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原来这样说
10328800000048

第48章 做人不要太斤斤计较

“原典”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古句新解”

名誉、名声和生命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自身与财物相比,何者是第一位的呢?得到名利地位与丧失生命相衡量起来,哪一个是真正的得到,哪一个又是真正的丧失呢?所以说,过分追求名利地位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有庞大的储藏,一旦有变则必然是巨大的损失。

老子的话极具辩证法思想,告诉我们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上看得失的问题。也许一个人可以做到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但是一旦吃亏,他就会觉得自己在遭受损失,渐渐地就会心里不平衡,于是就会计较自己的得失,再也不肯忍气吞声地吃亏,一定要分辨个明明白白。结果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是非不断,而所想得到的也照样没有得到,这是失的多还是得的多呢?

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得与失,正如俗话所说:“醒着,有得有失;睡下,有失有得。”所以我们应该正视人生的得失,要知道世间之物本来就是来去无常,所以得到的时候要懂得珍惜,失去的时候也不必无所适从。

月亮即使有缺,也依然皎洁;人生即使有憾,也依然美丽。不舍弃别人都有的,便得不到别人都没有的。会生活的人失去的多,得到的更多,只要这样一想,你自然就会有一种释然顿悟的感觉。人在大的得意中常会遭遇小的失意,后者与前者比起来,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人们却往往会怨叹那小小的失,而不去想想既有的得。

得到固然令人欣喜,失去却也同样使人伤心。得到的时候,渴望就不再是渴望了,于是得到了满足,却失去了期盼;失去的时候,拥有就不再是拥有了,于是失去了所有,却得到了怀念。连上帝都会在关了一扇门的同时又打开一扇窗,得与失本身就是无法分离:得中有失,失中又有得。

《孔子家语》里记载:有一天楚王出游,遗失了他的弓,下面的人要去找,楚王说:“不必了,我掉的弓,我的人民会捡到,反正都是楚国人得到,又何必去找呢?”孔子听到这件事,感慨地说:“可惜楚王的心还是不够大啊!为什么不讲人掉了弓,自然有人捡得,又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呢?”

“人遗弓,人得之”应该是对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就常情而言,人们在得到一些利益的时候,大都喜不自胜,得意之色溢于言表;而在失去一些利益的时候,自然会沮丧懊恼,心中愤愤不平,失意之色流露于外。但是对于那些高尚的人来说,他们在生活中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不把个人的得失记在心上,他们面对得失心平气和、冷静以待。

如晋代的陶渊明在官场摸爬滚打十多年之后,认为官场是污浊的、肮脏的,置身其中总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于是,他毅然决然辞官还乡,失去了功名利禄,失去了工作,没有了养家糊口的凭借,但是他却毫无遗憾和留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精神上的这些得意和轻松,是任何物质的东西都难以替代的,陶渊明不被世俗所束缚,舍弃物质利益,放飞心灵的伟大壮举,千百年来,令多少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当我们在得与失之间徘徊的时候,只要还有抉择的权利,那么,就应当以自己的心灵是否能得到安宁为原则。只要能在得失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会被世俗所淹没。

我们不要做患得患失之人,不要在生活中计较太多,不要做锱铢必较、追名逐利之徒。面对得失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在得的后面,可能潜藏着失,只有那些短视的人,才只顾眼前利益,看不见利益背后的隐患;而失的后面也有可能潜藏着得,只不过有的人因为目光短浅对此不作深入分析,只看到是一种失,便避之唯恐不及,从而与“失中之得”擦肩而过。

中国历史上很多先哲都明白得失之间的关系,他们看重的是自身的修养,而非一时一事的得与失。春秋战国时期的子文,担任楚国的令尹。这个人三次做官,任令尹之职,却从不喜形于色,三次被免职,也怒不形于色。这是因为他心里平静,认为得失和他没有关系了。

子文心胸宽广,明白争一时得失毫无用处。该失的争也不一定能够得到,越得不到,心里越不平衡,对自己毫无益处,不如不去计较这一点点损失。

其实人生百年,贪欲再多,官位权势再大,钱财再多,也一样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可偏偏有人处心积虑,挖空心思地巧取豪夺,难道这就是人生的目的?这样的人生难道就完善就幸福吗?过于注重个人的得失,会使一个人变得心胸狭隘,斤斤计较,目光短浅。而一旦将个人利益的得失置于脑后,便能够轻松对待身边所发生的事,遇事从大局着眼,从长远利益考虑问题。

南朝梁人张率,12岁时就能做文章。天监年间,担任司徒的职务,在新安的时候,他曾派家中的仆人运3000石米回家,等运到家里,米已经耗去了大半。张率问其原因,仆人们回答说:“米被老鼠和鸟雀损耗掉了。”张率笑着说:“好大的鼠雀!”后来始终不再追究。

张率不把财产的损失放在心上,是他的为人有气度,同时也可看出他的作风。粮食不可能被鼠雀吞掉那么多,只能是仆人所为,但追究起来,主仆之间关系僵化,粮食还能收得回来吗?粮食已难收回,又造成主仆关系的恶化,这不是失得更多、更大吗?

同样,唐朝人柳公权,他家里的东西总是被奴婢们偷走。他曾经收藏了一筐银杯,虽然筐子外面的印封依然如故,可其中的杯子却不见了,追究起来那些奴婢反而说不知道。柳公权笑着说:“银杯都化成仙了。”从此不再追问。

美国心理学专家罗宾通过多年的研究,以铁的事实证明,凡是太能算计得失的人,实际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人,他们这些人中的90%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这些人感觉痛苦的时间和深度也比不善于算计的人多了许多倍。换句话说,他们虽然会算计,但却没有好日子过。

罗宾根据多年的研究,列出了200道测试题,测试你是否是一个“太能算计得失者”。这些题很有意思,比如:你是否同意把一分钱再分成几份花?你是否认为银行应当和你分利才算公平?你是否梦想别人的钱变成你的?你出门在外是否常想搭个不花钱的顺路车?你是否经常后悔你买来的东西根本不值?你是否常常觉得你在生活中总是处在上当受骗的位置?你是否因为给别人花了钱而变得闷闷不乐?你买东西的时候,是否为了节省一块钱而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甚至你自己都认为,你跑的冤枉路太多……只要你如实地回答这些问题,就能得出你是否是一个“太能算计得失者”。

凡是对得失太过于算计的人,都是活得相当辛苦的人,又总是感到不快乐的人。在这些方面,罗宾有许多宝贵的总结。

第一,一个太能算计得失的人,通常也是一个事事计较的人。无论他表面上多么大方,他的内心深处都不会坦然。算计得失本身首先已经使人失掉了平静,掉在一事一物的纠缠里。而一个经常失去平静的人,一般都会引起较严重的焦虑症。一个常处在焦虑状态中的人,不但谈不上快乐,甚至可以说是痛苦的。

第二,爱算计得失的人在生活中很难得到平衡和满足,反而会产生对人对事的不满和愤恨。常与别人闹意见,分歧不断,内心充满了冲突。

第三,爱算计得失的人,心胸常被堵塞,每天只能生活在具体的事物中不能自拔。习惯看眼前而不顾长远。更严重的是,世上千千万万事,爱算计得失者并不是只对某一件事情算计,而是对所有事都习惯于算计。太多的算计埋在心里,形成沉重的负担,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好日子过?

第四,太能算计得失的人,也是太想得到的人。而太想得到的人,很难轻松地生活。往往还因为过分算计引来祸患,平添麻烦。

第五,太能算计得失的人,必然是一个经常注重阴暗面的人。他总在发现问题,发现错误,处处担心,事事设防,内心总是灰色的。

罗宾的研究还表明:太能算计的人,心率的跳动一般都较快,睡眠不好,常有失眠现象伴随。消化系统遭到破坏,气血不调,免疫力下降,容易患神经性、皮肤性疾病。最可怕的是,太能算计的人,目光总是怀疑的,常常把自己摆在世界的对立面,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不幸。

太能算计的人骨子里还贪婪。拥有更多的想法,成为算计者挥之不去的念头,像山一样沉重地压在心上,使生命变得没有轻松和快乐。

而更有趣的是,罗宾自己曾经就是一个患得患失的人。他知道哪家袜子店的袜子最便宜,哪怕只比其他店便宜几分钱;他知道方圆30里内,哪家快餐店比其他店多给顾客一张餐巾纸;甚至哪辆公共汽车比哪辆公共汽车便宜5分钱,什么时候看电影门票最低等等。

正因为这样,他得了一身病。30岁之前,他总与医院打交道。当然,他也知道哪一家医院的药费最便宜。不过那时他没有一天好日子过,更不要说快乐了。幸运的是,罗宾在他32岁那年终于醒悟了,他开始了关于“患得患失者”的研究,追踪访查了几百人,得出了惊人的结论。

罗宾的研究成果,使许多人脱离苦海,看清了自己,身心得到了解放,不但改变了命运,也过上了好日子,他自己的病也全好了。如今,他已经成为美国最健康人群中的一员,每天都是乐呵呵的。他的新作《好日子》也已出版,在美国家喻户晓。

《老子》说:“祸往往与福同在,福中往往就潜伏着祸。”得到了不一定就是好事,失去了也不见得是件坏事。正确地看待个人的得失,不患得患失,才能真正有所得。人不应该为表面的得到而沾沾自喜,得也应得到真的东西,不要为虚假的东西所迷惑。失去固然可惜,但也要看失去的是什么,如果是自身的缺点、问题,这样的失又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