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导弹百科(世界科技百科)
10072900000025

第25章 美国“三叉戟”Ⅱ导弹

“三叉戟”Ⅱ导弹是由美国洛克希德导弹与空间公司合作研制生产的第三代潜地弹道导弹。它由潜艇发射,最大射程11100千米,是目前世界上射程最远的潜地弹道导弹。

美国海军从1971年起执行水下远程导弹研制计划,最初研制的“三叉戟”I导弹于1979年10月装备部队。1984年开始研制性能更好的“三叉戟”Ⅱ导弹,1987年1月在陆基平台上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到同年10月共进行5次飞行试验,均获得成功。1990年3月开始装备部署。到1994年底,美国海军已有7艘核潜艇装备了“三叉戟”Ⅱ导弹,共配备168枚导弹。到20世纪末,美国海军至少装备20艘“俄亥俄”级导弹核潜艇,每艘装24枚导弹。

导弹全长139米,弹径208米,最大起飞质量372吨,投掷质量为2300千克。它具备攻击包括硬点目标在内的各种目标的能力,是用来摧毁敌方重要战略目标的海基威慑力量。每枚导弹可装(8~12)个MK4/W76子弹头,单个子弹头威力约为475万吨TNT当量,能摧毁前苏联最硬的地下发射井。

该导弹动力装置为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和一个末级助推控制系统。第一、二级在“三叉戟”I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改进:第一级壳体材料改用石墨/环氧棚旨,助推剂改为聚乙二醇/硝化甘油;第三级发动机采用可延伸的碳/碳喷管出口锥,动力装置还包括一台第三级分离发动机。而第三级没用改动,仍沿用“三叉戟”I导弹的第三级发动机。

制导与控制系统采用惯性制导,命中精度相当高,CEP为90米。它的惯性制导测量装置采用2个双轴动力调谐绕性陀螺、3个摆式积分陀螺加速表和1个新设计的星光监控器。美国海军计划到2002年建成一支由24艘装有“三叉戟”Ⅱ导弹的潜艇组成的海基威慑力量,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执行战略巡航任务。该导弹精度高而有效载荷大,它攻击硬目标的效能要比“三叉戟”I导弹高三四倍。

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同美国签订过有关协议,约定由美国向英国提供部分核潜艇和导弹。因此,英国也有“三叉戟”Ⅱ导弹,但其核弹头是英国自行研制的。根据美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的规定,在条约生效后,“三叉戟”Ⅱ导弹所携带的子弹头数将由(8-12)枚减少到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