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10266800000020

第20章 远交近攻:扬李唐国威,胁四海臣服

太宗李世民开创了大唐盛世,君临天下,威服四海,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好转、国力逐渐增强的条件下,他又开始了边疆地区的统一战争。他妥善地处理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为建立强盛的多民族的李唐王朝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对唐朝边境造成威胁的是东突厥国,它是北方最大的一个少数民族势力。唐朝建立初期,东突厥就支持北方各派割据势力,阻挠唐朝统一,并经常南下对唐边境区域进行骚扰,抢掠人口,破坏百姓的生产,甚至威胁京师长安的安全。太宗李世民刚即位时,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认为其统治还不稳固,便亲率20万骑兵进逼长安对太宗进行威胁和讹诈。太宗李世民正确地分析了颉利入侵的目的,他命令唐军迅速布阵,击退其大军。后太宗李世民借东突厥内乱势力削弱的机会,于贞观四年(630年)派李靖、李世勣率大军深入边疆俘获了颉利可汗。贞观九年,太宗李世民任命李靖、侯君集率军平定了吐谷浑(位于今青海地区)。贞观十三年,太宗又派侯君集出兵攻打交河(今新疆吐鲁番),第二年占高昌,后又擒获龟兹王,平定了西域大部分地区,将安西都护府移至龟兹(今新疆库车),重新打通了沟通中西陆路交通的“丝绸之路”。唐朝在东到大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的广袤疆域内设立州县,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王国。

太宗李世民认为“中国既安,四夷皆服”,他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从消灭东突厥国开始,西北各部首领都主动来长安朝见太宗,并尊称太宗为“天可汗”。“可汗”原是西北各部对头领的称呼,称太宗为“天可汗”就是认可太宗是他们共同的君主。唐朝对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主要采取了任命各民族上层头领担任地方长官,并尊重原有民族习惯与生活习惯的方式。少数民族地方长官职务世袭,代表中央政府对当地进行管理,到太宗晚年,漠北地区各部又相继归附。为了方便来长安朝拜太宗皇帝,各少数民族首领又在大漠南北专门开辟了一条大道,称为“参天可汗道”。沿途设置的驿站多达68处,里面备有马匹和食物供应各地往来的使者。太宗李世民把各地少数民族与自己的子民同样看待,各少数民族人民也把太宗当成了自己最爱戴的可汗。

唐朝与吐蕃还有了通婚的历史。吐蕃是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的古老民族,是现今藏族的祖先。松赞干布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做赞普的时候,基本上统一了雪域高原的各部,并定都逻些城(今拉萨)。在松赞干布多次求婚的强烈要求下,太宗答应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唐朝许婚的消息传来,吐蕃人民欢呼雀跃。松赞干布非常兴奋,他仿照唐朝的建筑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宫室。之后,又亲自前往青海迎接,并以皇帝女婿的身份拜见唐朝的护婚特使李道宗。据说,文成公主是李道宗的女儿,李道宗不仅是屡立战功的名将,在唐与吐蕃的此次联姻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行过迎亲礼后,文成公主被迎入逻些城。李道宗告别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回朝复命。在逻些城,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举行了盛大婚礼。文成公主入藏后,为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女性。文成公主将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带往吐蕃,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唐蕃密切交往的基础。后来,松赞干布又接受唐朝授予他的西海郡王的爵位和驸马都尉之职。唐朝从634年到846年的200多年间,与蕃之间的使臣往来非常频繁。

贞观时期,由于边境地区的统一和安定,大大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饷。同时,唐朝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也越来越频繁。亚洲、非洲地区许多国家的使者、商贾、学者、艺术家、僧侣等不断来唐朝访问,长安城不仅是当时国内各民族的大都会,也成了世界性的大都会。太宗对中外交往采取了积极友好的态度,专门设立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者,设立商馆以招待外商,那时和唐朝交往的国家达到70多个。大批外国商人从陆路或海路来到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大城市,唐政府允许他们长期居住,还可以和中国人通婚。通过广泛的交流,许多植物品种如胡椒、菠菜、郁金香、天竺干姜等相继从波斯(今伊朗)和印度传到了中国。此外,佛教经典也大量传到中国,并被译成汉文。景教、回教、摩尼教也在贞观时期传入中国。

贞观时期,高度先进的封建文化对亚洲各国甚至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纸张等商品大量销往波斯等亚洲国家,又通过他们销往西方。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便是在贞观时期传到阿拉伯和印度的,又通过阿拉伯传到欧洲和非洲,对西方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唐文化对朝鲜、日本的影响更大,贞观五年(631年),日本派遣了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国来学习。之后,各种遣唐使和留学僧人不断到来,人数越来越多。贞观十九年(645年)日本吸收了唐代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官制、府兵制以及刑律等等,开始了废除氏族制度的政治革新,他们在这场具有革命性的社会变革中建立起了完备的国家机构和制度,大大促进了其封建化进程。贞观时期,强盛的李唐王朝在当时的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声望。中国使者、僧侣和商人的足迹,遍布亚洲各国。直到今天,西方国家中还有以“唐人”称呼中国人的习惯,还有的外国城市把有较多中国人居住的地方称为“唐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