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非公企业党建新起点
10206200000007

第7章 “系统创新”提升非公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

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

核心提示

近年来,江苏省委紧紧围绕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深入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在改革创新中破解党建难题,在系统创新中提升整体水平,走出了一条适应发展要求、体现江苏特色的非公企业党建之路,提升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习近平同志指出:“江苏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不断探索,有相当的基础,工作开展得比较深入。”

江苏是东南沿海经济强省之一,非公经济蓬勃发展,2011年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近三分之二。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省委始终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像抓非公经济发展一样抓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以创新党组织设置为重点,以党组织书记职业化管理为关键,以创先争优为动力,以党组织统筹共建为抓手,积极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始终充满持续创新的活力,促进了非公企业健康发展。

以点带面破解党建难题

非公企业是党的建设的新领域,难点和矛盾集中在基层,创新和活力也同样来源于基层。江苏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总结推广基层新鲜经验,坚持以点带面,破解非公企业党建难题。

破解非公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党组织组建难题。总结沃尔玛、麦德龙南京店等外资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成功经验,召开外资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推进会,推广突出政策宣传、突出服务发展、突出文化交融的做法,推动全省非公企业组建党组织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截至2011年底,全省有26万户非公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占非公企业总数的85.9%。

破解非公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难题。推出红豆集团党建标准管理、沙钢集团党建绩效管理、苏宁电器集团党建文化管理等一批管理创新典型以及基层党建九大工作法,印发全省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不少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表示,基层党建工作法解决了“想抓不会抓、想干不会干”的问题,为党的工作在非公企业“进得去、站得住、展得开”理清了思路、提供了办法。

抓好“三支队伍”壮大工作力量

坚持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出资人“三支队伍”一起抓,在规范管理中培养壮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力量。

选优训强党组织书记。采取内选、外聘、委派、公推直选等方式,从企业内部、机关干部、复转军人、大学生村官中选拔党员人才担任党组织书记。实施素质提升计划,着力打造“服务发展能力强、凝聚职工能力强”的党组织书记队伍。省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省级示范+市县联动”方式,持续开展大规模培训。确保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新任党组织书记3个月内接受任职培训。2011年全省有4万名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经培训考核获得党务工作者资格证书。

多渠道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集中选派5000名年轻后备干部到非公企业挂职,明确一岗双职,加强考核考评。安排3000多名退二线干部到企业进行帮扶。实行大学生“村官”和非公企业双向选择、村企互动,每人联系指导3—5家非公企业。

教育引导出资人。实施千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计划,采取党校学习、导师帮带、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一支对党有感情、支持党的工作的企业家后备人才队伍。波司登公司总经理高晓东拜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为师后,深有感触地说:“与父辈相比,我们欠缺一份对事业的执著,向吴仁宝这样的老前辈学习,无论是思想素质还是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以党建“软实力”催生发展“硬实力”

生存与发展始终是非公企业的头等大事。江苏省致力于把非公企业党组织打造成“三个中心”,发挥党组织作用,服务企业发展。

打造发展保障中心。全面推行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使党组织与企业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力。全省3.6万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中,1.9万名出资人担任党内职务,2.6万名党组织书记进入管理层。开展非公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党组织统筹共建活动,启动500多个重点项目,实现党建资源共享和企业发展共赢。

打造人才培养中心。开展“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用5年时间,培养1000名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党员企业家。实施“党员蓝领成才计划”,建成300多个党员职工培训基地,举办党员职工岗位技能培训班1100多次,3.7万名党员职工通过培训获得技术等级证书。

打造权益维护中心。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党组织的核心任务,通过建立“谈心接待日”、劳动争议调解等制度,维护职工权益。以“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江苏精神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具有行业特征、企业特点、职工群众认同的团队精神和核心价值。

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工作水平

围绕破解难题、提升科学化水平,健全完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和机制。

创新管理体制。对大型非公企业党组织,推行由上级组织部门与企业所在地党委双重管理模式,有20家企业党组织列入省委组织部双重管理,225家企业党组织列入市级组织部双重管理,解决了企业党组织管理层级与企业规模影响不相匹配、党建工作缺乏有效指导等问题。对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组织,由开发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分片划区设立综合党组织,配备专门人员加强管理,推动党的工作全覆盖。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会同财政、税务等部门下发文件,按职工工资总额5‰从企业管理费中计提党组织工作经费,据实税前列支,从制度上保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费。对落实党建经费有困难的,采取全部返还党费、统筹使用党群组织活动经费等方式,确保党组织有钱办事、正常活动。

强化活动阵地保障。依托基层党员服务中心,建设1.8万个区域性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平台,向区域内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免费开放,使之真正成为联系党员的纽带、教育党员的阵地、服务党员的窗口。

工作点评

江苏省遵循客观规律、紧跟时代步伐、务求取得实效,以建立发展党员、教育培训、方法引领、目标考核等四个常态化机制为重点,科学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和提高工作,有效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实现党建工作与非公经济发展的互动双赢,走出了一条适应发展要求、体现江苏特色的非公企业党建之路,开创了与“两个率先”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