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原来这样说
10242400000021

第21章 仁爱成就一流企业

“原典”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

——《孟子·离娄下》

“古句新解”

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一直爱他。

“仁爱”思想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孟子认为爱与敬是双向的,没有播种就不会有收获。只有以仁爱之心对待别人,社会和企业才可能有一个和谐安宁的环境。企业的领导、企业家们要以仁爱之心去对待自己的员工,同样员工们也应该以仁爱之心去对待企业的领导与管理人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产生出内在的凝聚力。

“人心齐,泰山移”,全体员工的同心协力、一致努力是企业能获得最终成功的有力保证。而要做到这一点,管理者就要多关心员工的生活,对他们遇到的事业挫折、感情波折、病痛烦恼等“疑难病症”给予及时的“治疗”和疏导,建立起正常、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从而赢得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使整个企业结成一个凝聚力强的团体。

管理典范摩托罗拉的总裁保罗·高尔文不仅本人辛勤工作,而且重视正直的员工,一直对为他工作的员工十分关怀,以诚相待。他珍视并忠诚于和同事间的关系,也因此,许多极具才华的人对他怀着深厚的感情,愿意追随于他的左右。

他曾亲自干预员工的酗酒问题。他打电话把酗酒人召唤来,同他谈话,试图说服他接受适当的治疗,以摆脱酗酒的恶习。一次,当管理人员建议把一个不可救药的员工开除时,高尔文要求先和这个人谈谈。20年后,这位员工仍被雇用,而且成了管理人员。

高尔文对下属无微不至的关怀的大量故事在摩托罗拉的工厂中流传。在一条生产线上作业的一个女孩,她父亲不是摩托罗拉的员工,身患癌症,在家养病;高尔夫叫这个女孩回家照看她的父亲,并照发全部工资。他还从自己的腰包中拿出钱来,替一个员工的子女交纳大学的学费,为一个员工的妻子交纳分娩费。这些慷慨解囊的行为不仅仅表现在员工遇到极度困难时。

高尔文乐于将自己的好运同别人共享。在经过头几年艰苦奋斗,企业终于开始有改进后,高尔文告诉和他共同创业的人,他们在工资之外,应分享到公司增加的财富。他要他们理解,他们在公司未来的岁月中会受到公平对待,就是说,送给他们每人一些股票。

他告诉自己的下属:“我不要你们跟我一辈子,只靠工资为生。我希望你们和你们的家庭在公司中也是股东,如此,一直到退休,你们都有奔头。”

摩托罗拉员工成立了许多组织,第一批组织中有几个于1938年成立。其中最重要的是“服务俱乐部”,它把1928年和高尔文共同创业10年的老员工组织在一起,摩托罗拉服务俱乐部的第一次集会于1939年在高尔文的办公室举行,与会的有9个员工,3个是1928年进来的,6个是1929年来的,他们聆听了高尔文热情洋溢并表示感谢的贺词后,都感情激动,热泪盈眶,发誓他们不会让高尔文失望。

同美国重要企业的很多其他创办人相比较,高尔文在更大程度上以公司为生命。高尔文强烈地意识到:他必须用他的真诚感情说服他的员工,使他们认识到“一个公司只能在它的员工参与管理后,才能发挥效能,否则,它只能是死水一潭”。他排除种种障碍取得的成功是由他的员工对他表示的尊敬与爱戴来显示的,没有在那些艰难困苦与磨炼的创业年代里建立起来的这个忠诚的核心,摩托罗拉是不可能创造出今天的辉煌的。

韩国高丽大学校长洪一植先生曾在《经济人》周刊上,发表一篇题为《21世纪韩国的企业和道德性》文章,文章中指出:道德性是优秀企业文化的绝对标准。立足于道德性树立企业文化,是成为世界第一流企业的首要条件。他认为,应该弘扬传统文化。只有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中固有的道德性,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第一流的企业。洪一道先生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来说,具有启发性,值得深思。换言之,我们的企业要想成为世界第一流的企业,必须要弘扬我们民族文化中的道德性,其中基本的就是“仁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