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采撷科学世界的明珠(科普知识大博览)
10076200000077

第77章 释迦牟尼之谜(1)

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他的父亲净饭王是迦毗黎国国王,居住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麓,释迦牟尼就诞生在这里。既然释迦牟尼已被神化,在印度文学中,他的诞生也就带上了一定的神话色彩。关于释迦牟尼的诞生,以《摩多伽》这本专讲佛陀前生故事的书介绍得最为详实。以下便是它的叙述:

在迦毗黎城里,公布了满月的节日。摩耶皇后在满月节前七日,要举行庆典,不用具有麻醉性的酒,而用大量的花环与香料等。第七日的一早她就起来,先用加了香料的水沐浴,并捐赠了一大笔为数4万件的赠品。盛妆之后,她选吃食物,并许下心愿,再进入装饰过的卧室,倒卧在床上,遂得一梦:

据《因果经》记载,当时善慧菩萨从兜率天宫降神于母胎,此时摩耶皇后正在睡觉。她看见善慧菩萨骑着一头长着六只牙的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肋进入自己的身体,而且菩萨的身体能从外面看见,就好象装在透明的琉璃中一样。夫人的身体感到十分的安稳快乐,就好像喝下了甘露水,再看自己的身体,就如同日月照耀一样。

皇后醒来,向国王说出她的梦来。国王召集了64位杰出的婆罗门祭师,尊奉他们,并用美好的食物与其他礼品来接待,使他们皆大欢喜,任情享受。当他们酒醉饭饱之后,国王将梦中情况告诉他们,并请他们圆梦。婆罗门僧侣们说:不必焦急,陛下,皇后定已怀孕,是男孩而非女婴。你将得弄璋之喜。如他居住在屋内,即将成为国王,一个宇宙的君王;如他离开住屋远去尘世,他将变为释迦,在尘世里的一个除去面罩的人。

摩耶皇后怀胎十月,有如油在碗里,将临盆时,她想到亲戚的住地去,并向净饭王说:“王啊!我想去Devadalla城,那是我的娘家。”国王当即允许,并下令将迦毗黎到Devadalla这一条道路的路面修平,并装饰着插满车前草、旌旗与标帜的车辆,让皇后坐在一个金质的轿子里,并派出一大队的护卫。在这两城中,有属于两城市居民的一个供游乐的小丛林,种满了婆罗义树,名叫岚毗尼园。当时,从树根到桠枝的顶端,长出一大堆花朵。皇后看见这些花时遂产生了一个欲望。她到一棵大的婆罗义树下,想去摘下树枝来。这树枝像一束柔嫩的茅尖垂下来,让皇后伸手抓到。当她伸手抓到树枝时,竟因产前阵痛而抖动身体。护从人员立即设置坐垫让皇后休息。当手还抓握着树枝的片刻,她即告生产。其他人在生产时,定有不洁之物流染,但释迦牟尼的出生却没有这些。他像是一个宗教教义的传教士一样,从教义的座位上走下来,也就像是一个人从楼梯上走下来一样,伸展他的两手两脚,屹立在非土地之上,一尘不染,像在圣城的服装上镶的宝石一样明亮,从他母亲那里降临下凡。

另有人传说释迦牟尼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使者,自他降世之日起,便给天下带来了福音。据载,他降世的那一刻,天降祥瑞,哑巴开口说话,聋子恢复听觉,跛子起立行走。

释迦牟尼出生七日后,他的母亲使逝世了。因为体恤他还在襁褓之中就失去了母亲,所以净饭王对他极为钟爱。释迦牟尼天生聪慧,他的卓越才华在童年时就已显露出来,他不但能读善写,而且兴趣广泛,天文、地理、典籍、议论、射御、算术等技艺无一不爱,且样样精通。15岁时,释迦牟尼即被立为太子。

从小锦衣玉食、生活无忧无虑的释迦牟尼王子在父亲净饭王的溺爱中长大,几乎从未出过王宫大门,也从来不知什么人间疾苦,因此,当他四出城门,亲眼目睹普遍存在于天地间的弱肉强食的悲惨现实人生老病死的痛苦景象,他从心理上感到无法承受,便产生了脱离苦海、寻求解脱的轵法,从而走上了出家修道的道路。

根据佛门传说,一次在征得父亲的同意后,释迦牟尼到田野中视察,无意间看到一只受伤后正在痛苦挣扎的小虫被鸟儿吃掉的情景,不觉心生怜悯,并由此想到天下生灵都逃不过互相残杀、弱肉强食的悲惨命运,更是悲伤不已,便产生了出家的念头。他的这一念头被净饭王察觉。为了断绝儿子出家的念头,净饭王便为他举办了婚事。娶了端庄贤淑、德貌双全的耶输陀罗为妻后,释迦牟尼暂时忘记了先前的烦恼,他与耶输陀罗极为恩爱,二人尽情游戏享乐,几乎形影不离,度过了许许多多甜蜜美好的幸福时光。

一天,释迦牟尼出宫游玩,当他走到城东门的时候,看到一位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驼背老人,便问这是什么人。随从回答是老人。他又问为什么称做老。随从向他解释,老是人生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每个人在经历过婴儿、童年、少年、壮年等人生阶段后,一定会变老,变得气力衰竭。听完随从的解释后,释迦牟尼顿时生出了无限的苦恼,想到人生苦短,世人都无法逃避衰老的命运,更是痛苦万分,没有心思出去游玩了,于是便返回了皇宫。

净饭王得知此事后,害怕他出家学道,便送给他许多艺女供他娱乐。不久后,释迦牟尼第二次出游,当他走到南门时,看到路边躺着一个瘦骨嶙峋、面色憔悴、痛苦呻吟着的病人,便问随从什么叫做病。随从向他解释,病一般由嗜欲引起,人生病之后会全身无力、浑身酸痛、饮食减少、睡眠不安,所以生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释迦牟尼又问是否每个人都会生病。随从给了他肯定的回答。得到这一答案后,释迦牟尼立刻感慨万千,顿时失去了出游的兴致,便随即返回了王宫,独自沉思,闷闷不乐。

这次出游后不久,释迦牟尼便向净饭王请求再次出游。这次,为了不再让上两次的情况发生,净饭王命令随从从西门走,并且事先清除了所有的老人与病人,以为万事大吉了?岂料,百密一疏,他们疏忽了死去的人。当释迦牟尼走到西城门时,正好看到一家送葬的。看着死尸,释迦牟尼问随从什么叫做死。随从没有作答,但经不住他的再三追问。便向他解释说:“无论贵贱,每个人都必然经历死亡。人死之后,神志即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不会有任何感觉的躯壳而已。人在世上辛苦赚钱,为生计而奔波,却不知道每个生命都有变异毁灭的过程。人一旦死去,不但不会带走一生为之奔波操劳的钱财,反而给亲人带来了难以割舍的痛苦,实在是很可悲的一件事。”这番话引起了释迦牟尼的深思,他一想到人生不但有老苦、病苦,而且有死苦,不禁有些惨然,不愿继续出游,于是便返回了王宫。

时隔不久,释迦牟尼又第四次出游了。与其他三次不同,这次他没有要随从跟着,而是满怀心事地独自骑马出了城北门。他坐在一处园林的树下休息,冥思苦想着人生老病死之事。这时一位出家人向他走来,见此情景,便对他说:“世间万物都非常脆弱,都逃不开最终毁灭的命运。我所修学的正是圣人之道,可以做到不受声色所诱惑、不为食欲所困扰,永远脱离苦海。”语毕便飘然而去。这番话无疑给早就想要出家修道的释迦牟尼指点了迷津。一时间,释迦牟尼豁然开朗,积蓄在心中的愁苦也顿时消散了。他高呼善哉善哉,兴高采烈地起身上马,返回了王宫。

净饭王一直担忧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释迦牟尼提出了要出家修道的请求令净饭王老泪纵横。净饭王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为了防止释迦牟尼再次出宫,净饭王命令耶输陀罗和宫人们注意加强警戒。但无奈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决心已定,再强的戒备也无济于事。在一个深夜里,释迦牟尼终于找到机会逃出了王宫,断然地离开了年迈的老父、娇美的妻子、天真的儿子,成了漫游于沙漠间的一个苦行僧。

关于释迦牟尼在深夜里悄悄潜入他妻子耶输陀罗的房里,与他的妻子和孩子默默地道别的故事,被佛教的信徒们奉为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