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仿生试验
10072600000079

第79章 植物“癌”的妙用

植物也会患癌症,对此你可不要大惊小怪。植物不仅会生癌,而且生癌的机制也与动物相似。

植物“癌”,通常叫“冠瘿病”,它是一种因细菌侵入植物体后,向植物体内转移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的结果。因为外源DNA的介入,改变了植物细胞原来的遗传特性,产生了“肿瘤”细胞。现已搞清楚,造成“冠瘿病”的细菌叫根瘤脓杆菌,它能在植物的根部引发形成一个十分奇特的“瘤子”。这个“瘤子”像人体的肿瘤那样疯长,不断长大。经过研究发现,是根瘤脓杆菌中的质粒(一种环状的DNA片段)引起植物细胞变成了“癌”细胞,如果将根瘤脓杆菌体内的质粒去掉,即使有再多的根瘤脓杆菌,也不会引起“癌”。既然质粒可以引起植物细胞向“癌”方向转化,为什么不可以利用质粒来改变其他植物的遗传特性,也向“癌”细胞转化呢?这个设想十分奇特,但确实可行。于是,生物学家把目的基因先与质粒重组,放入根瘤脓杆菌内,再用根瘤脓杆菌去感染植物,被感染的植物便在根部形成根“癌”。把“癌”切下来进行组织培养,使它成为一株植物。因为这株植物接受了由质粒带来的外源基因,它的遗传特性发生了改变,即带有外源基因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所以这是一种与母株不同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