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非公企业党建新起点
10206200000011

第11章 “双强争先”奏响非公企业党建主旋律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省委两新工委

核心提示

伴随着非公企业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发展,浙江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经历了从探索起步到拓展深化,再到创新发展的阶段,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日益显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浙江省结合实际,在全省非公企业中广泛开展“双强争先”活动,奏响了企业党建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进的主旋律。中央组织部《组工通讯》、中央创先办《活动简报》曾对浙江“双强争先”活动情况作了介绍,相关经验做法得到李源潮同志批示肯定。

浙江是非公经济大省,省委始终把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来抓。特别是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全面开展以争当“党建强、发展强”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双强争先”活动,有效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融合互促、协调共进,促进了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红色行动”——有形覆盖转向有效覆盖

打造“红色堡垒”。开展“组建攻坚月”活动,全省有党员的企业,职工80人以上的企业,以及职工50—79人且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2011年新建党组织的企业12.1万家,超过历年总和。目前,全省21万家非公企业建立了党组织,组建率达62.91%。

实施“红领计划”。创新党组织书记选拔方式,大规模开展教育培训。温州市连续两次面向全国公开招选了56名书记人选。2011年以来全省轮训了8.8万名企业党务工作者。

开展“红色接力”。加强对出资人的教育引导,2011年集中培训了12700名党员出资人,组织新生代出资人参观革命圣地、学习党史、接受培训,增强对党的感情和对党建工作的认同。一些二代接班人深有感触地说:“国家的繁荣昌盛、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我们不仅要接过位子,还要接力党建。”

建设“红色在线”。开通“两新党建”官方网站和微博,推动各级两新工委、重点企业党组织和出资人开通微博,有效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实质作用”——助推企业活力和谐

助推企业创业创新。广泛开展岗位竞赛、科技攻关活动,组织党员立足本职创先争优。2011年以来全省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共提出合理化建议21.8万条,开展技术革新项目5.3万个。许多出资人由衷地表示:“党建工作抓实了也是生产力。”

服务企业引才育才。实施“党员人才工程”,深化“三培养两推荐”工作,组织百家民营企业赴美国开展浙江民营资本与海外人才智力对接活动,引导优秀人才向企业集聚。目前全省非公企业入选国家和省“千人计划”219人,占入选人才总数的52.3%。

促进企业凝心聚力。2011年,针对部分企业出现因资金链紧绷、个别企业出资人“跑路”现象,地方党委和非公企业党组织积极帮助企业提振信心、应对挑战、渡过难关。“温州信泰集团董事长出走事件”发生后,集团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坚守岗位,做好职工思想工作,在最终促成董事长归国重组企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湖州市“织里事件”中,没有一名党员参与寻衅滋事,有党组织的企业都坚持正常生产,在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标准引领”——深化“双强六好”创建

总结提炼可推广的“实践样本”。总结推广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传化经验”、帮助企业转型升级的“非公党建十八法”等基层创新举措,提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全覆盖的具体标准,即摸清底数全覆盖、组建全覆盖、工作全覆盖、理顺关系全覆盖、有效活动全覆盖、工作保障全覆盖,争取在党的十八大前实现全覆盖。

构建“1+N”制度体系。修订《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规定(试行)》,分别制定工业园区、市场、个体工商户等领域党建工作意见,逐步形成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

全面开展标准化建设。按照“有坚强的班子、有清晰的思路、有规范的制度、有正常的活动、有健全的保障”的要求,加强企业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主动把自己近400平方米的办公室腾出来,作为党员活动中心。他说:“民营企业对党建工作要主动支持,舍得投入。”

“两新工委”——创新非公党建体制机制

针对非公经济发展迅猛,非公企业数量多、影响大的实际,省委依托组织部成立新经济与新社会组织工委。两新工委委员以干部任免文件明确,财政预算和收发文单列;委员单位包括统战、工商等8个部门,并将工青妇作为固定列席单位。各市、县(市、区)都建立了两新工委,共有编制408人;1029个经济较发达的乡镇(街道)也建立了相应机构。同时,省委两新工委对108家规模和社会影响较大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在保持隶属关系不变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联系和直接指导,通过“开小灶”、“重点帮”,实现“走在前”。

“开小灶”就是培训直接办、决策优先听。双管企业列为两新工委发文

主送单位,企业负责人、党组织书记由两新工委直接培训,重大决策部署事先听取企业意见。2011年对省级双管企业党组织书记进行了集中培训。2012年明确党的十八大和省党代会非公经济领域代表候选人,原则上从省级联系企业中推荐。

“重点帮”就是帮有方向、帮有办法。定期走访双管企业,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企业反映的困难涉及委员所在单位职责的,实行商请办理制度;涉及其他单位的,实行抄告办理制度。在走访中,湖州巨人通力公司提出加快其股权转让审批的合理要求,委员单位省商务厅当即着手联系,帮助企业当日就拿到批文。

“走在前”就是示范引领、创先争优。围绕生产经营、发展成效、劳动关系、文化建设、履行社会责任、党组织自身建设,制定“双强六好”争创标准,引导企业对标创建,提升整体水平。2011年“七一”,省里首次表彰了100家“双强”企业党组织,树起了标杆。市、县两级共对3042家企业党组织实行重点联系,表彰3166家“双强”企业党组织,形成了示范引领、争先晋位的良好局面。

工作点评

浙江省的“双强争先”活动,旨在为企业科学发展注入动力,重在以党内创先争优带动企业创先争优,贵在构建企业党建与企业发展协调互促机制。通过这一活动,找准了党建与发展互动的结合点,实现了以企业党组织创先争优引领推动企业争创一流、晋位争先,进一步放大了争创的“红色效应”,促进了企业党建与企业发展的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