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9802800000047

第47章 钟鼓窗灯(2)

皇子皇孙亦状元。赵楷,为宋徽宗赵佶三儿子,他不依靠父名,偷下科场,获重和元年,即1118年戊戌科进士第一。徽宗高兴之余,唯恐天下士子说闲道淡,只好把他移居第二,即为榜眼,而举王昂为状元。据传,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亦曾偷下科场,曾获进士第三,即探花公。由此,又传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于乾隆三十六年,即1771年辛卯科,以“王尔烈”化名,替关东才子王尔烈下科场,想为关东老家争出一名鼎甲。结果竟取中二甲一名,即传胪公,亦称亚状元。看来此事,自古有之。不一准,富贵子弟皆为纨绔,娇惯顽儿。

这家状元惨无及。陈安,明福建闽县人,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年,即1397年丁丑科状元。上命翰林学士刘三吾等为主考官。榜发,北方士子,竟无一人中榜。于是,北方士子纷纷上告。上命主考官抽取原12名参考者复查。然北方士子又再次上疏,言主考官有意挑北方士子考生水准不高者考卷上交审阅。上震怒,将陈安革除功名,车裂而亡。至此,陈安仅做了不足20天状元,便惨遭无辜,死于非命,可惜可叹。

胆敢翻盘夺状元。康海,字德涵,号对山,明山西武功县人。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五年,即1502年壬戌科状元。其夺状元历程,颇有传奇色彩。是科会试,即发誓要夺头名,结果却被鲁铎摘取,本人只落个第四。他不甘心,对众士子说:“会试有情让鲁铎,殿试无意再逊人。”结果,殿试一举扳回,夺取第一,而鲁铎则降为第四。孝宗阅其卷大悦,道:“我大明五十年来,无此佳卷,旷古绝今。”然康海,却以琴瑟为友,琵琶相依。病卒时,遗囊萧然,仅存大小鼓三百余副。著有《对山集》《武功县志》《东郭先生误救中山狼》传世。相传,其为廷官时,因刘瑾专权,友人李梦阳下狱,遗一纸于康海,云:“对山救我。”康海冒死说于刘瑾,梦阳得救了,而康海却落职丢官。但是,梦阳却无一言。因之,康海作此杂剧《东郭先生误救中山狼》,以抒心中憾事。

“始史终钟”有预言。清代浙江第一位状元为史大成,最后一位状元为钟骏声。其实,在他俩中状元前,民间即有传言,说大清王朝,浙江状元“始于史,终于钟”。这话,王尔烈也听到了。他是清乾隆三十六年,即1771年辛卯科传胪公,即二甲一名。当他听过这俗语后,觉得“始于史”,是看到了,但“终于钟”,却无缘逢遇。直到谢世,也未赶上。然而,若干年后,真的应验了。这个“始于史,终于钟”传说,是这样的。史大成,字及超,号立庵,浙江鄞县人。清顺治十二年,即1655年乙未科状元,为清朝开科后,列傅以渐、吕宫、刘子壮、邹忠倚、麻勒吉之后,第六名状元,可谓清初启始状元;钟骏声,字亦溪,号雨辰,浙江仁和即杭州人。清咸丰十年,即1860年庚申科状元,为清季晚科,列徐鄘、翁曾源、崇绮、洪钧、陆润庠、曹鸿勋、王仁堪、黄思永、陈冕、赵以炯、张建勋、吴勇、刘福姚、张謇、骆承骧、夏同龢、王寿彭、袁嘉谷、刘春霖之前二十一名状元,可谓清末,近终状元。此言,乃民间小语,竟然应了。钟骏声官至侍读学士,著有《养自然斋诗钞》,其《渡涪江》诗中有云:“盈盈带水绕溪塍,两岸峰峦垒几层。”史大成才思敏捷,亦崇尚诗,著有《补书稿》《鄞县志》《江南通志》传世。

柬之状元武后始。张柬之,字孟将,湖北襄阳人,生于625年,卒于706年。他是武则天称帝后第六年的状元,即武曌永昌元年,689年己丑科状元。他这次是应举贤良来试,但并不如意,没有发挥好,自叹命薄,准备打道回府。正这时,武则天怪此科中举者人少,也是为了昭示她重视人才,隆庆天下的思想所致,让考官从落选中再挑选,然后统一选取。就这样,他被选中,并对策第一,成为状元。应当说,他的这个状元,是武则天给的,始于武则天。他中第后,出任合、蜀二州刺史。这时,贤相狄仁杰荐之曰:“柬之有相才。”随即,武则天召为司刑少卿,拜同平章事,直至成为宰相。越十四年,神龙元年,即705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同崔玄晖、桓彦范,及左武卫将军薛恩行等,率右羽林军500余人,闯进玄武门,直抵迎仙宫,诛杀武后男宠、权臣张宗昌、张易之兄弟,迎太子李显入宫。此际,也是武后年事已高,已经82岁了,料到难以再支撑朝政,随即被迫抬到洛阳上阳宫,以“则天大圣皇帝”为尊号闲居,还政于于李唐王朝。中宗李显,又名李哲,即她的三子。她于这年农历十一月初二,走完了她的一生,凄冷、孤寂地死在上阳宫仙居殿。张柬之,这个始于武后的状元,最后又致武后告终。因此,有人为其志联,云:“柬之状元武后始,武后圣皇柬之终。”然而,张柬之结果也很不好,由于他儿子居功自傲,又为武后之侄武三思所诬陷,贬为蕲州司马,后忧愤而终。张柬之终年80余岁,赠司徒,追谥文贞。商务印书馆清末版《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张柬之,襄阳人,字孟将,以贤良召。对策第一。初为合、蜀二州刺史。狄仁杰荐其有宰相才,武后召为司刑少卿,拜同平章事。诛张宗昌、张易之,复唐社稷。柬之首发其谋,以功封汉阳郡王。后为武三思所诬,流泷州,忧愤卒,追谥文贞。”作为一名文状元,能够有如此之举,改朝换代,胜过武状元,堪称状元之状元,天下第一,匡古奇之。为此,王尔烈在说到他并评述时,曾写诗道:

柬之行事总匆匆,周武李唐定等衡。

天下安邦怀社稷,文元亦有武元功。

对于这个评述与讲叙,后人多为赞同,都说好眼力,有胆识。

名佳亦能成状元。徐文元,字公肃,号立斋,江苏昆山人。清顺治十六年,即1659年己亥科状元。是科会元为上海朱锦。殿试时,上见其名字优美,曰:“既然名字为元,又是文,自应状元。”太后亦曰:“今又得一佳状元。”遂赐冠戴,乘御马,授翰林。刘春霖,字润琴,号石筼,直隶肃宁人。幼年家贫,出身卑微。为中国历代王朝中最后一名状元。清光绪三十年,即1904年甲辰恩科,殿试后定状元时,时逢直隶干旱,慈禧说:“其名春霖,林上有雨,雨下有林,祥瑞降之,甘霖浴之,当吉庆之。”故拔为鼎甲一名,魁首天下。

小三元后大三元。清代,江苏长洲即苏州丰,字翰文,号庭芝,自号香山老人。其祖彭定求,字勤让,一字南畯,清康熙十五年,即1676年丙辰科,连捷会元、状元;而彭启丰,雍正五年,即1727年丁未科,亦连捷会元、状元,前后仅差51年。陈继昌,字莲夫,号莲史,广西临桂人,清嘉庆二十二年,即1817年丁丑科乡试解元,嘉庆二十五年,即1820年庚辰科会试、殿试,连捷会元、状元,一路走来,三元及第。如此,本以为奇了,然钱诏尤奇。钱诏,字振武,一字湘靘,亦江苏长洲即苏州人。生于科甲之家。其曾祖钱中谐,康熙十八年,即1679年己未科,“博学鸿词科”第一。钱诏,年28岁始举庠生,随即,县、府、院试均第一,称“小三元”,随即乡、会、殿试均第一,称“大三元”,如此“六元及第”,一路获捷,天下第一。其最后二元,成于乾隆四十五年,即1780年辛丑科,胪唱日,乾隆御制诗,有曰:“国朝经百载,春榜得三元。”

其实探花果探花。这里,再重叙一下,王尔烈与乾隆帝的交往。王尔烈于乾隆三十六年,即1771年辛酉科殿试,获取二甲一名传胪公后,应召参加宫廷举行的贺宴“鹿鸣宴”时,乾隆帝曾与他一对一答,形成佳联,云: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天子曰:朕乃摘星汉;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传胪答:臣非探花郎。

由此引出“探花”趣谈,顺便一记,也就是了。

清代,有一门四探花之家。这家是江苏无锡人,姓秦。四探花出在顺治、康熙、乾隆三朝。秦钺,清世祖顺治十二年,即1655年乙未科探花;秦宏,清圣祖康熙三年,即1664年甲辰科探花;秦蕙田,清高宗乾隆元年,即1736年丙辰科探花;秦勇为,清高宗乾隆四年,即1739年己未科探花。我曾到过苏州俞樾的“探花馆”。俞樾,字荫甫,浙江德清人,清道光年探花,授翰林编修,一意治经。以高邮王氏为宗,其大要在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自少至老,著述不倦,主讲杭州诂经精舍达三十一年,为一时朴学之宗。光绪末年卒,年八十有六,著有《春在堂全集》,凡五百余卷。其《一剪梅》词尤佳。苏州有云:“探花馆里俞探花,一剪梅探花更发。绽出墙外红半城,天涯阅尽胜奇葩。”

王尔烈,科场取中这年,已经是43岁的人了。其先曾又几经科场,谈何容易。仅拿会试科场情形来说,其程序,就有:入闱、分房、刊题、上堂、分卷、阅卷、荐卷、搜遗、经策、磨勘、进呈、刻文、拨房、收掌、供事、供给、填榜、出闱、计偕、小寓、投卷、考具、揭晓、谒师、复试、团拜、回避、关防、搜检、弥封、封门、红号、巡绰、中卷、补荐、备卷、落卷、闹墨、抽换、公宴。还有房考蓝笔、誊录朱笔、对读黄笔、提调紫笔,诸种说道。这些程序与说道,虽然不全是考生所必经的,也有考场与考官事,但其礼数,考生也是要想到的,屈指首当的。何况整个考程下来,要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童试,是童生参考,取中者为秀才,秀才再取中为监生、廪生、增生,再取中为拔贡、岁贡、恩贡、优贡、副贡;乡试,取中为举人;会试,取中为贡士;即进士;殿试,为进士排名,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甲只有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状元为一甲一名,榜眼为一甲二名,探花为一甲三名。看来,人的一生,能获取个状元,谈何容易!当然,也是最大的荣耀了。为了这个荣耀,那得有多大付出!

有无数的人,一生里,往往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活到老还是个童生,这事太多了。因此,王尔烈深知其艰辛备至,劳苦非常。

为此,有人以《会试情状咏述》为题,概述了科举考试之艰难备至、辛劳异常的情形与感受。如,描写各路考官大人,纷纷进入贡院情形,当然也有入试举子的形态。其诗题为《入闱》,曰:

龙门乍进意洋洋,包裹皮箱各自忙。

四总裁先前院占,诸同考至后边藏。

正房一带皆轩敞,倒座双间费丈量。

唯有内帘监试阔,向来专任会经堂。

描写诸考官集中议事庄严气氛的,也是入试贡士的连连受惊情状的。其诗题为《上堂》,曰:

三月海棠花正欣,春官取士在奎殷。

总裁上座诸天佛,分校榜罗十八尊。

定有朱衣身后立,许多黄卷手中斟。

内帘监试真堪笑,恍惚金刚殿角蹲。

描写各路考官重新复查中试卷情形的,也是描写入试贡士频频心跳与炯炯担忧情形的。其诗题为《磨勘》,曰:

经文测试正圈完,中卷分交又要钻。

精力已如强弩末,眼皮渐似小刀剜。

偏旁磨出双靴跪,讹错勘来一杠拦。

要紧抬头须仔细,疏处难把考成宽。

描写主考官向皇上进呈前十本佳卷时之认真程度的,也是入试贡士最为忐忑不安的。其诗题为《进呈》,曰:

观落走马不春容,十本难求字顺通。

今日进呈须丑正,明朝发下史寅恭。

最防颠倒名先后,且虑挑搜语腐庸。

房首看来皆得意,点圈连缀墨痕浓。

描写内帘夫役、监察、考官住宿、膳食方面情形的,也是入试贡生的饥肠辘辘之状的。其诗题为《供给》,曰:

鼓声三响至公堂,各处襄厨两腿忙。

豆腐散方馊且黑,菠柃半束老而黄。

二厅猪肉天天要,一握鸡雏日日攘。

最怕水夫担苦水,河鱼翻搅辘辘肠。

描写会试完毕,各路考官离开贡院情形的,也是描入院贡生试毕离场状况的。其诗题为《出场》,曰:

散场有信闹声喧,填榜完时撤棘垣。

碗盏锅笼余一担,茶油鸡蛋早都阑。

仓皇检场灯犹焰,急遽升东日未宣。

忽见门生点头地,如今始信老师严。

这些诗,是一位翰林,曾充清廷会试阅卷处监试官时,所见到的贡院会试情景后撰写成的。他写完这些诗后,又以《自嘲》为题,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其诗云:

聚魁堂上列西东,监试由来体制崇。

通籍看人龙虎榜,衡文干成牛马风。

书差日日随奔走,供夫朝朝验啬丰。

且幸诸公精藻鉴,明珠网尽慰宸衷。

余书此,顿然亦生一感,慨然系之,随即,匆匆提笔,草草写来,也算一时情势所至了,诗云:

千里赴京一试争,流花看得尽霜风。

展铺卷帙三春月,掩映苍鸡五更钟。

莫要相讥如此笑,尚须对阅这般惊。

夺峰魁元堪为甲,头第出人一举名。

当然,这里也有人生价值的衡量,人生智慧的展现,人生道德的规范,人生行为的准则。人生至此一搏,也是堪为人瑞行端之始了。

王尔烈说状元,爱说考状元,其缘由亦正在此。

为此,他有一首《状元未名赋》写就,云:

天下状元云复云,闲来说事亦缤纷。

光辉背后艰辛在,看透仍须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