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诱人的海洋
10422300000086

第86章 跨越无数世纪的相遇——海底史前文明之谜

小问号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原本神秘的百慕大海域,又发生了一件更为神秘的故事:人们已在百慕大海区的大洋底下相继发现了愈来愈多的史前文明遗迹。人们在惊叹的同时,创立了潜水考古学,希望能汇聚更多的积极力量来帮助揭开这一谜团。面对这一奇特海域发现的奇特文明遗迹,考古学家、探险家等惊讶不已,即使学富五车的人,也无法解释那些在海底默默无语的古文明。那么,人们是如何发现这些被海水淹没的城市的呢?这些城市又有哪些有特色的建筑?专家们对所发现的城市的有哪些不解争论?

最早发现百慕大海域史前文明的是20世纪中期。1967年,仿佛是上帝的安排,一位美国飞行员罗伯尔·布卢斯和助手驾机在百慕大海区的巴哈巴群岛一带低空飞行,偶然发现了那里的海底史前文明。他们在无意之中于比米尼岛水下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物体,尽管他们是有经验的探险家,但是还一时无法确定这神秘的物体。所以,他们马上把这一发现拍摄下来,交给耶鲁大学的瓦朗丁教授,期望有着专业研究的专家能够解释他们遇到的这一难题,也可以消除心中的困惑。教授看到照片后,对他们的发现表示十分感兴趣,于是提出组织一个在比米尼岛与周围岛屿进行水下研究的考察组。

第二年8月,随着调研经费和人力资源的大量投入,考察组一行在比米尼岛水域的考古工作很快就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相继有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宝贵发现。专家们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兴趣,随即就对所得的可贵发现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在比米尼岛水下,有着巨大的石头建筑群。从整体上看来,它们结构严密,规模宏大,形状变化多端。大石墙长达1600米,由长4.5米、宽6米、高3米的大石块砌底,每块大石至少重25吨。细心的专家还发现当时的人们俨然是富有激情的艺术家,连街道都是用长方形或多边形的石头排列出各种图案花样砌成的。更令人称奇的是,一座高42米、每边长54米的平顶金字塔,沉睡在近400米的水下。另外还发现有码头、港口设备遗迹和大理石的雕像。这显然是曾经存在于陆地上的城市。严谨的专家根据巴哈巴群岛附近海底石灰岩的分析,再次证明了它们在1.2万年前曾存在于空气之中,确证了推论的正确。这与古希腊时期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所写的“大西国”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有相同之处,让许多人把这一史前文明与大西洲联在了一起。当然,这只是一种观点而已。可是,这些史前文明为什么会沉睡在洋底,是谁缔造了这么辉煌的文明,人类还是不得而知。

不仅如此,人们在古巴岛大陆架水域也发现了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水底石头城”,建筑群内的多种建筑都是用石头雕砌而成,甚至连棺材也是,简直是个名副其实的石头世界。相信潜水员们游走在这座遍布古老的贝壳化石的城市里,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

此外,在墨西哥、洪都拉斯沿岸,都发现有石头堤围延伸入海,消失于洋底。在希斯班尼俄拉海底,发现大石屋多幢,其中最大的一幢宽70米、高25米。在安得罗斯岛附近的海面下,还有一座相当古老的寺庙残址,其宽度为25米,长度为30米。

围绕以百慕大海区为中心的种种史前文明遗迹的论说,科学家们见解不一。有的认为百慕大海域及至辽阔的大西洋中,确有可能隐藏着沉沦的“亚特兰蒂斯古陆”。但有的一些学者则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这很可能是专家们的一种误认。因为人们历代提到的可能会成为“大西国”的沉沦水域已达上百处之多,也许柏拉图说的“西海”不是大西洋而是地中海。

目前,学者们可能还在争论不休,但毫无疑问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考古学的不断发展,这些曾经被海水淹没的城市又再一次地浮出了水面。这好像是相隔了无数个世纪的浪漫相遇。人们漫步在沙滩上,曾经被遗落的关于这些古老城市的记忆仿佛是贝壳一般,又一次地被重新拾起……

“小档案”

在百慕大海域最激动人心的发现,莫过于1978年对海下巨型金字塔的发现了。当时,国际潜水中心主任罗歇韦率领一部分队员来到此地域附近考察,也许是机缘所致,由于天气的突变,人们只好潜入海里,希望能借此躲避可能带来的种种不测。当潜入100米深处时,他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金字塔,它有两个大洞,十分神奇,吞吐着海水,但又瞬时恢复了平静。为了进一步搞清楚它的情况,美国一批科学家再次前往此地域调查。他们通过动用先进的设备进行探测后发现,坐落在洋底的金字塔高200米,塔尖距海面100米,塔的每边长300米,建筑年代约比埃及金塔还早7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