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原来这样说
10242400000030

第30章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原典”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

“古句新解”

即使一个人天生就具备离娄的目力、鲁班的技巧,但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正确地制作出方形与圆形。

孟子特别看重规矩,曾多次提到“规矩”二字。但孟子“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寓意是治国之道必须“遵先王之法”。其实,孟子的这一观点用在现代职场中同样重要。身在职场,要遵守的最大规矩则是服从。

在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成文的传统,学员遇到军官问话时,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

服从是成就杰出职员的第一步。商场如战场,每个员工都必须服从上级的安排,就如同每个军人都必须服从上司的指挥一样。大到一个国家、军队,小到一个企业、部门,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完美地贯彻了服从的理念。

民企治理专家曾水良先生认为:“服从是一种美德、一种跨越,服从是一种操守、一种财富;服从是一种职业伦理,是人生最重要的品质。”服从不谈条件,服从不讲回报,服从是一种义务,服从是一种责任!

员工需积极配合有明显不足的领导,在服从中显示自己的才智。要勇于承担任务、责任,主动争取领导的认可,勤于向领导请示汇报。请示上司的下属比顺从领导的下属更高一个层次。服从有利于个人与企业的成长,符合大众价值取向标准。

职场上,你必须时刻牢记一条:领导永远是决策者和命令的下达者,无论你有多大的把握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无论你代替领导决定的事情有多细微,都不能忽略领导同意这一关键步骤。

许多人自诩比较直率,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敢于直言,强逼老板认同自己的观点。这就好比牛不喝水强摁头,其结果只有三种:一是牛直接把你顶死;二是牛喝完水后把你顶死;三是牛的力气大,直接挣脱跑走了。不论结果是哪种,都是失败的。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就是千方百计把自己的想法变成老板的决策,把自己想表达的观点最后转一个弯让老板说出来,让老板成为这件事情的决策者。一旦老板做出决策,他必然会调集各种资源来促成这件事情。如果是你做出的决策,所有的资源支持力度就会差远了。

有些人往往会这样认为:老板既然花钱请我来,就应该听我的。此言差矣。其实我们应该这样理解才对,老板花了钱请你来,理所当然你要听老板的,这才符合公平的市场交易原则。但这并不妨碍你贡献智慧。你必须把智慧贡献出来,让老板来拍板决定,然后你去执行。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费纳说:“多数老板都喜欢自己努力后所取得的权力和威信。”老板们肯定是一个团队里在工作上最成功的人。相信自己的方式是正确的、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正是他们成功的原因所在。也正因为如此,老板们才容易将下属的反对意见看做不服从,而不是反馈。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在一个机构里只有一个老板,他不一定是你所在机构的所有者或者最高决策人。在一个时间段内,谁给你分配日常工作,你向谁直接汇报工作,谁就是你的老板,一般来说就是你的顶头上司。他可能就是一个小组长,可能在一个一万人的公司里他只领导你一个兵,但对不起,他就是你的老板。他不一定能降低你的薪水和职务,也不一定能开除你,但他一定能让你整天不痛快,他拥有这个权利——这就足够了。

所以,对企业员工来说,当我们还没学会我们上级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做事方法之前,我们就只有服从。

因为服从,会拉近我们与上级的距离,距离拉近了,我们就会得到上级的思想、观点的传承,得到上级的精髓,自己也就得到了跨越;因为服从,能让我们领悟上级的用意,学会上级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技巧,为我们自己的提升打好基础。因为上级定有上级的过人之处,成功者自有其成功的道理!想当领导,你必须先学会服从领导的道理。

坚决地执行上级指示,决不能因你的上级比你年轻或是学历比你低就不愿接受指挥,要清楚他能成为上级,一定有其道理。

服从命令是天职,是下属应尽的本分,应守的规矩,服从命令也是使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桀骜不驯的“刺头”却不乏其人。不管承认不承认,每一个人内心都有过冲撞、反抗上司的想法,那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但在现实中,你却不得不为这种反应付出代价。虽然到最后还是得服从权威,但这种服从却让上司感觉完全变了味。因此,我们要克制自己的情绪,谨记服从命令的要义。

中国不是有句俗话叫军令如山倒吗?在工作中同样适用。服从是一种习惯、一份义务,更是一种力求进步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