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仿生试验
10072600000056

第56章 仿生技术

为什么鱼类的身体大多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流线形呢?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体形在游泳中受到的水的阻力最小。于是人们就把子弹、炮弹、汽车、轮船都做成“流线型”。现代潜艇也是根据鱼类的体形和沉浮原理制成的。

蝙蝠在黑暗中飞行为什么不会撞到岩石上,甚至不会碰到空中拴着铃铛的绳子呢?原来它从喉内发出一种超声波,根据超声波反射回来的信号就能准确判断前面是否有障碍物。正是根据这个道理,人们制成了靠回声定位的探测器,可以测水深,探鱼群,甚至可以利用超声波来诊断身体内部的疾病。

上面举的两个例子都是人类向动物“学习”,模仿动物的形体、行为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技术。对这门技术的研究称为“仿生学”。仿生学是介于生物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把各种生物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原理和作用机理作为模型进行研究,从中受到启示,充分挖掘和利用其中的科学道理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界难以数计的品种和丰富多采的功能,蕴含着极其复杂和精巧的结构。那奇妙和科学的程度远远超过人造的仪器和人类的想象力。人们向生物学习到了许许多多有益的知识,制造出了许多先进的用具和设备。因此,仿生学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人们学习企鹅设计制造了极地越野车。这种车在冰雪上行驶不会打滑和下陷,速度可达每小时50千米。

人们学习袋鼠设计了一种没有轮子的跳跃式汽车。它在沙漠和沼泽中“蹦跳着”行驶,不畏险阻,一往无前。

人们学习水母,制成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可以提前15小时预报海上风暴的强度和方向,避免了许多可能发生的海难事故。

人们学习昆虫,研究它们眼睛的特殊结构,发现由上千个单眼组成的复眼能全方位捕捉视觉信号。于是“蝇眼”照像机问世了。它可以一次拍下1000多张照片,分辨率极高。

大自然中的生物真是千姿百态,各怀绝技。庞大的生物王国神秘莫测,奥妙无穷。现代仿生技术以模仿生物为特长,取得的一个个成果,像一串串明珠,耀眼夺目,又趣味盎然。充分利用这些成果会使人类的生活更舒适、更方便,使人类在行动上越来越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