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子原来这样说
10139300000049

第49章 虚怀若谷,完善自身

“原典”

墨子曰:“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

“古句新解”

墨子说:“长江、黄河不嫌弃小溪、小流的水来注满自己,所以才能使水量增加,汇成滔滔巨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被人批评便是正常的事。虽然被人批评常常使自己颜面无光,但对于别人善意、正确的批评,或者是别人指出我们的不足之处,我们都应该虚心接受。在这里,墨子以长江和黄河为喻,指出为人不要骄傲自满,要谦虚,要善于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努力加以改正,并虚怀若谷地吸收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使自己各方面的才能都有所提高。这些话说起来十分容易,一旦做起来,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人生活在世界上,都往往或多或少有那么一些自尊心和虚荣心,很容易过分看重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取得一点成绩就会沾沾自喜,爱听别人对自己赞美的话,哪怕是过誉之辞,也会觉得十分受用;而一旦听到指责和批评,就难以正确对待和接受,对别人的优点长处,更难以虚心借鉴吸收。因而墨子在战国时期所提倡的“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的名言确实对我们有警示作用。

墨子认为,江河不拒绝小溪流入,因此能让自己的水量不断增大。圣人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所以能成为天下的大才。

然而,2000多年后的今天,仍有很多人与墨子的观点背道而驰。

这些人往往喜欢沉浸在自己狭小的空间中,沾沾自喜,总认为自己是完美的。他们对别人的意见、建议、批评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排斥、抵制和拒绝。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为人处世方式,显然阻碍了与别人的正常交流和沟通,不利于自己的进步和提高。这些人应该从墨子和他的弟子耕柱的一番对话中汲取教训。

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不过,他老是受到墨子的责骂。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耕柱觉得自己非常委屈,因为在许多门生之中,自己被公认为最优秀的,但又偏偏遭到墨子的指责最多,让他感觉很没面子。

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难道在这么多学生当中,我就是如此地差劲,以至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

墨子听后反问道:“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应该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

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

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

耕柱回答说:“理由非常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

墨子说:“你答得很好,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是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导与匡正你。”

以上墨子的这个故事,其实也是虚心接受别人意见的更进一步的要求,即变被动为主动,虚心向别人求教。

一个人在某些问题上处理不当时,如果有人向他指出他的缺陷和不足,不管这个人对此抱什么态度,接不接受,采不采纳,应该说这个人都是幸运的,因为至少他已经有了一个改正的机会。但当一个人犯错误,同时他周围的人任由他犯错误而不闻不问时,那么他是很不幸的,因为他正陶醉在自以为是的错误里而浑然不知。

19世纪时,法国著名画家贝罗尼有一次到瑞士去度假,但他每天仍然带着画夹到各地去写生。

有一天,他在日内瓦湖边用心画画,旁边来了三位英国女游客,看了他的画,便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批评起来,一个说这儿不好,一个说那儿不对,贝罗尼都一一修改过来,分别时还跟她们说了声“谢谢”。

第二天,贝罗尼有事到另一个地方去,在车站看到昨天那三位英国女游客,正交头接耳不知在议论些什么。过一会儿,那三位女游客看到了他,便朝他走来,问他:“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贝罗尼朝她们微微弯腰,回答说:“不敢当,我就是贝罗尼。”

三位女游客十分惊讶,想起昨天的不礼貌,一个个脸红得像苹果。

才识、学问愈高的人,往往在态度上反而愈谦卑。希望自己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正因如此,他们往往具有容人的风度和接受批评的雅量。

人往往就是这样:得到称赞,心里就感觉舒服;受到批评,要么生气,要么毫无耐性。被人批评并不是坏事,批评使我们认识到了错误,避免重蹈覆辙,批评使我们变得聪明。概括而言,面对批评,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理解别人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喜欢我们的人,也会遇到不喜欢我们的人。同样,我们会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也会与不喜欢的人相处。我们无法要求我们的眼睛看到的都是美丽,也无法要求所有人都喜欢自己。明白了这点,也就理解了别人批评和反对的正常性,面对批评自然平静。

2.接受批评

没有一个人完美得几乎没有一点错误。如果别人的批评正确而合理,我们就应心悦诚服地接受。认真对待别人的意见,吸取精华,改进自我。

3.表现宽容

往往涉及到个人利益,有人会偏激地反对和否定你。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是客观公正地看待你,那么就用理解和宽容去接受,并对他的无知而感到幼稚。当然,面对不合理不公正的批评,你也可以向对方提出来,但要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适当地向对方提出。否则,会使人误解你不虚心、受不得半点批评。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伟人往往清楚地知道他们的优点。看出他们的过人之处,但他们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就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当别人指出他们的不足时,他们都能谦虚地面对,这就是他们能不断提升自我,成就伟业的原因。因此,一方面,在有意见、建议和批评时,我们要正确面对,虚心接受和采纳,另一方面,其他人没有对我们提出相关的意见、建议甚至批评时,我们更应该主动去征求别人的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博采百家之长,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正确地面对问题和处理问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以,当别人以他们的优点来指出我们的不足时,我们就应该正确面对,虚心接受、采纳,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只有虚怀若谷,勇于接受别人给我们的批评、建议、忠告,才能不断地完善我们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