洞,像是通往神秘世界的隧道,但也更像是通往海洋心灵最深处的通道。人们可以轻轻地走近她,倾听她诉说着关于这个大自然的许许多多的梦一般的故事。

“小档案”

也许,人们对于那个神秘世界的隧道还不太了解。但是,现实中的海底隧道却已经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海底隧道是为了解决横跨海峡、海湾之间的交通,而又不妨碍船舶航运的条件下,建造在海底之下供人员及车辆通行的海底下的建筑物。海底隧道不占地,不妨碍航行,不影响生态环境,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全天候的海峡通道。目前,全世界已建成和计划建设的海底隧道有20多条,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西欧、中国的香港九龙等地区。因为海底的情况不比陆地上,十分复杂。所以,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也运用了数不清的当今最前沿的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