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怀着一颗平常心,主动进行换位思考,对干部职工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利益调整而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和精神压力深表理解。他以中肯的态度,滚烫的语言,真诚希望有志之士、教学骨干和科研人员能安心留下来,为学院尽快摆脱困境各尽所能。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向世人证实职教中心这条大船是一艘不沉的船,是一艘奋勇挺进的船。他还及时出台了拴心留人的优惠政策,凝聚了人心,形成了合力,一个团结战斗充满向心力的集体再度诞生。
随着教育大环境的变热,教育产业化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市场竞争很快会蔓延到教育和科技资源的分配调节。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结合全国的教育形势及职业教育的发展,薛振奎号召教职工真正从思想深处转变观念,尽快建立市场意识,研究市场,驾驭市场,努力开拓教育培训和科技开发力度,寻求更大的教育培训市场;充分利用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优势,在众多领域中积极开展技术服务。他带领干部职工主动转轨,开发市场,准确定位,为职教中心的生存与发展理出了一条更加清晰可行的“1234”发展思路:即坚持一个方向——为管道事业服务的方向;开拓两个市场——教育培训市场、科技开发市场及技术服务市场;建设三个基地——教育培训基地、科技开发基地、技术服务基地;落实四有构想——有长则稳、有短则活、有研则精、有商则富的发展思路,使职教中心开始沿着一条既符合教育规律、又适合企业开展科研及技术服务的产业化道路发展下去。
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加快改革,强化管理,理顺关系,上水平,练内功,促发展。于1999年确立了完成一项重组,加强两方面建设,强化九种管理,力争实现五个新突破的工作目标。加快了教学改革步伐,成功地完成了中专技校与职工学院教学系统的重组,实现了师资共享,设施共用,优势互补。从根本上解决了内部的过细分工,管理不畅,人员思想难融,师资力量不均等制约职教中心发展的问题,为下一步职教中心教育培训事业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开阔视野,拓宽办学思路,他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多次外出学习,吸收和借鉴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并到其大学参加教育学术活动,对形成职业教育的思想很有好处。他感觉,指导思想一定要转,真正顺应国家的形势,必须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多证制的教育,出发点是搞好学生素质教育,使学生毕业时有毕业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再拿到一个驾照,将来不包分配出去就业应聘有竞争力,因此在教学上加大了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有远见卓识的薛振奎对这句话的理解极为深刻。三十多年来他虽然他不断辗转,工作岗位不断变化,但他一直坚持进行科研技术攻关,在多项领域奋力拼搏,不断攀登。最早的管道焊接是上向焊,八十年代推广下向焊。他组织焊工培训,做各种实验。当时的手段很简陋,什么都没有,刚刚起步。真正开始大规模的培训,全局是从三公司开始的,他倾注了很多心血。在西北,他首次提出了研究推广管道半自动焊的设想,并做了一年多的实验。管道局曾引进美国林肯公司管道焊接设备95套,都压着没用。他觉得十分可惜,竭力主张大胆使用这种较先进的适合管道焊接的新型设备。陕京线当时没同意用,而且国内没有成熟的经验,总公司基建局总工程师邱贤明说别人都不主张用,你为什么竭力推荐这种设备?他说邱总,不是说这个好就是好,你给我一年时间,我要用数据说话。后来他把一些工艺实验数据拿给邱总看,邱总被说服,说少干一点儿地势平坦、环境好点儿的地方,尝试尝试,看看效果。结果干了不长时间,效果非常好,基建局要求更大规模地推广。薛振奎体会,技术工作也有政治。所以,敢不敢提,敢不敢坚持科学求实的态度,敢不敢始终站在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的角度据理力争,非常重要。薛振奎凭借他多年施工和在焊接领域的造诣,坚持原则,敢于直谏,加快了焊接速度,提高了焊接质量,为石油管道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管道局有关领导曾多次说过,没有你们在新疆库鄯线焊接工艺实践这一段,就没有苏丹工程的今天。苏丹工程的多快好,跟这个有很大关系,管道一二三公司的队伍全锻炼出来了。
学院的科研薛振奎下的功夫最大,付出的心血也很多。他特别重视科研和对外技术服务,积极寻求校企结合共同发展的路子。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先后拨专款对特机所、焊接培训中心进行技术装备和办公环境改造;对焊接培训中心进行全新装备,根据管道建设发展急需培训大量焊工的实际,重新修建了可容纳更多人操练、考试的焊接大棚……毕竟在管道上干了这么多年,很想为管道建设事业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他认为,根据目前石油管道重组改制及体制运作情况的预测,科技产业化、成果推广势在必行。职教中心是教学、科研、服务一体化的机构,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科研成果转化路程短、速度快,也具较强竞争力。
1999年的一整个夏天,他都在外面,带着科研人员跑了一个月十几个单位,大庆的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一二三公司,转了一大圈,积极寻求合作,建立校企联合的科研体系。在调研的基础上,给局里打了成立管道工程技术研究所的报告。报告很快就批下来了,成立了工程技术研究所。他想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下调整,把几个部分逐步向楼里集结,对学院的科技力量做一整合,变成一个科研楼,加强科研开发力量。正是基于科研成果转化路程短、速度快这一优势,职教中心施工技术研究所、博通公司应运而生,加大了对科研选项、立项以及研制力度,注重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管道局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全位置自动焊机研制成功走向施工现场,这是继大型油罐横立缝自动焊机研制成功之后,实现的自动焊接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焊接培训中心发展成为在行业内具有较强实力和权威性的焊工培训、考试、取证、工艺研究中心。管道工程研究所、电子工程研究所等也都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承担科研和技术服务活动,使职教中心逐渐朝着教育产业化的方向迈进,呈现出喜人的发展势头。
应该说,薛振奎离开天大以后,一直努力把科研成果向管道生产实际中推广,这方面的决心和实践一直没有停止过。到了职教中心以后,他在这方面的实践不仅速度加快了,而且很快取得了成效。攻克全位置自动焊机是他多年的追求,最后取得成功可以说是一种必然。他是学这个专业的,管道焊接这几代的发展他了如指掌,一直在不懈实践和紧密跟踪。他对管道焊接事业的探索和关注,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始终在努力攻克。当年他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努力也曾受到阻力,但他就是在阻力、坎坷和艰难中一点点坚定不移地走过来的。他顶着各种压力矢志不渝地开展工作。开始是默默地干,后来很谨慎地放开,直到大张旗鼓地去做,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曲折的过程。
来到学院后,欣喜地发现梁君直带领科研人员正在潜心研究努力攻克的PWA——2000全位置自动焊机与他多年攻克的目标不谋而合,他极为振奋,对这个项目高度重视,首先肯定这个科研项目选得好,立得准,又鼓励科研人员一定要齐心协力加快攻克步伐。他制定倾斜政策,激励鞭策他们,对攻关过程中的困难及时解决。他既是领导者,又在组织参与者,更是一个坚强的后盾。经过日日夜夜的艰苦攻关,特种机具PWA——2000全位置自动焊机终于试制成功,很快在管道焊接技术领域脱颖而出,在西气东输工程中使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该项目获得集团公司科技二等奖,结束了管道施工建设过程中,一直使用手工焊的漫长历史。全位置自动焊机的诞生是必然的,但如果不是后来他到学院(职教中心)与科研人员擦出碰撞的火花,可能它诞生的还要晚一些。或者不会那么快地就推出来。推不出来或不及时推出来,赶不上重点工程建设,错过了这个大好契机,它发挥作用又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后。可能会赶上第三次管道建设高潮,那又另当别论了。它的快速诞生无疑缩短了管道焊接历史的距离,从这个角度来说来看,它的价值还是很高的。它的推广和应用,更加证明了当年他坚决立此科研攻关项目的前瞻性。
毋庸置疑,只要科研人员始终坚持不懈,PWA——2000试制肯定可以取得成功,只是个时间问题。但是,薛振奎的及时到来,对这个重大科研项目的鼎立扶持,无疑加快了试制成功的步伐。最令人欣喜的是,焊机“生”的逢时,它刚刚试制成功,就赶上了国内外几个千载难逢的重大管道工程,就在这些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了作用……这是科研人员对管道事业的突出贡献,也是薛振奎对管道事业的重大贡献。他的组织领导,对试制成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他用对管道事业的忠诚和热爱,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表演空间和攻关平台,使他们最终问鼎PWA——2000。薛振奎不是个邀功的人,一向推功揽过,把成绩和荣誉让给别人,但PWA——2000的问世,他的确功不可没。
PWA——2000的试制成功和焊接培训中心为管道工程建设培训的大批合格焊工,是薛振奎带领科研技术人员对管道局的贡献,更是对管道建设的贡献。他以一个党员干部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管道建设的巨幅画卷上,又描绘了浓重的一笔。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薛振奎着手描绘的另一篇章。他的学兄单平是天津大学的校长、焊接博士,他和河北省教委主任关系非常好。当时他们邀请天津大学在职教中心建工程分院,天大的校长专门到学院调研过。单平说你们的条件很好,小师弟我一定帮你。协议都起草好了,后来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要合并,教育部已经通知了,没办法,建分院的事就此搁浅。单平说这个只能抱憾了,高职我一定帮你办成。在一个小茶几上,他说你说吧,怎么写?写了好长一篇子,交给了省教委主任。他说这个学院条件非常好,资源丰富,在河北省办高等职业教育,他们学院有很多优势,你一定帮他把高职的事情解决好。由于薛振奎多方努力,当年就批下100个指标,招生报到了97个,在当时来说是全国最好的。第一年不在招多少,在于开了先河,打下了一个基础。当时的政策明确规定,职工大学不许招高职生,职教中心等于破了格了。而且在这件事上,教育部帮着说了话。省里都奇怪,教育部直接打招呼,给你们这么个学校说话?当时全国仅有41个高专的委员,薛振奎是高专委员,聘任他担任全国专科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委员(有清华的、北大的)。证书是教育部部长陈至立99年5月4日亲自颁发的。薛振奎利用这个培训机构,带领教师积极开展对内对外各种培训,为企业的提高和人力资源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使职教中心的教育培训事业取得更辉煌的成就,他想方设法,积极创造良好的舆论和内外部氛围。1998年10月,他以两校一院建校20周年为契机,采取一切有利于职教中心形象宣传的手段和措施,拍摄两校一院风雨兼程二十年的电视片、精心制作充分表现和展示“辉煌的二十年”图片展、在各种媒体报刊做整版形象宣传,大张旗鼓地宣传两校一院2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办学成绩,宣传培养的12000多名毕业生在社会、石油战线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宣传职教中心的办学实力、技术服务实力和科研攻关实力。多方邀请母校毕业生和各界人士前来参加庆典活动,盛情款待各位佳宾,广交朋友,以期赢得各界人士对职教中心事业的广泛支持和信赖,成为相互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隆重简朴的校庆庆典鼓舞了士气,扩大了影响,使职教中心的形象在社会各界的眼里更加立体和知名,把职教中心推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显赫地位,为学院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回望这一段短暂路程,薛振奎虽行得匆匆,收获却委实不小。任职期间,同时主持教育培训和科研工作,承担了大量的转岗转业人员培训,为全局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应有作用。组织了大量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培训、干部培训,为全局的队伍建设做出了贡献。学习参考了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经验,逐步走出一条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之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成立了管道工程技术研究所,集中统一管理科研项目和技术产品开发。仿真技术、管道工程材料研究、管道施工装备研制(大罐横立缝自动焊机、内爬行对口器、坡口整形机、全位置自动焊机)、焊接工艺研究等,都为近些年来管道和大型储罐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主持实验开发的药芯焊丝自保护半自动手工焊接工艺,在库鄯线施工中大量应用。经过一年多的工艺试验研究,多次组织专家跟踪评审,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焊接工艺和一系列技术文件,实际应用非常成功,一次合格率超过96%,优良品率达到90%以上,应用于苏丹工程,取得了更加明显的效果。作为焊接技术人员,薛振奎从传统上向焊工艺开始,直接参加下向焊工艺研究推广、药芯焊丝自保护半自动焊接工艺推广、全位置焊接设备及工艺推广,倾注了很多心血,并对管道焊接工艺技术取得的可喜进步感到由衷欣慰。
还承担了大量的转岗、专业培训任务,为苏丹项目培训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完成了各类岗位的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多种学制、类别的学历教育,并积极开展对外联合办学的尝试。
薛振奎以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职教中心生存与发展认真负责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认真规划和构想职教中心明天的宏伟蓝图。他每天早来晚走,中午不回家。工作特别繁忙的时候,就吃住在办公室。对他来说,几乎没有节假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外出开会,夜以继日地奋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忘我工作的精神,干部职工看在眼里,钦佩在心里。他心里想的都是职教中心的发展,无暇顾及其他,家庭重任全都留给了妻子。他把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职教中心的教育事业。他爱校如家的诚挚之心,深深感染和影响着身边的干部职工;他率先垂范的优良品质和工作作风,不断激励和鞭策着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献身教育、投身科学,为职教中心的教育事业结出更多硕果发挥积极的作用。职教中心的干部职工亲切地称薛振奎是他们的好带头人、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