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非公企业党建新起点
10206200000029

第29章 “攻坚工程”强力推进“双覆盖”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

编者视点

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辽宁省大力开展“双覆盖攻坚工程”,坚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选派万名党建指导员、三建三送强保障等多措并举,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辽宁省委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实施“双覆盖攻坚工程”,强力推进非公企业组建党组织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11年,新建党组织11357个,覆盖企业21994户。目前,全省共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25115个,党组织覆盖率达到45.2%。

把组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国有企业多,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突出。省委着眼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目前,非公经济已占据“半壁江山”,成为就业的主渠道。但是相对其他领域,非公经济领域党建工作基础还很薄弱,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党组织。省委认为,这绝不是一个小问题,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这是一个关系到能不能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政治动力和组织保证,在调结构、转方式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迫问题;从长远和全局看,这是一个关系到扩大党在非公经济领域影响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大问题,必须快抓,必须抓好。省委及时成立非公企业党工委,指导100个县(市、区)委成立了相应机构,在乡镇、街道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委,配备2600多名人员,专职从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省委书记王珉同志坚持身体力行,深入非公企业调研,指导破解组建难题。全省1600多名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建立非公企业联系点,落实“谁联系、谁组建”的包建责任制。营口市一外资企业对组建党组织有抵触情绪,市委书记亲自出面阐明市委的态度,帮助组建党组织,并带动38户持观望态度的企业组建了党组织。

全力破解组建难题

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难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对此,各级组织部门直面难题,逐一进行破解。

加强出资人队伍建设,解决不愿意建的问题。对出资人加强教育引导,增强他们对组建党组织的认同感。充分发挥工商、税务等部门作用,利用注册、年检等机会宣传政策,督促组建。强化政治激励,对支持党建工作的,优先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及其他社会职务;对不支持党建工作的,实行“一票否决”。

壮大党员队伍,解决组建条件不具备的问题。近年来,全省非公企业共发展党员23267名,招聘党员职工52600多名,查找“隐形”党员27000多名,促使一大批非公企业具备了组建条件。

选好党组织书记,解决无人选、建不了的问题。针对不少企业缺乏合适书记人选,建不了党组织的问题,采取上级委派、组织推荐、公开招聘等方式,共向3115户非公企业委派、推荐了党组织书记。抚顺罕王集团董事长杨敏说:“高薪聘请专职党委书记,主抓党建工作,确实有助于企业发展,非常值得。”

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解决谁来建的问题。全省以县(市、区)、乡镇(街道)党员干部为主,先后选派4.2万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到非公企业,指导做好组建党组织工作。丹东市党建工作指导员李立华,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激情,克服重重困难,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75个,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

不断提升组建工作水平

为保证组建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各级组织部门坚持统筹推进,抓好落实。

实名统计。全省建立“三类表格三级联网”数据库,即企业、村(社区)、乡镇(街道)填报三类数据表格,县(市、区)、市、省建立三级网络台账,每月更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强化督导。对新建党组织的企业,采取电话抽查、实地督查等方式,对照台账进行“盘点销号”。对各地新组建党组织情况进行排名,每月在全省进行通报;建立季度例会制度,及时进行讲评;建立约谈制度,对组建名次靠后的地区,由省委组织部领导约谈主要负责人,提出工作建议。

典型示范。在全省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1292个。组织未建党组织的企业出资人,到示范点参观学习,亲身感受党组织给企业带来的变化。提供保障。省委组织部要求每建立一个党组织,省市县按照4:3:3的比例,给予1000元工作启动经费。全省开展“三建三送”活动,即帮助企业建一个活动场所、建一个党建宣传专栏、建一套党建工作制度,送一块党组织牌匾、送一面党旗、送一套党建图书,保证党组织规范有序运行,切实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