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他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军官训练上,这或许也是种转移痛苦的好方法。他觉得,在军官训练问题上,没有什么比他更懂得其重要了,因为他具有一贯的预见性。在不久前的一份备忘录里,他写道“各级部队长对于他们部队将来在战争中可能遂行的各种不同作战方式,包括进攻或防御,务必熟悉如何部署部队的方法,他们必须了解战斗部署的整备”,为此,他在11月和第二年3月举办两次军官研讨会,目的在于,要训练军官学会制订有部队和无部队的演习计划。他认为对军官的训练,作为一个部队的指挥官有双重的责任,既教他们指挥的艺术,另外也包括教会他们如何去教别人。他还要各营长训练所属资浅军官去指挥较大的单位,包括本营部队,因为今天的资浅军官,就是明天的指挥官,因此着眼未来考虑,在和平时期就要把准备工作做好。
蒙哥马利对自己部队的训练一刻也不放松,在他的亲自督训下,部队进步很快,几次演习中都出彩,但1938年7月的一次大规模演习却不甚理想。
这次演习是由陆海空三军参加的登陆作战演习,规模之大,自一战以来还是首次。演习以反入侵为目的,因为德国的举动已经越来越表明,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德军积极扩军备战,希特勒上窜下跳,外交和军事手段并施,而反观英国,谋求“和平”的声音仍大行其道,至于军队的针对性演习,则几乎没有。这次三军联合演习,说明英国国内已经引起一定的重视。
第9旅被指定实施这次演习,蒙哥马利、驻朴次茅斯的海军司令科克和奥雷里共同负责制订演习计划。计划草案用掉了3万张纸,耗费的物力和所费的精力令人咋舌,甚至蒙哥马利的继子迪克也在从印度回来度假期间被召来,负责建造一座15英尺长的斯拉普顿海滩模型。7月5日,蒙哥马利向新闻界以及军事观察员介绍演习的有关情况,他对演习的目的进行了简要概括:
“这次演习的目的,是要探讨海上接敌运动的战术和技术问题、部队在敌岸登陆作战问题、舰艇对登陆部队的火力支援问题以及飞机协同地面作战问题。”
演习的构想是,陆军和海军出动包括一艘战列舰、两艘巡洋舰、一艘航空母舰和一个支队的驱逐舰的支援兵力,成立一个陆海空军联合指挥部,由蒙哥马利担任总指挥,所管辖的部队为东部军区陆军的两个军,由第9旅的3个营作代表。各营在7月6日拂晓分别搭乘“兰开夏”号和“克兰马卡利斯特”号运输舰登陆,假设是由150辆战车来支援。工兵构筑登陆码头和滩岸通道,以供装甲车辆使用,登陆后,蒙哥马利即担任远征军指挥官,然后,继续指挥作战。
《泰晤士报》于当日作了以下报道:
今天凌晨,一个步兵旅在理想的天气状况下,在斯拉普顿海滩登陆,至为成功。参加演习的是如下3个团:国王苏格兰边防团、林肯团、东约克团,他们在1点半至4点搭乘海军巡洋舰、捕鲸船和运输舰上的救生艇登陆。黎明时分,火炮、卡车和无数的军需品都用特制的平底的小艇运送上岸。今天黄昏,登陆的部队将重行装载。
第9旅在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第12海军航空母舰剑鱼式轰炸机,以及各种舰艇上火炮的支援下,加上战车和迫击炮的威力,顺利向内陆挺进。但到了下午,天气突变,大雨倾盆,狂风掀起巨浪,参加演习的海军担心被吹上岸,不等演习结束,自己先跑了,将1200多人晾在一边不管。这些官兵出来根本没考虑带帐篷,在雨中淋得跟落汤鸡似的,又冷又饿。后来,海军自觉不好意思,为了弥补,就将靠近达特茅斯的皇家海军学院的学生全部赶起来,供登陆部队食宿。他们挤满了甲板、弹药库、穿衣室和娱乐室,像罐装的沙丁鱼。
帝国参谋总长戈特和新任南方军区司令阿奇博尔德·韦维尔来观看演习。后者刚从巴勒斯坦调来,接替约翰·伯内特一斯图尔特,他比蒙哥马利大4岁,蒙哥马利以前在他当第3师一级参谋时认识他,对他很敬佩。不过,韦维尔好像对他态度一般,这回也同样不例外。在受尽海上风浪颠簸之苦后,第二天登陆时,蒙哥马利热情迎接韦维尔,并向他报告演习经过。韦维尔听他讲完,只淡淡说声:
“知道了。”
接着头也不回地朝山上走去,那里停着他的车子。韦维尔上了车,一溜烟驶回索尔兹伯里。韦维尔的心情不佳,固然是由演习本身所导致的,因为那没有达到他预想的效果,甚至在他看来,可以说糟糕透顶,后来他记述这次不成功的演习时说:
“这次演习暴露了我们对登陆作战彻底的忽视,令人遗憾。虽然有一艘所谓的登陆艇,但它是以前建造的试验性登陆艇,而且是为这次演习而从破铜烂铁堆里找出来的。我想它随时都可能会沉没。至于其他情况,部队是乘坐敞开的划艇登陆的,就像以往200多年来登陆的部队那样。”
但根本上是当时情势的发展引起他的担忧,因为以如此的水准,一旦战争爆发,将来去对付武装到牙齿的德国人,无疑等于以卵击石。事实上,韦维尔的担忧,正反映出他的战争观念,对装备的重视和强调,而不太考虑人的因素,而这一点刚好同蒙哥马利相反。蒙哥马利坚持的观点是,装备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制造,但训练有素、达到作战要求的士兵却不能,这可能也是韦维尔对他冷淡的一个原因。不过对蒙哥马利本人的能力,韦维尔是毫不怀疑的,他在同别人谈到蒙哥马利时这样说道:
“蒙哥马利是个奇怪的家伙,是我所见到的最能干的军官之一,但是由于某种原因,高级军官们并不喜欢他。”
就是说,他同很多人一样,承认蒙哥马利在业务上的确有几下子,但并不等于就承认这个人,由于他的为人和性格,自然不得人缘。在他任职第9旅旅长期间,一度因为克拉伦斯足球场诉讼案事件同陆军部闹得很不愉快。
为了给第9旅的“福利基金”筹措一笔款项,顺便也用来改善已婚军人的家庭福利状况,蒙哥马利没经陆军部同意,把克拉伦斯足球场出租给银行展销会使用一个月,租金1500英镑。朴次茅斯市长知道后,拒绝批准召开展销会。蒙哥马利向市长许诺从中拿出500英镑,作为一项“宠物计划”的资金,来换取市长的支持,最后双方达成了协议,但却遭到陆军部的阻挠,理由是这违反了陆军条例。南方军区司令部一名负责后勤的少将找到蒙哥马利,告诉他因为这一事件,蒙哥马利的前途就此完了。在这件事上,韦维尔与蒙哥马利站在了一起,说租地属于完全合法的行为,陆军部并不理会,接二连三来函质问,南方军区司令部的案头堆满了有关这件诉讼案的卷宗,厚厚的一大摞,经过一番折腾,没有结果,后来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这件事并没影响蒙哥马利的晋升。在晚些时候第9旅又担负了一次执行秘密的毒气试验的任务,蒙哥马利起草了报告,主要是就作战部所提的问题给予的答案,长达39页,对于这些问题,蒙哥马利都进行了详细的解析,最后说明应对措施。报告受到各方很高评价,陆军参议会说是“一份极其出色和清晰的报告”,军事训练署长,就连惯于吹毛求疵的韦维尔,也都大加赞赏。
蒙哥马利于1938年10月,被正式授予少将军衔,此时,他和陆军部为租地一事带来的法律问题,仍在纠缠不清,但这并不妨碍提升。
蒙哥马利离开他在军事生涯中的第一个重要的指挥岗位,赴巴勒斯坦担任新编成的第8师师长。在和儿子戴维告别的时候,蒙哥马利心里一阵不好受,确切地说,是一种愧疚,因为自从贝蒂死后,自己一直忙于军务,很少顾得上照管这个失去母爱的孩子,而现在又将远去异乡,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戴维后来被寄托在一个旧部下卡休斯·约斯通少校家中,约斯通有两个孩子,可以做伴,不至于太孤单。吻别戴维,蒙哥马利踏上了前往中东的征途。巴勒斯坦这时正陷进民族仇恨中。由于纳粹的疯狂迫害,大批犹太人违背英国政府规定的限额,非法涌人巴勒斯坦地区,这引起了当地阿拉伯人的不满,驻扎在那里的英军当局又无力制止,结果激化了矛盾,情况变得越来越糟。阿拉伯人用手中的武器,开始叛乱。发展到后来,在这里旅行的人必须有军队的保护,否则安全堪忧。蒙哥马利一到,就用他一贯与众不同的手法处理问题,他把指挥部设在海法。将部队编成3个旅,分驻各个地区,每个地区指定一名负责军官,同警察加强联系,以便齐心协力对付叛军。这一时期,蒙哥马利走遍了每一处管辖的地区,拜访每一位政府官员,同每一个警察谈话。他每天的工作量相当大,早上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忙到晚上,半夜才就寝。经过调查,蒙哥马利搞清楚了叛军的编制组成情况,掌握了一手资料。他了解到,叛军的性质不过是一群组织简单的草寇而已,流窜乡野,但行踪诡秘,不好抓捕,当地不少农民被胁迫参与,更增加了军事行动的难度。如果能区别对待,就能将其分化,因此,蒙哥马利向作战部提出首要的两点注意事项,即一要坚决镇压真正的叛军及其组织;二要争取城市居民和农民的支持。为此在处理有关事务时,必须确保绝对公正。他在实际中完全按照自己提的原则来办,并要求所有部队遵守。当一切进行得差不多了,蒙哥马利决定采取彻底的剿灭行动,他派出部队,在夜间突然包围反抗者盘踞的地区,逮捕了可疑分子,同时将私藏的武器统统收缴,对于确实有罪的,公正合理地予以判决。这样,不出几个月,就完全改变了局势,几股叛军被击溃,匪首或被击毙,或逃之天天。
刚来巴勒斯坦还没多久的时候,军事秘书处就通知蒙哥马利,他被选定为第3师的师长接班人,原师长伯纳德将军即将退休。听到这个消息,蒙哥马利无比兴奋,不仅是因为第3师是个在一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有名的“钢铁师”,蒙哥马利对它向往已久,而且还因为,这个师辖有第9旅,如果能指挥第3师,又同时统率第9旅,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等到1939年春天,军事秘书处通知说,伯纳德将军已经被任命为百慕大总督,可望于秋天赴任。蒙哥马利给秘书长布朗勒中将写信,表示“随时奉命回国”,鉴于伯纳德将军有两个月的休假,因此他希望在7月份就接手第3师。此时,蒙哥马利已经呈现身体不适的征兆,先是头晕、呕吐,然后胃部也开始不舒服起来,这些,蒙哥马利暂时都不放在心上,以为过一段时间就好。但到了5月24日,仍然没见好的迹象,并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头疼发烧得很厉害,浑身像散了架,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他被送进海法的军队医院。在病床上躺了十来天,仍不见好。6月19日,放射科医生给蒙哥马利做了胸肺部检查,发现左肺中部有结核感染现象,伴有肋膜炎症状。第二天,请来驻巴勒斯坦的英军首席军医顾问马什中校再做一次检查,马什在诊断报告上写“据一般病状,加上X光的结果,整个症状,极有肺结核菌的可能”,因此他建议回国治疗。蒙哥马利要先到达塞得港。然后再乘一艘叫“SS兰奇”号的下一班轮船,因为不能坐火车,由飞机直接送到塞得港,两名修女和男护士把他抬上担架,蒙哥马利面色苍白,躺在担架上,一动也不能动,连痰也咳不出来,抬上船时,别人都以为他可能活不了了。但这回幸运女神再一次眷顾了蒙哥马利,没几天,他慢慢开始能自己动弹,船到了蒂尔伯里时,已经能到处走动了,他与专程来照顾他的妹妹温莎在一起聊天。别人看见他好端端地又恢复健康时,都不相信。到英国之后,蒙哥马利要住进预先为他安排的米尔班克医院。医院早在十几天前接到来自埃及的报告,说蒙哥马利要用担架抬入,但却看见一个大踏步走进来的将军,气色不错,他告诉医生自己身体很棒,胸部已不痛,体温、舌头、心脏,一切正常。
在米尔班克医院住了5天,检查结果,的确没发现什么异常,已经完全康复。医生让他休假3周,8月10日回来复查。蒙哥马利跑到临近肯特郡的七橡镇,和奎达参谋学院院长盖伊·威廉斯一家住在一起。他隔三岔五向陆军部探询提前接任第3师的可能,哪怕非正式的也行,至少让他尽快制订冬季训练计划,因为大战的乌云已经蜂攒蚁聚般压了过来,再不抓紧最后的机会,永远不会有了。
1938~1939年的欧洲,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
希特勒军事占领莱茵河地区之后,胃口越来越大,做起武力征服欧洲的美梦,支持佛朗哥、同意大利和日本缔结盟约、使波兰脱离法国的影响,是他实施这一美梦预先打好的结子,接下来重要的一步棋则是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疯狂地叫嚷:要获得1200万德国人!在兵不血刃占领奥地利之后,为了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将日耳曼人居住的苏台德区并入德国版图,使出了浑身招数,对英法一方面虚声恫吓,一面玩弄外交伎俩,进行政治讹诈。奉行绥靖政策的英法两国政府天真地以为,只要满足希特勒的要求,就可赢得“时代和平”,另外,他们掩藏着险恶的目的,那就是,将希特勒这股祸水引向社会主义的苏联,希望借希特勒之手加以消灭,因此拼命迎合他。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和法国总理爱德华·达拉第说,希特勒的全部要求,不过是要为他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同胞“伸张正义”而已。张伯伦更自欺欺人地说:
“希特勒要求的是民族自治,而不是征服。”
9月27日,张伯伦向全国人民发表广播演说:
“……我这个人,从心底里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国与国之间的武力冲突,对我来说,好比一场噩梦。但是,如果我确信有一个国家决心要用武力恐怖来统治整个世界的话,那我就认为非进行反抗不可……”
两天后,他不惜以69岁的高龄第3次飞往德国,出席德英法意四国首脑参加的慕尼黑会议。这次会议是个彻头彻尾的阴谋,在一片“普遍亲善的气氛”里,捷克斯洛伐克最终被出卖,希特勒得到了所有他想要的东西。当张伯伦满怀喜悦回到伦敦时,唐宁街挤满了欢迎的人群,他们冲他高喊:
“内维尔,好样的!”
人们还齐声唱着“他是一个顶刮刮的好人”,感动得张伯伦热泪盈眶,他相信,“从今以后,整整一代人的和平有了保障”。然而,这位绥靖专家首相哪里知道,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两人在慕尼黑会议中早就商量好,只待时机一到,就联手对英法开战。希特勒曾亲口向他保证,苏台德地区是他在欧洲的最后领土要求,他不想再要一个捷克人,但仅过了几个月,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被希特勒不费一枪一弹收进囊中。9月1日凌晨,150多万德军在数不清的飞机和坦克的轰鸣声中,越过边界,漫向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张伯伦的绥靖政策破产了。
上次大战的阴影在人们心头还未完全散去,又一场大灾难降临,蒙哥马利和所有人一样,都被卷进战争这个巨大无比的漩涡,但作为一个军人,他和他们又不会相同,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他的命运和地位注定要发生常人根本难以想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