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衣食住行指南针
10409300000096

第96章 受到动物侵害后怎么办

被虫类咬伤(蜇伤)

蜈蚣咬伤其伤口是一对小孔,局部有红肿现象。蜈蚣的毒液呈酸性,用碱性液体就能中和。可立即用5%~10%的小苏打水或肥皂水、石灰水冲洗,然后涂上较浓的碱水或3%的氨水。

蝎子蜇伤四肢,可在伤口上方缠绕止血带,拔出毒钩,将明矾研碎,用米醋调成糊状,涂在伤口上。必要时要请医生切开伤口,抽取毒汁。

被蚂蟥咬住后不要使劲拉,可用手掌或鞋底用力拍击,经过剧烈的拍打以后,蚂蟥的吸盘和颚片会放开,自然脱落。蚂蟥怕盐,在它身上撒一些食盐或者滴几滴盐水,它就会立刻全身收缩而跌下来。

绝大多数蜘蛛都有毒,所以被蜘蛛蜇伤后应尽快将四肢的伤口近侧端扎住,每隔15秒钟放松一秒钟。同时进行局部清创处理,抽吸毒液。

被蜈蚣、毛虫叮咬后,常会在被叮咬过的皮肤上形成风疹或水疱。对于风疹,可先用酒精将皮肤擦干,然后涂上1%的氨水;有水疱的,不可因痒而用手去抓挠,可用烧过的针将水疱刺破,将血挤出,然后再涂上1%的氨水。被毛虫蜇伤后可用橡皮膏粘出毒毛。

被毒虫叮咬后,如出现头痛、眩晕、呕吐、发热、昏迷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治。

被毒蛇咬伤

被蛇咬伤后,首先要判断它是否有毒。毒蛇一般色泽鲜艳,头部多呈三角形,蛇尾粗短。牙痕也是比较可靠的判断依据,无毒蛇牙痕多成排,齿痕较浅。有毒蛇牙痕呈两点或数点,齿痕较深。被毒蛇咬伤中毒发病急,致死率高,有的伤后3个小时就会危及生命。全世界每年因毒蛇咬伤致死的约50万人左右。对毒蛇咬伤患者来说,争取时间就是争取生命。一旦确定是毒蛇咬伤,要采取紧急自救措施。首先不要惊慌乱跑,减少活动,尽可能延缓毒素扩散。同时迅速用止血带或细绳在距伤口5~10厘米处进行捆扎以减缓毒素吸收,每间隔半小时放松3~5分钟。另外,用利器把伤口切开冲洗或用口吮吸伤口也可以去除部分毒素,但要注意口腔内不能有伤口和溃疡,并要及时漱口。

被猫狗咬伤

被病狗咬伤应马上送往医院,避免发生破伤风尤其是狂犬病。得了狂犬病的人,常常表现高度兴奋和激动,恐水怕水,对声、光、风、痛等刺激敏感,稍受刺激便会发生咽喉肌肉痉挛。病人由于唾液分泌量增多而流涎,大汗淋漓,严重时会发生进行性的肢体瘫痪而死于呼吸和循环衰竭。

狗咬后一般伤口较深,适于细菌繁殖,应立即用清水冲洗伤口。因为伤口多半是像瓣膜一样闭合着,因此必须掰开冲洗。冲洗干净后用干净的纱布把伤口盖上,速去医院诊治。即使是再小的伤口,也有感染狂犬病和破伤风的可能,而且伤口易化脓,伤者应向医生要求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预防针。另外,其它温血动物如猫、兔子等牙齿上有各种细菌和病毒生存,一旦被抓伤咬伤易得破伤风。哪怕是被人类自己咬伤了,也别大意,小心感染,因为人的牙齿上也藏有一些细菌和病毒。

小心水中的“杀手”

不管是被鱼咬伤还是被鱼刺扎伤,鱼嘴里的特殊消化液都易使人感染破伤风或是局部肿胀。被鱼类咬伤或扎伤后,要及时结扎伤口上端,过半分钟放开,同时挤出血或是毒液。有条件的情况下要打破伤风针,或是到医院做局部切开引流。还有一些热带鱼具有攻击性,您在喂养的时候要小心。

近年,养殖水母当作宠物的风气日盛。与水母接触后,皮肤会疼痛、剧痒、还会伴有皮疹和水肿,严重时可能有出血、坏死与溃疡性变化或产生荨麻疹样的皮疹。遭海洋动物伤害时应尽量不要移动伤肢,不要使用清水冲洗,应用海水小心清洗伤口,然后用酒精或热盐水中和毒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