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代君筹
9847800000152

第152章 出售钱庄(3)

“没错,现在我们可以坐下来谈条件了。”温俱安一扫脸上的狂态,瞬间恢复成一个儒雅的商人,和和气气地坐在代君筹对面,正儿八经地开始谈条件。

“温家人出资,帮助我得到梁先生要转让的钱庄,待我击败梁先生以后,钱庄就是你温家的。换句话说,我只不过是当了几个月的名誉老板罢了。”枫开出来的条件大为出乎温俱安的意料,他原本不过是想要从代君筹经营的钱庄里分一杯羹而已,现在看来,代君筹似乎并不打算做一个钱庄的老板。

“哦,这么丰厚的条件,听起来都不像是真的。”温俱安直言到:“那你枫小哥岂不是白忙活一场?”按照枫的说法,他只要钱庄几个月的拥有权,这几个月还是与梁先生纷争不断的时期,钱庄根本谈不上收益,而代君筹苦苦打下来的钱庄,却要在大势已定之后拱手相送,这是什么道理?

“那温老板认为,是你温家善于经营钱庄呢还是我这个毛头小子善于经营呢?”枫不答反问,引得温俱安一怔。

“双方各有各的优势吧。”温俱安倒真不是谦逊,枫绝对是个天才,而天才的一大特质就是什么事情都很容易掌握,他相信倘若枫投身金融市场,不出三年,绝对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人物。”若是单纯地从盈利上讲,我温家在经营上的确有过人之处,但是若是从多方面考虑,不得不说,代君筹的影响力确实足够大,比我温家大得多。”

“温老板过谦了,我一穷二白的傻小子一个,又会什么经营了?钱庄不过是我打败梁先生的一个工具而已,在我的手里它只不过是一件武器,一件工具,而在温老板手里,无疑它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枫顿了顿,一双紫瞳盯着温俱安坦诚的双眼,深邃的让人看不透,“钱庄本来就是个创造财富与幸福的地方,它应该给每一个信任钱庄的人带来财富,给那些需要启动资金的有志之士带来机会,填补国家金融体系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缝隙,这才是钱庄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某个人利用强权敛财的工具。”

“在我温俱安看来,这么目标你枫小哥也可以实现,何必要借于我手呢?若是因为顾忌我温家不借钱给你,这一点你大可不必担心,温家和你千门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不会那么容易斩断的,这一份情,算是我还你师傅的。”似乎钱庄成了烫手山药,温俱安并不愿意接手似的。

事实上,温俱安只是想拉着代君筹一起下手,有这么一个天才和自己共事,无疑为自己的成功买了保险,可惜,枫并不是一个贪财的人,更不是一个轻易改变想法的人。

“我想追随师傅的脚步,实现几代人的理想,身外的种种都会成为掣肘之物,钱庄若是托付给我,当然不会败落,但是却会限制我个人的发展,温先生,如果你不愿意接受,就当做我们今天的谈话没有发生过。和您见面很愉快,谢谢。”枫轻轻起身,伸出一只手来,准备握手告别,看来倘若温俱安不答应的话,枫是决定放弃钱庄的。

“真是争不过你啊,也罢,这个钱庄,我温家接了。”温俱安无奈伸出手和代君筹握住,看着眼前年轻人略显狡猾的微笑,温俱安无奈地想,哎,又被这个心生七窍的家伙算计了一道啊。

“钱庄的核算工作怎么样了?”毕月乌这些日子几乎没有睡觉,一家家的钱庄核算下来,总算是拿到了一个大体的答案。梁先生忙完手头的事儿,第一个问的就是钱庄的动向。他需要知道,苦心经营半年的钱庄体系,到底能换成多少现金。

“因为种种原因,钱庄的总值大概在一百三十亿左右。”这个数字实在不怎么好看,在梁先生看来,自己的钱庄最少值五百亿,就算是着急着出手,四百亿也是底线了。

“怎么这么少,钱庄不是一直在盈利么?”梁先生问道。

“其实钱庄之所以繁盛,主要是因为梁家实力的支撑,钱庄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固定资产,算上地皮和已经拥有的客户,一百三十亿已经是极限。事实上,这个价格并没有减去因为债券导致的不良影响。”说话的是陈阁老,他跟着毕月乌也忙了好几天,老头子眼看着已经支撑不住了,准备交代了自己的工作就回家养老了。

“换句话讲,没有我梁家的支撑,钱庄在温家成不了大气候。”毕月乌恰到好处地总结道。

“也罢,秦虎,把这个消息发布出去,这些天盯着我们的人一直不少,相信我们一发布消息,不出半天就有人主动联系我们了。”买钱庄的人无疑是看上了这块儿松软的蛋糕,可惜这蛋糕并不是那么容易吃下的,里面有石头,硌牙。

果然不出梁先生所料,消息发布后三个小时之内,就有五家财团对东部的钱庄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可是梁先生“高的离谱”的价格(就这梁先生还觉得自己亏大了)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大家纷纷表示,如果价格降低一半才有的谈。

梁先生紧皱眉头,他要筹集齐的七百亿现在还差着小二百亿,这钱庄的价格,绝对不能松口,他相信,绝对会有人出得起钱的。

终于在傍晚时分,一个来自香港的财团和梁先生达成了协议,一百三十亿一分没有还价,双方愉快地达成了合约,当晚就办理了交接手续,一直忙到第二天上午十点,卖家心中急切,梁先生本来心中还颇有些歉意,没想到买家同样急切,似乎是迫不及待地大展身手,不顾寒冬腊月,大晚上地一家家交接钱庄。幸好钱庄都在各大城市,交通倒也方便,办事人员颇多,兵分几路,倒有事半功倍之效。

唯一让人疑惑的是,买主自始至终都没有现身,按照买方的委托人的说法,大老板身体情况不佳,受不了东部的严寒。

东南亚的蛮夷之辈。梁先生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