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读二十四史学领导智慧
10268300000068

第68章 明升暗降,分化瓦解

东汉末年,马腾、韩遂等拥兵割据关中一带,对东汉王朝造成严重威胁。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中原群雄角逐时,为了稳住自己的侧翼,始终对马、韩二人采取怀柔政策。后来,马腾与韩遂之间发生了冲突,曹操想借机拉拢马腾,以进一步控制关中一带。

建安十三年(公元206年),曹操打算南下平定刘表、孙权。为了稳定后方,他上表给汉献帝,请任命马腾为卫尉,把马腾调离关中,让他到汉献帝手下任职。同时,将马腾的家族都迎到曹操自己控制的邺城,以防止马腾在曹操南征期间,趁机在兵力空虚的后方捣乱。

卫尉一职,在汉代是很有实力的朝廷要位,专门负责掌领皇宫门禁卫及禁卫军。但是,此时的汉献帝只是一个傀儡而已,手下已没有任何军队,就连汉献帝本人的性命也在曹操的手掌心捏着。所以,这时的卫尉,名义上虽高,但实际上只不过是个虚职而已,毫无实权。

曹操正是通过这种明升暗降的方法,控制住了马腾。当然,马腾的原先部队也并不是让给了韩遂,而是由马腾的儿子马超统领着。控制了马腾,也就等于控制住了马超,意味着控制住了关中的军队。

在古代官场上,用这种明升暗降的计谋控制对方,削弱对方势力的,也不仅仅是曹操一人在使用。

隋炀帝杨广在大臣杨素等人的密谋下,夺取了帝位。这一来,身为楚国公的杨素因屡建功业,对皇上有恩,所以就贵宠日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素通过种种渠道,让自己的诸亲六眷位居要职,有的担任尚书列卿,有的任柱国,有的任刺史。而对那些忠诚于国、功高德重的人,杨素却经常暗中进行诋毁诽谤。据《隋书》所言,当时“朝臣有违忤者,虽至诚体国,如贺若弼、史万岁、李纲等,素皆阴中之。若有附会及亲戚,虽无才用,必加进摧。朝廷靡然,莫不畏附。”可谓权势已达炙手可热的程度。

杨素的这一切,很快引起了以阴险毒辣而著称的隋炀帝的警惕。于是,碍于种种情面和杨素的势力,隋炀帝下了一道看似十分关心杨素的命令:“杨先生是国家的栋梁,应主要抓一些大事,那些细琐的事务性小事,就让下面的官员去办吧,杨先生就不必亲自过问了。”表面上是对杨素给以优厚的待遇,以抬高他的名声,但实际上却夺掉了杨素的实际权利。自此后,杨素的行动收敛多了。

唐代的李林甫也惯于使用这种方法来整治别人。

刑部尚书裴宽和裴敦复都深得唐玄宗的赏识。李林甫十分害怕他们入相与自己争权;偏巧“二裴”之间又有矛盾,李林甫看准了这一点,就趁势挑拨他们的关系,使“二裴”不能并存,而自己却坐收渔利。如,他怂恿裴敦复买通杨玉环的姐姐,在玄宗面前说裴宽的坏话,致使裴宽被贬为睢阳大守。

李林甫见两个对手已伤了一个,就把目标转向了裴敦复一人。他以明升暗降的手段,任命裴敦复为岭南五府经略使。岭南是一个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山水阻隔,千里迢迢。裴敦复接到任命后,稍露迟疑之情,便被李林甫向皇上弹劾一本,说裴敦复迟迟不赴任,有违抗圣旨之嫌。

玄宗觉察后,觉得裴敦复曾立有赫赫军功,后改将裴敦复贬为淄州大守。

李林甫正是用这种狡猾的伎俩将二裴赶出朝廷,阻止了他们入相的机会,从而保全了自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