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玉女神剑
9818900000001

第1章 忠臣孤女

明洪武三十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文即位,改年号建文,是为明惠帝。建文帝继位时年二十一,生性懦弱,重孝而不好武。建文帝继位初,对各地藩王甚为忌讳,遂接受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建议,采取削番政策,对地方藩王逐个削番。其时太祖朱元璋四皇子朱棣,封为燕王,手握重兵,有雄心壮志。建文元年,皇四子朱棣以“诛齐黄,清君侧”为名,起兵举事,史称“靖难之役”,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捣黄龙。建文四年,朱棣攻破南京金川门,占领南京,于奉天殿即位登极,改元永乐,在位二十二载,是为明成祖,后世称为永乐皇帝。

却说建文皇帝,在破城那日化装逃走,后不知所踪。明成祖数次派兵四处追查,始终无功而返。传说建文帝逃出皇宫后,一心不忘复国,破城前早有安排,早将大量金银财富运走,藏在一个极其隐秘之处,作为日后复国之用。明成祖又四处派出锦衣卫追查宝藏下落,依然未果。建文皇帝和这不知所踪的宝藏,成为明成祖心头之患。却说明成祖年迈时,对当年所做之事感到忧心忡忡,怕自己秋千万岁之后无颜面见父皇太祖皇帝,也害怕自己千秋万岁之后,建文帝重夺这大好江山。

某日,成祖皇帝御驾亲临内阁大学士杨荣府第,与那杨荣谈论国政。那杨荣生于洪武三年,建文二年进士,乃成祖皇帝肱股之臣,永乐十六年任内阁首辅,其性警敏通达,谋而能断,老成持重,是朝中不可多得的治国之才。成祖皇帝见杨荣身边一孩童,约摸三四岁,生得丹眼朱唇,面如冠玉,甚是漂亮,便问是谁。杨荣答道,乃是一年前奉成祖之命出访异人,路过辰州时偶然遇到的一弃婴,杨荣起了怜悯之心,便收下抚养。

成祖皇帝一怔,才忽然想起,这是一年前的事了。原来,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年迈时,感到自己时日无多,曾遍地寻访能人异士,求延年益寿之法。后来遇到一位异人,太祖问异人自己能做多久皇帝,那异人说,太祖能做三十五年皇帝,但有五年是虚的。太祖大怒,将那异人拿下天牢。待要问罪于那异人时,那异人却竟早就无影无踪了,后来太祖皇帝苦思不解其意。但太祖皇帝回想起当年未发迹时,常到河里抓鱼。有一次,太祖皇帝抓了三十五条鲤鱼,邻居为了捉弄他,偷走了五条。太祖皇帝怒气冲冲地找到那邻居理论,那邻居见太祖生气,才把鲤鱼还给他。

成祖皇帝细细想来,只觉其中自有奥妙。常言道:鲤鱼跳龙门。这三十五条鲤鱼,便是太祖皇帝做皇帝的岁数。然而被邻居偷走五条,因此太祖皇帝做了三十年皇帝,便龙驭上宾,而成祖即位后,对建文帝在位的五年也矢口否认,仍沿用洪武年号,因此有洪武三十五年的说法,便是那五年的虚数。成祖皇帝不禁感叹,如此看来,那异人当真近乎神人。成祖皇帝当年举兵起事,不知多少鲜血才换来今天这皇位,如今年迈,心中愈是不安,既怕有人要害他,又怕他日百年之后被他杀害的那些怨灵要找他算旧帐,便派杨荣四处搜寻当年那位异人,请他解这晚年心结。

成祖皇帝见杨荣举止间对这孩童十分钟爱,便招手让他过来。杨荣遂叫那孩童拜见圣上,那孩童依言拜见。成祖皇帝见这孩童虽不过三四岁,却聪明伶俐,行为举止倒是落落大方,礼数周全,毫无羞怯害怕之意,不由得满心欢喜,便问姓名。杨荣答道,当时捡到这弃婴,只知他姓王,并不知名,现已取名,单名一个信字。成祖皇帝笑道,此人好生栽培,他日必成大器。此后,成祖皇帝对这孩童甚是喜爱,凡到杨荣府上,必要看看这孩童,偶尔也要杨荣带他进宫,自然也是少不得一些赏赐。

永乐二十二年夏,明成祖朱棣驾崩,其长子朱高炽即位,改元洪熙,是为明仁宗。次年五月,仁宗薨,宣宗立,改元宣德。却说这王信,虽是小小孩童,却十分招人喜爱,杨荣见他聪明伶俐,自己的几个儿子年幼时均无一能及,便把他当作亲身儿子一般,用心抚育,如今已到了读书的年龄,杨荣便亲自教他读书,想要把自己这满腹经纶倾囊相授。这王信却也十分聪慧好学,偶有不懂的也是一点就通,不负杨荣所望。杨荣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二人虽无血缘之亲,却正如父子一般。

明英宗正统三年,这王信已是弱冠之年,这长大后的王信生得温文儒雅,风度翩翩,又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好一个俊俏儒生。当年便参加了殿试,金榜题名,竟高中了个探花。按惯例,殿试中进士以上均由皇帝亲自召见。英宗召见王信,见他举止洒脱,一表人才,龙颜大悦,当即封了个正三品的副都御史,专管官吏的考察、举劾。这王信做官之后,不忘杨荣对他多年教导,时时以清廉为本,进谏忠言,为人刚正不阿,是一个难得的忠臣。后娶妻陈氏,得子,取名念嵘。其时杨荣已死,取名念嵘,意在不忘杨荣养育之恩。后王信升迁礼部尚书,掌管礼仪诸事。

明成化十四年,王信去世,年六十一。其子王念嵘袭父官职,年三十九。弘治十五年,王念嵘去世,年六十三。那王念嵘二女早夭,膝下唯有一子,名王岳,承袭父职,年四十,时任通政使,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这王家一家祖孙三代为官,皆为官正直,世代忠良,向来受人敬重,本可封妻荫子,福禄无穷,却不料奸臣当道,主上昏庸无能,本来好端端的一代功臣,到头来竟弄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却说孝宗驾崩,皇子朱厚照即皇帝位,改元正德,是为明武宗。这朱厚照何许人也?他乃是孝宗皇帝膝下独子,孝宗年幼时遭万贵妃毒害,过得甚是凄凉,好不容易登上皇位,怎料膝下人丁单薄,只得皇子朱厚照。于是便将自己幼年所失一并回报在这独子身上,这朱厚照是集千宠万爱于一身,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小便养成了乖张的性格,喜怒随性。长大些后,是吃喝嫖赌,斗鸡玩狗,各种花样层出不穷。明武宗朱厚照有一贴身太监,叫刘谨。这刘谨是武宗朱厚照的儿时玩伴,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武宗信任,武宗即位后,对他大加提拔,刘谨即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刘谨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一手遮天。时人称武宗为“坐皇帝”,称刘谨为“站皇帝”。朝中文武重臣,大都受他迫害。

那王岳为官忠正,向来看不惯奸佞小人,不少得罪刘谨,刘谨早欲除之而后快。正德五年发生了两件事,让刘谨倒了王岳,害得一代忠臣,英明一世,到头来却落得悲凉下场。一是宪宗皇帝废后吴氏去世,刘谨欲按普通宫女之制把她的遗体焚烧、草草安埋,王岳等人极力反对,刘谨只得作罢。刘谨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对武宗言道:“吴氏对先皇帝有抚育之恩,先皇极为敬重,以母后礼侍之,应以太皇太后礼仪葬之。”并要求用嫔妃宫女殉葬,以表武宗孝道。其时刘谨对后宫某妃早有不满,想要借机把她除掉。王岳进言道:“不可。英宗皇帝遗训: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吴氏到底是宪宗废后,不宜以太皇太后礼仪葬。”最后以英宗惠妃规格安葬在金山。刘谨心怀怨恨,借这件事有事没事向武宗进谗,让武宗对王岳愈发生疏。

第二件事与当年的建文帝有关。却说当年建文帝逃出皇宫,隐居于湄江的观音崖一带,一心想着复辟大业,但后来建文帝渐渐发现,成祖皇帝的治国才能远胜于自己,也就逐渐心灰意冷。有联为证:“有梦难圆,尘世着魔迷本性;无风易醒,洞泉悟道静凡心。”从此诚心向佛,终了此生。然建文帝有一子,名叫朱建后,意为建文帝后人。英宗时,建文帝已死,但英宗却找到了建文帝之子朱建后,按照辈分,朱建后该是英宗叔叔。于是英宗便把这位命运多舛的叔叔迎回宫中奉养,并给他娶了一妻。只是这朱建后福缘浅薄,流离半生,安定日子没过几年,竟然西去,终年五十余岁。

当年朱建后在宫中奉养,王岳之父王念嵘时有探望,不过是悯怜这位落魄的皇家后人,别无其他。其时英宗、宪宗二帝胸襟宽广,并不以为意,甚至对王念嵘体恤皇叔表示赞赏。待到武宗时,刘谨便拿此事大做文章,说当年王念嵘与朱建后关系非常,有谋反之心。武宗本来糊涂,并非圣主,又对刘谨极为信任,禁不住刘谨挑唆,竟然半信半疑。后刘谨又命人秘密模仿王岳笔迹,写下一副对联:僧为帝,帝亦为僧,一再传,衣钵相授,留偈而化;叔负侄,侄不负叔,三百载,江山依旧,到老皆空。此联乃是当年建文帝所作,暗喻成祖有负于他。刘谨将此联上奏武宗,说是王岳所作,意为怀念旧朝,心有不轨。武宗见此联大怒,竟然颠倒是非,不管三七二十一,将王岳抓起来打入天牢。

刘谨又对武宗进言,说当年朱建后临终时,将建文帝逃出皇宫时所带宝藏的秘密说给了王念嵘,王念嵘必然将秘密说给了其子王岳。武宗本来贪财,对宝藏亦提起了兴趣,也害怕宝藏为他人所得,对自己大大不利,便将一切事务交给刘谨办理。刘谨得到御旨,便大张旗鼓地干了起来,伙和同党四处捕风捉影,大肆收集王岳的罪名,不消半月,竟将王岳定了死罪。可怜王岳三世忠臣,一生高风亮节,最后落得如此下场,终年四十八岁。

王岳死后,刘谨又派出锦衣卫,大肆抄王岳的家。可怜王岳一家三十余口,其时王岳长子王堪已年二十六,竟惨死于锦衣卫的毒手之下。不料王岳被抄家三天后,王府中竟然从死人堆中爬出一个十岁大的女孩和一个三岁大的男孩。这男孩乃是王岳长子王堪之子,名叫王佑臻,而这女孩乃是王岳之幼女,名叫王洛英。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却说这王洛英,小小年纪便逢此大变故,从此孤苦无依,浪迹江湖。怎料由此劫数,让其日后竟巧遇机缘,练成盖世武学,自成一派,成为一代侠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