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我们都是80后
10415000000023

第23章 后记

这是一本献给80后的怀旧书。进入21世纪已经十年了,遥想起当年上小学时我们常讲“要做21世纪的接班人”,如今差不多也到时候了,可是我们却开始感受了前所未有的迷茫,过早地开始怀旧。怀旧也许是因为童年太过美好,也许是因为现实太过残酷,我们仍旧憧憬儿时记忆中美好的家园。

没有人会不认为80年代后出生的人都生活在蜜罐中,就像没有人能体会80后的无奈。80后是幸福的,和老人们相比,80后没有受过更多的苦,他们的生活比前辈们要好得多。但这不是全部,他们面临的压力一点儿也不比前辈们少。

真实的80后,生在蜜罐里,长在鸟笼中,活在战场上。从出生开始他们就不得不直面改革和变化,他们碰上了计划生育,所以大部分的80后孤独地长大,动画片、零食、游戏和童话几乎是他们在童年里感到最美好的全部。上学后,80后的青葱岁月,没有革命年代的激情,没有“解放全世界”的豪言壮志,也没有让世界“改天换地”的无限憧憬,有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排名、家长会。他们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完成他们当年没法实现的梦想。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对孩子的培养抚育上,期待超越了理智。没有人理解80后真正的期待和愿望,因为那时他们自己也没有弄清楚目标和方向。

谁都曾经不成熟过。一出生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80后,却在步入社会的时候遇到了严峻的就业环境,更脆弱的一代遇到了更残酷的时代。他们必须学会如何与同样浑身是刺的同代人相处,还必须学会拔掉身上某些刺以便跟其他年代的人更好地沟通。在这样的网络时代、信息时代里,在这样的就业大战、竞争狂潮中,80后只能勇往直前,别无选择,这一群去掉了传统束缚的小马驹必然要放归到市场经济这一真正意义上的野外环境中去生存,开辟属于他们的时代。但是,他们没有体会过枪林弹雨的恐慌,没有经历过旧社会动乱的迷茫,没有感受过失去至亲的痛苦。因为有太多的“没有”,所以他们的生命中缺失了一些更加珍贵的东西。

当然也没人能够理解80后最爱的个性生活。他们最爱叫嚣“我的生活与你无关”,可偏偏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是迎来了恋爱结婚的春天。这时再说“我的婚姻与你无关”似乎就底气不足了,毕竟婚姻就是事事与他(她)有关。很多80前的人曾担心他们:婚姻需要隐忍、担当和包容,而这些恰好是80后人的品质里所欠缺的。而结果呢?80后找到了他们自己的婚姻模式:不会做饭,可以外食;不会家务,有钟点工;家庭开支,可以AA制,谁也不欠谁的……或许有人说,他们没有遭受过婚姻失败的打击,没有体会过婚姻的责任,还没有为人父母,怎么知道什么是爱情,有什么资格谈婚姻,又怎么诠释什么是人生?可对80后来说,自由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婚姻本身。没有人理解这又是什么“谬论”,这都不重要,他们现在只不过是还不成熟而已,时间会证明一切。

有人说现在的80后,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而正因如此,当他们有梦想的时候,就不会相信有什么困难可以把他们阻挡。他们会马上动手,向梦想拼命冲锋。谁说80后没出息?鲁迅不就是80后的吗——1881年,李大钊不就是80后的吗——1889年,一百年前的80后那么有出息,一百年后的80后焉知不会更上一层楼呢?

或许,80后的人没有太多的经历,没有足够的经验,没有前辈们的流血精神,没有受过更多的苦……有太多太多的“没有”,不过80后的人却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我们年轻,输得起,不怕从头再来。我们可以把这些“没有”转变为个性的武器,用最新、最潮的方式诠释我们的生活,用最新、最酷的冲锋方式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富有”。

无论现实是什么样,我们都是一群朝气蓬勃的人,我们在未来二十年注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更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机遇。我们幸运地见证了我们的祖国走向开放、迈向富强的崛起之路,下面即将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会越来越多地看到“80后”留下的光辉业绩,我们建成的大厦、我们经营的企业、我们创造的文化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新时代的绚丽图景注定将由80后的颜色描绘出来。

历史已经搭好了舞台,就等着我们上演最华丽的舞步。在这个舞台上,我们会找到自己的老师,会找到自己的舞伴,会找到自己的团队,也会找到自己的对手,因为同在一个舞台上的我们有着同样的经历、同样的特质、同样的梦想,因为我们年轻、我们自信、我们积极、我们热爱自由、我们崇尚美好——因为,我们都是80后。

同志们,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