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子原来这样说
10139300000032

第32章 爱人不要带有功利性

“原典”

墨子曰:“爱人非为誉也,其类在逆旅。”

“古句新解”

墨子说:“爱人并非为了名誉,正像旅店一样,是为了利人。”

一个人要求名求利,立功立德,首先必须要从不求名利做起,不能自恃有德。假如处处表现自己的有德,唯恐失去自己的“善”名,那实际上就已失去了“德”名。

墨子认为,有爱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观,它不是一种具有什么具体形状的实质,人有爱心并不是为了获取别人的感激、帮助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虽然这些在你付出爱心后会随之而来,有些人以金钱来衡量爱心,但金钱并不是万能之物,真正的爱心是发于真诚,救人于危难之中。

做善事是应该的,不要刻意去做好事追求名声,也就是不为名声而故意去做好事,这样才能安心,心平则气和。为了做好人而做好事,为了求得人家的表扬,为了让人家叫我们好人而做善事,那就不算善事了。比如,有很多人捐款救助别人而不留下姓名,不企求任何回报,这就是“上德不德”。

汉朝的大将军韩信小时候是个市井流浪儿,当不了官,做不了买卖,常贴着人家吃白食,人们都厌烦这个“嘴上抹石灰”的青年。有一回他在城外河边钓鱼,很多老妈妈在那里漂洗衣服,有一个老妈妈看见韩信没饭吃,就把自己的午饭分给他一些。就这样,韩信跟着那位好心的老妈妈吃了数十天饭,韩信非常感激,说以后一定重重报答她。老妈妈生气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挣饭吃,我可怜你才给你饭吃,哪里希望你回报啊!”

这位老婆婆不是刻意为善,而是出于慈母之爱心,真是上德、上善!

你不要为了因果报应而故意求善,那样往往是无果而终。比如,常常碰到信奉宗教的一些朋友,他们觉得自己做了好多善事,磕了好多头,拜了好多佛,念了好多经,为什么还会遭遇不幸呢?这种心理就是为了一定目的,或者为了自己的私利去行善,其结果往往让人失望。

与孙武齐名的吴起最善用兵。他足智多谋,士卒也愿为其卖命,故能百战百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上记载:吴起作为一个将领,他的饮食与衣着,全都跟士卒中最下级的相同。他晚上睡觉的地方,不加铺盖,行军的时候,不骑马乘车,亲自背粮食,一切都跟士卒同甘共苦。士卒中有皮肤生肿烂病的,吴起亲自为他吸出脓汁。这个士兵的母亲听了这个消息,不禁失声痛哭起来。旁人不解地问:“你的儿子,只是一个兵卒,而贵为上将的吴起亲自为他吸出溃疮的脓汁,你为何反而哭起来了呢?”那名士兵的母亲解释说:“这个你们就有所不知了,往年吴公也曾为我孩子的父亲吸过脓疮,孩子的父亲为报答他的恩德,在战场上格外卖力杀敌,结果就战死在沙场上了。而今,吴公又为我的儿子吸吮脓疮,我不知道这孩子又会为他卖命战死在哪里了。想到这点,所以我禁不住要哭出来了。”

吴起对士卒好,还亲自为士卒吮吸疮疽的脓血,并非真心行好,而是为了让士卒感恩图报,战场上为他卖命,这便是“下德”。

不要刻意行善,更不要为名或利行善;大错莫犯,小错要慎,最好别犯。小的迷惑,使人迷失东西南北,大的迷惑叫人失去天然性情。真正的聪明是安于自然常态,不可画蛇添足。顺着自然规律去做,就可以养护精神,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善始善终,得以安享天年。

楼上的一间卧室里,住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失去双亲的小男孩,爷孙两人相依为命。一天夜里,房子起火了,爷爷在抢救孙子时被火烧死了。大火迅速蔓延,一楼已是一片火海。

邻居已呼叫过火警,无可奈何地站在外面观望,火焰已经封住了所有的进出口。小男孩出现在楼上的一扇窗口,哭叫着救命,人群中传布着消息说:消防队员正在扑救另一场火灾,要晚几分钟以后才能赶来。

突然,一个男人扛着梯子出现了,只见他将梯子架到墙上,奋不顾身地钻进火海之中。他再次出现时,手里抱着小男孩。把孩子交给了下面迎接的人群,男人消失在夜色之中。

调查发现,这孩子在世上已经没有亲人了,几周后,镇政府召开群众集会,商议谁来收养这孩子。

一位教师愿意收养这孩子,说她能保证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一个农夫也想收养这孩子,他说孩子在农场会生活得更加健康惬意。

其他人也纷纷发言,述说把孩子交给他们抚养的种种好处。

最后,本镇最富有的居民站起来说话了:“你们提到的所有好处,我都能给他。并且能给他金钱和金钱能够买到的一切东西。”

从始至终,小男孩一直沉默不语,眼睛望着地板。“还有人要发言吗?”会议主持人问道。一个男人从大厅的后面走上前来。他步履缓慢,似乎在忍受着痛苦。

他径直来到小男孩的面前,朝他张开了双臂,人群一片哗然。他的手上和胳膊上布满了可怕的伤疤。

孩子叫出声来:“这就是救我的那个人!”他一下子蹦起来,双手死命地抱住了男人的脖子,就像他遭难的那天夜里一样。他把脸埋进男人的怀里,抽泣着哭了一会儿。然后,他抬起头,朝男人笑了。

“现在休会。”会议主持人宣布道……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的阳光,将你感受到的爱讲给大家听,在人们的心上也增添了一份爱。比如:亲情之爱、慷慨之爱、社会之爱、诚挚之爱……

爱是一种付出,有付出自然有回报,这种回报可以有形可以无形,但是我们需要谨记回报不是爱的目的,我们也不能抱着这个目的去爱或者不爱。

当然在现今社会去奢求每个人都抱着这种爱的态度可能是困难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做人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爱心,不要为世俗利欲所熏染,要知道爱永远比任何东西都更珍贵。盯着回报的行善,不纯洁。做善事是应该的,抛开功利心,自然而然地去做善事,这样心灵才能得到升华。没有功利心的行善是最好的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