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不敢为天下先。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古句新解”
不敢做天下第一。
“不敢为天下先”是老子的人生三宝之一。因为这句话,老子不知挨了多少骂。不敢为天下先,不是“得缩头时且缩头”的“乌龟哲学”,更不是反对时代进步、固步自封的“奴隶主贵族的没落哲学”,而是“大智若愚”的人生哲理。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教授正确地解释了这句话:“不敢为天下先指不要事事认为我的看法比别人的看法要高明,不要认为一切我都看得很准。”人人都有优点,有的时候你的优点比较突出是好事,但切不可因此就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甚至“老子处处天下第一”,那就危险了。实际上,真正天下第一的人,往往会在自己最擅长的方面表现出谦虚。因为确信自己真的有实力,所以才不会为了别人的某一个看法某一句话而争得面红耳赤。相反,只有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人,才会四处与人争强斗胜,通过一点点“阿Q”式的胜利来维护自己脆弱的自尊。
处处与人争先,就要处处吃亏,向所有的人挑战,就会被所有的人反对。你喜欢踢足球,但球技欠佳,就老老实实多传两脚球,甘当配角,非要自己一个人猛带,只能证明你的愚蠢,大家也就不愿意和你一块踢了。有些同学家庭经济情况和别人有差距,就不要与人比吃穿住行用,把别人逛街的时间用来踏踏实实学习,把成绩搞好了,自然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从另一方面来讲,在某些方面有了过人之处,自然会受到众人的关注,但在这些关注的目光中,既有敬佩也有嫉妒,更多的则是疑惑。
如果你表现出骄傲自大,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看不起别人,就伤了别人的自尊,等于为各种谣言的传播提供机会;相反,如果你表现得谦虚谨慎,你的成就摆在那里,大家都看得见,不会因为你没有自我吹嘘就没人知道,将成就和谦虚的品德结合起来,将会让你产生巨大的魅力。
有一位工商界的老板,他从事电脑业。这位老板给自己的企业定位就另有一论——采取“第二战略”。因为他认为,当“第一”不容易,不论是产品的研究开发、行销,还是人员、设备等,都要比别人强,为了不被别的公司赶超,又得不断地扩充、投资;换句话说,做了“第一”以后要花很多的内力来维持“第一”的地位。因为提到某一行业,人人都会拿“第一”去作对手,并拼命赶超。这样未免太辛苦了,而且一不小心,不但第一当不成,甚至连想当第二都不可能了。
这位老板的想法并不科学合理,并不一定当“第一”就一定会很辛苦,当第二或第三就轻轻松松了。这只是他个人的一种观念而已。但结合现实细想一下,其中也不乏道理,我们不妨可以借鉴。当“第一”者确实要费很多的力气来保住自己的地位!大至一个企业,小至一个人,都可能有这个问题。
一个企业要想位居第一,其所冒的风险也应该是最大的。产品的研制开发、资金的投入、设备的引进、人员的录用、产品的销售与服务等等,都比别人要多要大要好。好不容易排到了“第一”,又一下子成了众人的“眼中钉”,都想超过你,甚至弄垮你!对于上班拿工资的人来讲也是如此,一位主管可以说是该部门的“第一”,为了保住这第一,他不但要好好带领手下,也要和自己的上司处好关系,以免位子不保;如果有功时,主管功劳第一,但有过时,主管当然也是首当其冲。
如果你有当第一的本事,也有当第一的兴趣和机会,那么就去当吧!如果你自认为能力有限,个性懒散,那么就算有机会,也不要去当第一,因为当得好则好,当不好一下子就变成了老三老四,这样不但对自己是个打击,而且在现实社会中更会招致这样的批评:“某某人不行”、“某人下台了,听说很惨”……这些批评对你都是不利的。中国人一向扶旺不扶衰,当你从第一的位子上摔下来时,落井下石者有,打落水狗者也有,于是本来还可当第二的,却连当老三老四都有问题了。因此,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非得争当第一,位居第二的确也有好处,例如:
1.可以静观“第一”者如何构筑、巩固、维持其地位,他的成功与失败,都可作为你的经验和警戒。
2.可趁此机会培养自己的实力,以迎接当“第一”的机会。如果你想当“第一”的话,一旦你觉得自己具备了这方面的实力,就可以趁机攀升。
3.由于你志不在“第一”,所以做事就不会过于急切,不会得失心太重,也不会勉强自己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这样反而能保全自己,降低失败的几率。
不敢为天下先,学会尊重别人的长处,善于守拙,既不会影响你优势的发挥,还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