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非公企业党建新起点
10206200000033

第33章 “万名干部入企帮扶”促党建

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

编者视点

作为一个新领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亟须党务人才支撑。安徽省选派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入企帮扶,在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锻炼了干部队伍,改进了工作作风,树立了良好形象,可谓一举多得。

近年来,安徽省委组织部选派近万名干部到非公企业开展帮扶工作,在加强非公企业党建、促进企业平稳较快发展、培养锻炼干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大规模选派干部入企帮扶

2009年初,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帮助非公企业渡过难关、促进企业平稳发展,省委组织部选派9866名干部到9795户非公企业开展帮扶工作。

按需选派,提高工作针对性。各地以省辖市为单位,对4000多户非公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党建工作情况、实际困难等进行调查摸底,了解企业是否愿意接受帮扶、有哪些需要,对选派干部有什么要求等。在此基础上,各地把规模以上、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党建工作需要加强的企业作为干部帮扶的重点。同时,既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又征求选派干部的个人意见,切实做到按需选派,双向选择。

严格程序,保证选派规范化。按照“公布条件、报名推荐、组织确定、选派入企”的程序挑选干部,切实把干部选准派好。各地选派的干部以党政机关优秀中青年干部为主,也有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选派干部中,处级以上干部787名,占8%;科级干部4995名,占50.6%;其他干部4084名,占41.4%。

从实际出发,增强帮扶实效性。根据企业情况和选派干部的实际,努力做到“一企一策”。帮扶时间短则一年,长则两三年。不少干部应企业要求,延长了帮扶时间。在驻企形式上,有的与原单位工作岗位脱钩常住企业工作,有的每月或每周相对固定时间到企业工作。在帮扶方式上,一人帮一企的有6985名,一人帮多企的有908名,还有1973名干部组成工作组入企帮扶。

推进选派工作深入开展

提出选派工作“推动企业发展、加强党建工作、服务职工群众、培养锻炼干部”的目标要求,并明确选派干部的职责任务和工作要求。

加强领导和指导。各地普遍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点,成立了选派工作领导机构,制定相关政策,研究具体措施,强化指导督查,推动工作落实。县市区委组织部通过召开选派干部例会、座谈会、推进会等,不定期地总结工作、部署阶段性任务,向选派干部提要求、压担子、教方法。据统计,各地共召开选派工作会议358次,制定有关文件239个,开展工作督查500多次。

注重队伍管理。各地积极探索,建章立制,坚持用制度管人抓事。加强教育培训,对选派干部进行岗前培训和专题业务培训,共举办培训班220多个、培训干部1.2万多人次。建立选派干部工作考勤、请销假、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由派出单位对选派干部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对他们严格要求,明确帮扶期间不得在企业领取任何报酬、不得在企业报销任何费用。加强考核,一些地方以市为单位出台考核办法,组织选派干部述职,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有的地方还建立选派干部档案,实行跟踪考察培养。建立选派干部回访制度,在帮扶期满后,定期回访企业,做到离任常联系、帮扶不断线,巩固选派工作成果。

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党报、党刊和各类简报,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大力宣传选派干部入企帮扶的好做法好经验,营造浓厚的氛围。注重培育和宣传选派干部先进典型事迹,发挥典型的激励和示范引导作用。

选派干部入企帮扶取得实效

三年多来,全省选派干部认真履行职责,自觉当好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员、促进企业发展稳定的服务员、企业与党委政府的联络员,选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促进了非公经济发展。选派干部发挥自身优势,充分施展才干,为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池州市科技局选派干部宋秋奎,帮助马东机械公司成功申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项目,争取财政补助资金200万元,协助引进年产200万只水表合作项目,为企业办了大量实事,出资人强烈要求他延期帮扶。合肥市人社局选派干部李应信发挥优势,帮助安徽伟宏钢构有限公司解决了申办资质企业商标、办理土地证照等难题,受到企业好评。三年多来,选派干部帮助企业申报项目3686个,融资92.8亿多元,开展技术革新4434项,引进技术人才12392名,带来直接经济效益60多亿元。

推动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全省担任企业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的选派干部5914名,加强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力量。六安市舒城县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党组书记郭世明被选派到安徽金信科技担保公司后,做好出资人的思想工作,在企业建立党支部,在部门设立党小组,引导党员亮身份、站出来、带好头,坚定了职工的信心,帮助企业逐步走出困境。据统计,选派干部帮助未建党组织企业组建党组织2076个,发展党员4211名,新建或改建党员活动室2411个,协调解决党建工作经费1000多万元。

密切了企业与党委政府的联系。选派干部大多来自党政机关,了解政策,架起了企业与党委、政府沟通的桥梁。芜湖市在抓好选派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百家机关联百企,结对帮扶促发展”活动,100多个党政机关与企业结成对子,选派干部担任所在单位和企业之间的联络员,积极反映企业所需所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干部。选派工作为中青年干部干事创业搭建了平台。他们在帮扶中积累了基层工作经验,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为企业、为群众服务的本领。目前,全省有620多名经考核实绩突出的选派干部得到提拔使用,一批想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