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坚信人人都有诚实无欺的时候,个人广告曾经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社会服务。据我考证,这种个人广告最后一次出现在埃及时代:这单身白种男人最大的幸福就是为他人做奴隶!如果不搬运3000磅的石块替法老修建最新的金字塔,他就心满意足地抽着纸草烟管,或者打造金首饰,或者去盗墓。在某邮箱把一卷东西留给他。
个人广告和美酒、舍伍德?施瓦茨制作的情景喜剧一样,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前进而进步。80年代中期有段时间如果人们需要个人广告服务,他们都无一例外地遵循一套不成文的规则,体现不出任何想象力和创造性。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现在,所以我们在秋游广告中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小,只能在“不同寻常的”和“与众不同的”之间咬文嚼字。
出现了有声个人广告以后,情形更是每况愈下。早先的时候,你必须写信给个人广告中提到的邮局专用信箱。对方会给你回信(我们希望如此),如此等等(别忘了这是Email以前的时代)。写信需要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正确使用“苏苏人”“故作可怜相”和“主张政教分离者”之类的大词。舞文弄墨成了检测智商的一种形式。
有声个人广告和最受欢迎的聚集地――大学生食堂不一样。90年代初我还在上大学,在学生会工作。那时我就想坐在学生会办公室里,一遍又一遍地听免费有声求友广告(你先别生气,我当时是在调查这句口号究竟有几分真实——“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爵士提出的著名论断,说明公共权力本身就具有滋生腐败的倾向。)。我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有声求友广告在智商层次上比青少年热线电话服务只高明那么一点点,只与有氧健身一步之差。很多人录制的有声求友个人信息听起来就好像他们几分钟以前才刚刚掌握了无线电通信的优越性似的。
有讽刺意义的是,接受了大学教育就必须能够破解这些粗糙的、充满了潜文本和符号学的信息。下面我们就来听听笑话,看典型的有声求友广告到底讲不讲逻辑。
你好,我叫敏迪,长着金色长头,蓝蓝的眼睛。我的朋友们都说我很迷人。
这是所有个人广告中最常见的同义重复。不管什么朋友,只要他胆敢说你长得丑就不算朋友了。所以这句话纯粹是废话。
我喜欢尝试新鲜事物。
很多人都自称有猎奇心理,但大多数都是言不由衷的。有一条禁令能说明这一点。
我饮酒有度。
真是经典的遁词。从没有人洋洋自得地自称是绝对禁酒主义者,也没有人周五晚上一个人边看综艺节目《嘎嘎叫》,边喝得烂醉如泥还要引以为自豪。
本人欲觅一位外向、幽默、风趣的性情中人。
做个性情外人就等于反对世界和平。我们有义务美化自己不知名的未来伴侣,但很多人都有机会充分感受人类如何暴露出自己的粗暴本性。至于别的择友条件,五分之四的人们都认为应该包括以下方面:我不想和对方玩智力游戏。
那太遗憾了。
所以如果你有意,请在4761邮箱留下信息。
购者自慎互联网给个人广告带来了根本性变化。有史以来,Swoon.com(醉心)之类的网站(已经停办,真是一大恨事)和Nerve.com网站破天荒地为单身男人提供了机会,使他们有机会寻找整个互联网上最理想的女人。不管你人在何处,也不管你属于哪个时区,你都有可能找到你的真爱。Swoon.com网站不错,它和25个字甚至更简单的个人广告不一样。它会问你很多相关的文化知识,给你充分的空间,让你准确地表达自己。
Swoon.com网站相当于一个数据库,利用它你可以按图索骥地找到你欣赏的某些品性(比如上过大学、不抽烟、长着棕色的眼睛的25岁的基督徒)。这就有可能排除择偶过程中明显的先入之见。如果你喜欢尝试不同的梦想,追求噩梦般的刺激经历,Swoon.com网站又相当于工作场所人寿保险条款。更荒唐的条件(身高6英尺以上、爱打迷你高尔夫,一想到和截肢者做就“来电”)类似于计算伤残赔付(如果我失去了一只耳朵和一个脚指头,就能得到25,000美元的赔偿)。
最好的是,如果Swoon.com网上的女人欣赏不了你的独特魅力,你只需换一家浏览器,到Womenbehindbars.com(狱中女人网)网上试试,那里的女人迫不及待地等着见人,只要是个人就行,连你都行。
要想明白自己究竟有多讨人嫌,在网上认识女人可以说是最好的办法。和以前的笔友或文友关系一样,只要你不亲自出马,网恋就一好百好,但一旦你没头没脑地来一句“我们见见面吧”,你的网上罗曼史就彻底泡汤。因为在网上你自然不想让对方知道你的真实长相,另外你有充足的时间给对方书面答复,所以要在网上的ASCII码文本中表现你的魅力和自信并不难。
假设你们志趣相投,网上交流得很顺利,你们心血来潮地决定在咖啡厅会面,还觉得这和人的性情一样重要,那么你可能连她的甲状腺肿都没法忍受。你可能会发现原来你是人类的渣滓,并为这一发现而苦恼不已。
我没有提到聊天室,因为我接受不了这玩意,也从来没试着聊过一次。这听来可能有点偏狭。但就我的了解,如果你和一个德国放牛娃、一个假装成12岁少女的警察,或者兼有两种人特点的人一直聊到底,感觉可能还不错。
我不迷恋聊天室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去过聊天室,访问过BBS。互联网风行起来以前,书呆子们就用这个系统。每个系统都需要一台独立的电脑,你得通过调制解调器连接到那台电脑上。然后,你就有了一个文本模式,这就是现代网页的最初形式。你可以在上面粘贴信息,和SysOp(系统操作器)聊天,在网上玩ANSI游戏,下载共享软件。有的系统支持好几个人同时连接。由于大多数人只浏览他们本地的系统,不喜欢阳光的人们就形成了排外的小群体。
有段时间我当软件海盗,用过一个2400波特调制解调器。和56K调制解调器相比,2400波特调制解调器有如下特点:它[暂停]非常[暂停]非常[暂停]非常[暂停]慢在BBS上玩了几年以后,我没兴趣和见不到面的陌生人聊天了。我仍然喜欢电子邮件,只是玩腻了主题新闻小组和邮件清单这些玩意以后,我终于认识到我毕竟还是喜欢和真实的人打交道。因特网的匿名特点使得信息空间能够轻而易举地成为破译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