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将者,可幸遇而不可强求者也。嗣后直隶练军统领,臣当悉心察看,遇上选则破格优待,尽其所长;遇中材则随处防维⑥,无使越分;庶几两全之道。部臣复议及兵将相习,可收一气贯通之效;又言转弱为强,不必借才于异地等语。臣窃意就兵言之,断无令外省客勇充补之理,客勇亦无愿补远省额兵之志。就官言之,则武职自一命以上至提镇皆可服官外省,况畿辅万方辐辏⑦,尤志士愿效驰驱之地。是各路将弁有出色者,皆可酌调来直,不得以借才论。
直隶练军,询诸众论,不外二法:一曰就本管之镇将练本管之弁兵;一曰调南人之战将,练北人之新兵。访闻前此六军,用本管镇将为统领者,其情易通,而苦合营无振作之气;用南人战将为统领者,其气稍盛,而苦上下无联络之情。将欲救二者之弊,气之不振,本管官或不胜统率之任,当察其懈弛,择人而换之。情之不联,南将或不知士卒之艰,当令其久处,积诚以感之。
臣今拟于前留四千人外先添三千人,稍复旧观。一于古北口暂添千人,该提督傅振邦老于戎行,安详勤慎。一于正定镇暂练千人,该总兵谭胜达勇敢素著,志气方新。皆以本管官统之者也。一于保定暂添千人,令前琼州镇彭楚汉以南将统之。以中军冷庆所辖千人姑分两起,俟查验实在得力,而后合并一军。此因论兵将相孚而拟目前添练之拙计也。至练军规模,臣仍拟以四军为断,二军驻京北,二军驻京南。每军三千人,统将功效尤著者,或添至四五千人。请旨交各衙门复议,先行试办,俟试行果有头绪,然后奏定简明章程,俾各军一律遵守。”
奏入,允之。其后以直隶练军有效,他省仿而行之,营务为之一振,自国藩始。
① 一定:固定不变。
② 可泥:拘守。
③ 劳勚[yì]:劳苦。
④ 樵汲:打柴汲水。
⑤ 洵[xún]:确实。
⑥ 防维:防备守护。
⑦ 万方辐辏:四方的人才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毂上那样汇集到一处。万方,各地。
九年五月,通商大臣崇厚①奏天津民人因迷拐幼孩匪徒有牵涉教堂情事,殴毙法国领事官,焚毁教堂。上命国藩赴天津查办。国藩奏言:“各省打毁教堂之案层见迭出,而殴毙领事洋官则为从来未有之事。臣但立意不欲与之开衅,准情酌理,持平结案。使在彼有可转圜②之地,庶在我不失柔远③之方。”寻④奏诛为首滋事之人,将办理不善之天津府、县革职治罪。因陈“时事虽极艰难,谋画必须断决。伏见道光庚子以后,办理夷务,失在朝战夕和,无一定之至计,遂至外患渐深,不可收拾。皇上登极以来,守定和议,绝无改更,用能中外相安,十年无事。津郡此案,因愚民一旦愤激,致成大变,初非臣僚有意挑衅。朝廷昭示大信,不开兵端,此实天下生民之福。以后仍当坚持一心,曲全邻好,以为保民之道。时时设备,以为立国之本,二者不可偏废。”
八月,调两江总督。国藩沥陈病状,请另简贤能,开缺调理。上谕:“两江事务殷繁,职任綦重,曾国藩老成宿望⑤,前在江南多年,情形熟悉,措置咸宜。见虽目疾未痊,但得该督坐镇其间,诸事自可就理。该督所请另简贤能之处,著无庸议。”十一月,命充办理通商事务大臣。十年,以楚岸淮南引地为川盐侵占⑥,与湖广总督定议,与川盐分岸行销,奏请武昌、汉阳、黄州、德安四府专销淮盐;安陆、襄阳、郧阳、荆州、宜昌、荆门五府一州,暂行借销川盐。湖南巡抚请于永、宝二府试行官运粤盐,国藩复力陈二府引地不必改运,部议皆如所请。十一年二月卒,遗疏入。
①崇厚:崇厚(1826—1893),姓完颜,字地山,内务府镶黄旗人,河道总督完颜麟庆次子。咸丰十一年(1861)充三口通商大臣,办理洋务。同治年间,署直隶总督。同治九年(1870)天津教案后,出使法国谢罪。光绪四年(1878),出使俄国,擅自与俄签订《里瓦几亚条约》,被弹劾入狱,后降职获释。
② 转圜:调停,斡旋。
③ 柔远:与邻国保持和睦关系。
④ 寻:不久。
⑤ 宿望:素负重望。
⑥ 楚岸:湖北湖南及相邻的一些州县。楚岸历来是中国最大的食盐销售市场之一,清朝规定某产区的盐限定在某区域行销,清前中期,楚岸一直由淮盐独占。太平军起事后,阻碍了淮盐通道,朝廷允许食盐自行销售,于是川盐便大量销往楚岸地区。
谕曰:“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学问纯粹①,器识宏深,秉性忠诚,持躬清正。由翰林院蒙宣宗成皇帝②特达③之知,洊升④卿贰⑤。咸丰间创立楚军,剿办粤匪,转战数省,叠著勋劳。文宗显皇帝⑥优加擢用,补授两江总督,命为钦差大臣,督办军务。朕御极后,简任⑦纶扉⑧,深资倚任⑨。东南底定,厥功最多。江宁之捷⑩,特加恩赏给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历任兼圻,于地方利病尽心筹画,实为肱股心膂之臣。方冀克享遐龄,长承恩眷,兹闻溘逝,震悼良深。曾国藩著追赠太傅,照大学士例赐恤,赏银三千两治丧,由江宁藩库给发。赐祭一坛,派穆腾阿前往致祭。加恩予谥号‘文正’,入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于湖南原籍、江宁省城建立专祠。其生平政绩事实宣付史馆。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应得恤典,该衙门查例具奏。灵枢回籍时,著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其一等侯爵即著伊子曾纪泽承袭,毋庸带领引见。其余子孙几人,著何璟查明具奏,候旨施恩。”
① 纯粹:精纯。
② 宣宗成皇帝:即道光帝(1782—1850),1821年—1850年在位,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成皇帝”。
③ 特达:特殊知遇。
④ 洊[jiàn]升:被提拔。
⑤ 卿贰:次于卿相的朝中大员。曾国藩道光二十九年(1849)已官至礼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时年39岁。
⑥ 文宗显皇帝:即咸丰帝(1831-1861),1850年—1861年在位,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⑦ 简任:拔擢任用。
⑧ 纶扉:明清时期称宰辅所在之处为“纶扉”。
⑨ 倚任:倚重信任。
⑩ 江宁之捷:指攻克南京,平定太平天国。
兼圻[qí]:清代总督多管辖两省或三省,称之为“兼圻”。
遐龄:长寿。
溘[kè]逝:突然逝世。
震悼:惊愕哀悼。
藩库:清代布政司所属的粮钱储库。
赐祭:大臣去世,皇帝派遣使者前往祭悼。
穆腾阿:穆腾阿(1824—1884),字瑞亭,正白旗人。生长于官宦世家,学识渊博。曾随僧格林沁与太平军林凤祥部北伐军作战,屡建战 功。官至江宁将军、镶黄旗蒙古都统等。
文正:文指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致,人臣极美的谥号。皇帝往往不轻易把这个谥号赐人,而死去的臣子一旦得此谥号,将是极大的荣耀。
昭忠祠、贤良祠:昭忠祠是为纪念阵亡将士而建的庙宇或祠堂,有昭示忠良将士之意。贤良祠为清朝祭祀王公大臣中有功国家者的专祠。
开复:清代指官吏被处分后恢复其官衔。
曾纪泽:曾纪泽(1839 —1890),字劼刚,曾国藩次子(曾国藩长子曾纪第早夭)。自幼受严格的教育,学贯中西。曾国藩死后,袭父一等毅勇侯。曾担任清朝驻英、法、俄国大使,任职期间,极大地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寻湖广总督李瀚章①、安徽巡抚英翰②、署两江总督何璟③奏陈国藩历年勋绩。
李瀚章奏略云:“国藩初入翰林,即与故大学士倭仁、太常寺卿唐鉴④、徽宁道何桂珍⑤讲明程朱之学,克己省身,得力有自。遭值时艰,毅然以天下自任,死生祸福置之度外。其过人识力,在能坚持定见,不为浮议所摇。用兵江皖,陈四路进攻之策。剿办捻匪,建四面蹙⑥贼之议。其后成功,不外乎此。”
英翰奏略云:“自安庆克复后,国藩督军驻扎。整吏治,抚疮痍,培元气,训属寮⑦若子弟,视百姓如家人。生聚教养,百废具举。至今皖民安堵,皆国藩所留贻。一闻出缺,士民奔走,妇孺号泣。以遗爱⑧而言,自昔疆臣汤斌、于成龙⑨而后,未有若此感人之深者。”
① 李瀚章:李瀚章(1821-1899),字筱泉,安徽合肥人,李鸿章长兄。为曾国藩门生,初为湖南知县,湘军建立后,一直为曾国藩管理钱粮事务,官至两广总督。
② 英翰:英翰(?—1876),字西林,萨尔图氏,正红旗人。与捻军战,有功,官至安徽巡抚、两广总督、乌鲁木齐都统。
③ 何璟:何璟(?—1888),字伯玉,广东香山(今中山)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官至福建、山西、江苏巡抚,后任闽浙总督。1884年(光绪九年)8月,法舰袭击福建水师,未能速筹救援、固守省城,并伺机逃走。马尾战后,被革职。
④ 唐鉴:唐鉴(1778—1861),字镜海,号翕泽,湖南善化人。勤奋好学,嘉庆十二年(1807)进士,后为太常寺卿。为当时义理学派的巨擘之一,对曾国藩影响很大。著有《朱子年谱考异》、《学案小识》等。
⑤ 何桂珍:何桂珍(?—1855),字丹畦,云南师宗人。道光十八年(1837)进士,官至督贵州学政、安徽宁池太广兵备道。率兵与太平军作战,有功。咸丰五年(1855),在英山县被哗变降兵杀害。何桂珍为倭仁门生,服膺宋学,与唐鉴、曾国藩为师友。
⑥ 蹙[cù]:压制。
⑦ 属寮[liáo]:下属,属官。
⑧ 遗爱: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等。
⑨ 汤斌,于成龙:汤斌(1627—1687),字孔伯,河南睢州人。为清初理学名臣,官至内阁学士、江宁巡抚、礼部尚书等。他著书立说,发展理学,为官清正廉明、体恤民艰、政绩斐然。他生活简朴,任职期间鱼肉荤腥概不入衙署,每日只买三块豆腐作菜肴,人称“豆腐汤”。二十六年改任工部尚书,被劾,忧惧而死。雍正十年(1733),入祀贤良祠,谥“文正”,从祀文庙。著有《汤子遗书》。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山西永宁人。官至两江总督、大学士等职。为官二十多年,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著称,有“天下廉吏第一”的美誉。
何璟奏略云:“咸丰十年,国藩驻祁门,皖南北十室九空。自金陵至徽州八百余里,无处无贼,无日无战。徽州初陷,休、祁大震,或劝移营他所。国藩曰:‘吾初次进兵,遇险即退,后事何可言?吾去此一步,无死所也。’贼至环攻,国藩手书遗嘱,帐悬佩刀,从容布置,不改常度,死守兼旬①,檄鲍超一战,驱之岭外。以十余载稽诛②之狂寇,国藩受钺③四年,次第荡平,皆因祁门初基不怯,有以寒贼胆而作士气。臣闻其昔官京师,即已留心人物,出事戎轩④,尤勤访察。虽一材一艺,罔不甄录⑤,又多方造就以成其才。安庆克复,则推功于胡林翼之筹谋、多隆阿之苦战。金陵克复,又推功诸将,无一语及其弟国荃。谈及僧亲王及李鸿章、左宗棠诸人,皆自谓十不及一。清俭如寒素⑥,廉俸尽充官中用,未尝置屋一廛,田一区⑦。食不过四簋⑧,男女婚嫁不过二百金,垂为家训,有唐杨绾⑨、宋李沆⑩之遗风。其守之甚严,而持之有恒者,曰不诳语,不晏起。前在两江任内,讨究文书,条理精密,无不手订之章程,点窜之批牍。前年回任,感激圣恩高厚,仍令坐镇东南,自谓稍有怠安,负疚滋重。公余无客不见,见必博访周谘,殷勤训励。于僚属之贤否,事理之源委,无不默识于心。其患病不起,实由平日事无巨细必躬必亲、殚精竭虑所致也。”
① 兼旬:二十天。
② 稽诛:稽延被诛戮的期限。
③ 受钺:大将出征前接受天子所授的符节与斧钺。此处指担任主帅。
④ 戎轩:兵车,借指军队、军事。
⑤ 甄录:选择录用。
⑥ 寒素:门第寒微、地位卑下的人。
⑦ 一区:表数量,指一块田地。
⑧簋[guǐ]:古代用来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享、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⑨杨绾[wǎn] (?—777),字公权,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宗时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等。他德行方正,俭朴廉洁,卒后,代宗下诏称赞:“历官有素丝之节,居家无匹帛之余”。
⑩李沆[hànɡ](947—1004),字太初,洺州肥乡(今属河北)人。宋真宗时,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秉性亮直,清正廉洁,时称“圣相”。
源委:原由曲衷。
上谕:“据何璟、英翰、李瀚章先后胪陈①曾国藩历年勋绩,英翰、李瀚章并请于安徽、湖北省城建立专祠。又据何璟遵查该故督子孙,详晰复奏。披览之余,弥增悼惜。曾国藩器识过人,尽瘁报国,当湘、鄂、江、皖军务棘手之际,倡练水师,矢志灭贼。虽屡经困厄,坚忍卓绝,曾不少移,卒能万众一心,削平逋寇②。功成之后,寅畏③小心,始终罔懈。其荐拔贤才如恐不及,尤得以臣事君之义,忠诚克效,功德在民,允宜迭沛恩施,以彰忠荩④。曾国藩著于安徽、湖北省城建立专祠。此外立功省份,并著准其一体建立专祠。伊次子附贡生曾纪鸿,伊孙曾广钧,均著赏给举人,准其一体会试⑤。曾广镕著赏给员外郎,曾广铨著赏给主事,俟及岁时,分部学习行走⑥。何璟、李瀚章、英翰折三件,均著宣付史馆,用示眷念勋臣,有加无已至意。钦此!
① 胪[lú]陈:逐一陈述。
② 逋[bū]寇:流寇。
③ 寅畏:恭敬戒畏。
④ 忠荩:忠诚。
⑤ 会试:明清科举制度,各省举人每三年会集于京城考试一次,称为“会试”。因考试在春天,又称“春闱”。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录取者称为“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揭榜后,中式进士须于下月应殿试,殿试合格后为进士。
⑥ 行走:入值办事。清制,凡不属于专设官职,调充某项职役的都用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