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人才品评
10362600000038

第38章 龙裔腾骧跃上巅峰

诺贝尔奖获得者、各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各种勇攀人类科技高峰的精英都有适应环境和敢于挑战科技难关的精神,更有着善于与同事和竞争者合作共事的品行。人才间亲密无间的合作往往是攀登科技高峰必不可少的前提。

例8-7中国国籍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李政道(Tsung Dao Lee,1926~)和杨振宁(Chen Ning Yang,1922~)

1957年,31岁的李政道和35岁的杨振宁同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二人都是中国国籍,后来才加入美国籍。他们在1956年提出“李-杨假说”:在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可能是不守恒的,简称“宇称不守恒定律”。1957年,旅美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用实验证实了这一定律。李政道和杨振宁推翻了被物理学界奉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成功挑战爱因斯坦理论,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重大突破,因而双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上海人,少年时代就有“神童博士”的美称,从小聪慧睿智,勤奋攻读。1943年至1946年先后在浙江大学、贵州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合大学读书。1946年20岁在西南联大二年级就被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195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50~1951年在加州大学教授物理;1951~1953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研究员;1953~196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1963年改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在任教以外,还从事天文物理和量子力学的研究。著有《场论与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等书。1971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并曾获意大利国家最高骑士勋章,当选意大利国家科学院院士等。

李政道1972年以来多次回祖国探亲、访问和讲学。1974年曾受到毛泽东同志接见,采纳了他建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建议。他创立由美方资助的中美联合招考物理学研究生10年规划,先后接纳了915位中国大陆学生赴美留学;促成了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如研制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项目;1984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1985年倡导成立博士后流动站,并出任顾问;1986年由于争取到意大利的科研经费支持,在中国科学院建立了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每年都回来主持国际交流;1992年在复旦大学设立“李政道物理奖学金”;1998年,李政道和夫人捐献30万美元设立“中国大学生科研辅助基金”;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校建起现代物理中心,并亲任教学。1994年李政道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并荣获1995年度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杨振宁在合肥出生,原籍安徽省原凤阳府。1938~1944年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接着去芝加哥大学读博士,194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然后去普林斯顿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其时即与李政道合作钻研粒子物理。他在粒子物理学、统计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方面贡献卓著,并率先与米尔斯(Robert L。Mills)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与巴克斯特(R。Baxter)创立了“杨-巴克斯特方程”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1966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71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1999年退休后,原研究所正式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同年被该校授予一等荣誉博士学位。

1971年,杨振宁随首批美国科学家代表团访华,以后经常回大陆探亲、访问、讲学、交流和主持各类学术活动,为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说:“作为一名中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与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立起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1994年杨振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又荣获1995年度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998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2004年底取得第一批中国“绿卡”,获准在中国永久居留。

例8-8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1936~)

丁肇中因和里克特(Burton Richter,1931~)彼此独立地发现一种称为ψ/J的新粒子,分享了197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美国出生后不久回到国内,青少年时代随当时在台湾大学任教授的父亲去台湾上中学,毕业后就读于美国密执安大学,1959年取得数学学士和物理学学士双学位,1960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翌年以福特基金会研究员身份,在设于瑞士的欧洲原子能研究中心进行核研究。1964~1969年,丁肇中回到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然后转去麻省理工学院。他的研究兴趣也十分广泛,涉及实验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和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他与U。贝克尔(U。Becker)一起,领导着布鲁克海文国立实验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BNL)、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和德国汉堡的电子同步加速器实验室的三个研究小组。197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他对中国高能物理的发展十分关注,经常选拔中国年轻学者去他所领导的小组参加研究。1994年丁肇中当选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并荣获1996年度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例8-9美籍华人化学家李远哲(Ruan-Tseh Lee,1936~)

李远哲生于台湾省新竹的一位画家家庭。

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保送台湾大学化学系,在大学时自学电子学、电磁学和原子物理学等课程。1961年,他以制备和研究夹心化合物获台湾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62年,他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1965年获博士学位,并继续在导师赫施巴赫指导下工作。1972年升任教授,1974年加入美国籍,1979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起任台湾省中央研究院院长。

李远哲的主要成就是改进并发展分子束技术,设计分子束碰撞器和离子束交换器,利用它们使交叉分子束技术用于分析各种化学反应的历程。该发明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了解反应分子相互碰撞的情况,使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1986年李远哲获诺贝尔化学奖。同年还获美国总统里根授予的国家科学奖、美国化学会颁发的“彼得·德拜物理化学奖”等。

李远哲对中国化学事业的发展十分关心。近年来,屡次访问中国大陆和台湾,从事中美学术交流工作,并担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台湾大学名誉教授。他还帮助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建立分子束实验室,装备最先进的设备和仪器,促进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例8-10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朱棣文(Steven Chu,1948~)

朱棣文,祖籍江苏太仓县,在美国出生。专习应用物理(原子物理);1970年毕业于罗彻斯特大学,获数学学士和物理学学士;1976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后留校做了两年博士后研究,1978年到贝尔电话实验室工作,1983年任该实验室量子电子学研究部主任。1987年起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1990年任该校物理系主任。1993年6月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4年被任命为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

朱棣文研究的领域包括基础原子物理、激光、生物物理等。1997年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多次访问中国,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例8-11美籍华人物理学家崔琦(Daniel Chee Tsui,1939~)

崔琦出生在河南省宝丰县一个农民家庭。1951年从当地小学毕业后争取到北京求学,翌年到香港培正中学就读。1957年于香港培正中学毕业,1958年赴美国深造,196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到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工作。1982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主要从事电子材料基本性质等领域的研究。1993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由于发现并解释了电子量子流体这一特殊物理现象被授予199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200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4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0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名誉教授。

崔琦的主要学术兴趣是研究金属和半导体中电子的性质。他的这些研究将可应用于研制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和更先进的通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