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间滑向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时,80后集体步入“奔三”行列,不管是历史车辙的推动,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80后已经不可逆转地登上了职业舞台,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大军。
几年前,说起职场80后,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25岁的MySee公司CEO邓迪、24岁的翻唱网CEO郑立、25岁身家过亿的李想……这些都是80后精英,作为职场80后的代表,留下了一个个的创富神话,他们的敢想敢干让前辈们自愧弗如。然而,他们毕竟是成功了的精英,更多80后踏入职场留给人们的印象是自我、浮躁、叛逆、眼高手低、怕吃苦、难以融入团队等问题。
2009年初,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项针对北京10个区县3000多“80后”青年和500位单位负责人的调查,对职场“80后”进行描述。调查结果显示:频繁跳槽、做事无原则、适应能力差、缺乏主动性、纪律意识不足、难以融入团队、易闹情绪等成为“80后”的通病。
“职场80后表现“晴雨表””
1.易接受新事物
据一项调查显示,容易接受新事物和充满激情活力是“80后”求职者最可取之处,也是最为宝贵的财富,分别有41%和22%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两项。而不少用人单位人力资源从业者在受访时也坦言,这两项也恰恰是企业最为重视的地方。此外,还有11%的人认为“80后”求职者头脑灵活,12%的人认为该群体学习能力强。
2.易闹情绪是绊脚石
80后往往情绪化,个性强。凡事只从自身出发,全局、长远观念少;纪律性差,原则性差,命令不得,说不得。这让70后的管理层很抓狂,物质或可满足,但感觉最难量化且抓不住。且他们情绪波动起伏激烈,连自己也很难说清和把握。有调查显示对于情绪控制能力的状况,认为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很强”的“80后”青年占12.2%。80后在职场中对自己过于自信,做事不愿从小处着手,不善于团队合作,主动性及积极性均较上一代人差,工作时往往没什么定性,只要有更好玩的工作或是较高的薪水,就会见异思迁。
3.频繁跳槽
2008年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项针对北京10个区县3000多“80后”青年和500位单位负责人的调查,对职场“80后”进行描述。调查结果显示:“跳槽”问题,是“80后”职场青年普遍被社会舆论关注甚至指责的问题之一。近7成用人单位部门主管认为80后从业人员“随意跳槽”的现象普遍。许多80后大学生毕业后一年之内换三四份工作频频跳槽的大有人在,以前人们都说工作“三年之痒”,现在已成了“三个月之痒”——标准的“职场蚱蜢”。很多人是嫌工资低或工作辛苦,还有的人是受不了委屈,主管或老板训斥一句话就能让他们撂挑子走人。80后似并不怕失去饭碗,而更讲究体验不同环境不同人生,对工作性价比有更高的追求。
4.独立、充满创意
80后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自己的想法,希望被肯定;发散性思维强,对发展想像力和创造性空前支持,不愿意被动接受现有的东西,喜欢发挥,加进自己的创意;工作中具有上进心,愿意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价值。他们自信,想说的话就去说,想做的事就去做,不过于在乎别人的目光;他们单纯,不想花大量的时间工于心计,只想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另外,这代人经历了体制的重大变革,对中国的体制和现状理解深刻,观察事物极具深度;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拥有以往人无法比拟的自信,对于任何事情都有着无限的热情,有极强的学习能力。
5.忽略职场基本修养
很多80后对职场基本礼仪用忽略的态度对待,如进门前不敲门,接听电话“喂喂喂”,也不理会一些约定俗成的礼仪。如单位聚餐,领导让他点菜,他就点最贵的,而不是让领导先点,还说“你让我点,我就点自己喜欢的。否则就不要我点嘛!”
80后职场数字
80后求职者的不良特征:
9%超级自信,20%眼高手低,10%过于自我,14%不能吃苦耐劳,13%过于追求享受生活,34%缺乏实践经验。
80后求职者有哪些可取之处:
11%头脑灵活,22%充满激情活力,12%学习能力强,41%容易接受新事物,4%知识丰富,10%便于培养。
80后求职者应从哪些方面加强自身的就职能力:
13%树立正确就职观念,6%不要挑三拣四,35%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18%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28%清晰的自身定位。
“80后:把握好个人身份与职场身份角色转换”
职场是现代人躲不开绕不过的安身立命之所,也是现代人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源头和载体。80后如何适应职场并快速成长,这在“四世同堂”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下职场,已刻不容缓。如何“设定边界”,学会尊重各种年龄、肤色、民族以及理念、价值观各不相同的人,并保持最起码的礼节;如何在快速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也注重传承;如何在自我与主流之间保持适当的匹配,并挖掘职场上升空间,都应纳入80后的思考范围。
首先要意识到个人身份与职场身份的不同,注意角色转换,场景化地应对不同环境。其次,要遵守职场规则,留意小节,尤其要尊重别人,不能只停留在自己的内心频道。接受任务时,要学会及时汇报与反馈,还可以化批评为请教,使批评者成为自己的顾问。还要学会情绪管理,情绪低落时,寻找支持系统合理地宣泄坏情绪,然后再蓬蓬勃勃投入职场。
做事时,保持谦虚求问的态度,恃才傲物、以自我为中心,只会让自己失去很多学习的机会;要诚恳、踏实、勤奋,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向前走,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再者,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遇到事情要勇敢面对、勇于承担责任,这样有助于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思路。高薪酬、可发展的要求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靠跳槽达到跳跃性发展。事实上,没有一个企业喜欢没有忠诚度的员工。专业不对口不要紧,要紧的是职业规划与专业培训,一专多能。
对于已经走上管理岗位的80后而言,需要注意的是如何与前辈沟通,如何提高团队的核心凝聚力。在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沟通,要尝试建立快乐阳光型的管理模式,比如用QQ群等有趣味又快捷的形式构建团队工作。还要注意发挥每个员工的长处,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这样才能使工作更顺畅,使团队形成凝聚力。
职场“司马他”法则
“司马他”是一个迅速蹿红的网络名词,即Smart,企业制定团队的工作目标和员工的绩效目标的原则。其中,S-Specific(具体的)、M-Measurable(可衡量)、A-Achievement(可完成)、R-Realistic(现实的)、T-Time bond(时间段)。是80后职场人总结的另类生存法,被大批同龄网友奉为经典,拥护者被称为“司马他”或“司马TA”。司马他一族坚信,职场之路只有从智慧出发,坚守Smart原则才能大获全胜。职场司马他一族大多是80后白领,受过高等教育,睿智、时尚、内敛等。其具备的核心素质为:智在职场,我本聪明。这一法则强调行走职场要基于现实,未雨绸缪,在短时间内达成具体的目标。
“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西方心理学认为,“自我”是年轻人心理的一个特点。每一个生命段有它自然的规律,黑格尔也有正(憧憬)反(不如意)和(融入社会)三说。与其强化80后的缺点,不如强化他们的优点。用容忍与善待,促其在历练中快速成长,无论哪代人,只要社会需要,都会负起责任与义务。早晚他们会成为职场主流、引领整个社会。事实上,80后务实的生活态度,快速适应跌宕起伏的职场的能力,以及他们在工作中享受生活的姿态,对于上代人更好地平衡身心也是一种启发。
一代更比一代“猛”,这是历史进步的体现和必然。当我们跌跌撞撞地在职场中渐渐站稳了脚,摸爬滚打混在职场的日子,让我们磨平了棱角,放低了身段,逐渐懂得了为人做事的道理。一晃就要到而立之年,“成就一番事业”已经变得刻不容缓,记得心中的梦想,记得家人的期望,继续我们混在职场的日子……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
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
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
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周杰伦《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