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科学常识
9791700000078

第78章 政治军事(14)

有的国家的部队还根据不同兵种,制定了各种不同的迷彩图案,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迷惑敌人的能力。

窃听器

有人在极秘密的地方谈话,可能会被远在几千米以外的间谍偷听到谈话的详细内容。间谍之所以能够远距离窃听,就是因为他有一只神奇的“耳朵”——窃听器。

窃听,是军事间谍用来搜集情报的手段之一。窃听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是各不相同,常常被制成戒指、手表、打火机等日用品的形状。这样的窃听器携带方便,不容易被人发现。窃听到的信号,可以用安装在里面的微型录音机录下来,有的也可以用超短波发送出去。

军事间谍常常将窃听器安装在电话筒内,能把通话的内容,全部发送到几千米以外的超短波接收机里。有的干脆就挂在室外电话线上,直接用电话窃听。间谍的“耳朵”越来越神奇了!现在还有的用遥控技术窃听,信号的接收、录音、发送等都能受到严密的控制。

无源雷达

与普通雷达相比,无源雷达由于不辐射电磁波,所以隐蔽性好,反干扰能力强,不受发射功率的限制,体积小,探测距离远。

无源雷达没有发射装置,依靠被测目标辐射出的电磁波来确定被测目标的方向与距离。但是,只有一部无源雷达的话,是无法测出目标的方向与距离,需要设置两部以上的无源雷达对同一目标进行跟踪测量,才能确定目标的位置。

当带有辐射源的目标出现后,设在不同位置的两部无源雷达的天线就接收到同一信号。由于这两部无源雷达与目标的距离不一样,目标辐射波达到这两部无源雷达的波程也不一样,从而出现了波程差。波程差又引起相位差,根据相位差即可测出方向角。通过方向角以及两部无源雷达与目标点,便形成了一个三角形,这样一来,就可以根据两部雷达之间的已知距离,推算出目标与每部无源雷达之间的距离。

地球物理战

地球物理战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制造地震、海啸、暴雨、风暴、浓雾、磁暴和改变地球某一地区的温差,利用太阳能的紫外线和宇宙射线制造山崩、雪崩、冰雹山洪等以实现军事目的的现代科学作战方式。

地球物理战特别适合于不能运用核武器的场合,完成核武器不便完成的任务,从而有效地保存自己,而使敌方遭致不战而溃的灾难。所以,无论是常规战争,还是核战争,地球物理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激光也能“站岗放哨”

我们知道,在战争时期,很多重要的地方都需要有人来站岗放哨,有情况的时候及时报警。然而,人站岗的最大的缺点是隐蔽性差,容易暴露,易受攻击。自从激光问世以后,人们研究出了专门用于警卫的激光监视系统,用它来“站岗放哨”,即安全又放心。

激光监视系统由激光发生器、光电探测器和普通声光电子控制电路等组成,实际上是一种比较简易的光电报警系统。通常把这种系统放置在哨卡或要地比较隐蔽的地方。当激光监视系统正常工作时,激光发生器就会发出一束看不见的红外激光束,它穿过需要警戒的地区到达另一端,在另一端放置的是光电探测器,它可以接受激光发生器发出的红外激光束。这样,在激光发生器和光电探测器之间就有了一条看不见、摸不着的激光警戒线。当有人通过警戒线时,由于激光被人的身体遮住,光电探测器接受不到激光束,正常的工作受到打扰,声光控制系统就自动接通红色信号灯和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电子干扰

电子干扰是现代空中突防的一种必要手段。它先对地方前沿警戒雷达实施大功率杂波干扰,投入大量的消极干扰物,制造电子干扰屏幕,使敌方雷达不能预报攻击机群的距离、方位,从而达到机群隐蔽近敌的目的。在突破敌方雷达警戒区后,再对敌方的引导雷达、制导雷达、火炮瞄准雷达等施以综合性的压制干扰,使敌方的飞机、导弹、高炮失去有效的拦截与攻击,从而保证攻击机群于目标上空实施有效地攻击。

根据局部战争的有关统计,不带电子干扰设备的飞机损失量是带电子干扰设备飞机的5倍。有了电子干扰设备和干扰器材,可使地对空导弹的命中率大约降低50%,飞机的生存率提高70%。

智能武器

人工智能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用机器来实现人类的某些智力活动。人工智能应用在军事上,便产生出人工智能武器。

人们利用电子计算机能够模拟人类的学习推理、求解问题、辅助决策和智能活动的技术,制造出具有自主敌我识别、自主分析判断和巨册能力的各种各样的武器。例如,能自主对目标进行识别、判断和选择供给的职能导弹、智能地雷、智能水雷、智能坦克,能自主判定敌人施放的毒剂种类,并选择所需消毒剂前去对染毒车辆和染毒低于进行消毒的消毒机器人,能自动观察战场并进行警戒的哨兵机器人。

目前,有的国家正在设计一些人工智能武器,包括无人驾驶侦察坦克、智能导弹、水下军用机器人、智能蛙人以及从事某些危险作业的专用机器人等。不过,要实现智能武器代替人作战,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飞向预定攻击目标上空,自动选定高度、方位后,就在敌人的头顶下起化学雨。

非致命武器

所谓的非致命武器,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既不杀死敌方战斗人员,却又能使他们暂时或较长时间内丧失战斗力。也就是说,不彻底摧毁敌方武器装备却又能使其一时或永久性瘫痪的武器。

非致命武器主要是根据人的生理特点及武器装备的结构用途、使用特点,利用有关化学物质、射频、声束等,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使敌方战斗人员瘫痪,无法继续参战,以及使敌武器装备不能正常使用,形同虚设。

非致命武器与人们所熟知的传统的杀伤性武器装备相比,大多数有着结构十分简单、用途较为广泛、取材极为方便、生产非常容易、造价普遍低廉、威力非同寻常等特点。当然,它们的最大的好处在于:只用花费较小的代价,不必杀死人员,不摧毁武器设施,就能使敌人无法继续交战下去。有时甚至还要使敌人必须花费数倍的人力、物力去照顾受伤的人员,去抢修致残的武器装备。所以,称得上是在高技术条件下,克敌制胜的新招术、新措施。因此,目前不少国家的军事技术专家和有关人员都在抓紧研制这类武器。

细菌武器

细菌是过去细菌战剂的主体,它是单细胞生物,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它的真实面貌。细菌基本形态有三类:球形、杆形和螺旋形。我们人类患的伤寒、霍乱、鼠疫都是这些细菌的“杰作”。

以前的细菌武器只是使用细菌战剂装料,而后发展起来的战剂,已经远不止这些了,而是在更大的生物范围内,选取可做战剂的致病微生物、毒素和其他有活性物质的总称。

立克次氏体是一种比细菌还要小的生物,它的体积在细菌和病毒之间,在显微镜下呈球形或短杆形。它能够耐低温,怕高温。

病毒很小,即使在普通的显微镜下也不能看到,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一定活细胞内积存。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种。很多病毒都可以作为生物战剂,如黄热热病病毒和脑炎病毒等。

毒素是某些致病性细菌细胞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的有毒害作用的物质。

其实,真菌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如酱、酒、醋和面包等就是真菌发酵作用的产物,这些是人类的朋友。但是也有上百种真菌能使人患病,它们都是生物战剂的候选材料,是人类的敌人。

世界上第一艘驱逐舰

世界上第一艘驱逐舰是英国人制造的,这种驱逐舰要比鱼雷艇大,能装几门小口径速射炮,速度要比鱼雷艇快,同时还能发射鱼雷。这样,当敌方的鱼雷艇向己方大型舰艇发起攻击时,这种新型舰艇能追捕来袭的敌方鱼雷艇,并用火炮摧毁它,保护己方的大舰,同时也可用自备的鱼雷攻击敌方的大型舰艇。这种攻防兼备的新型的“鱼雷艇捕捉舰”就是当时驱逐舰的前身。

1887年,英国人第一次建成了一种这样的新型舰艇,并立即加入海军服役,以应付来自法、俄两国数量众多的鱼雷艇的威胁。1892年,英国海军又建造了4艘类似的舰艇,并正式称之为“鱼雷艇驱逐舰”,简称为“驱逐舰”,这标志着驱逐舰历史的开始。1893年10月,英国海军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鱼雷艇驱逐舰“哈沃克”号,其排水量为240吨,长54.8米,宽5.48米,蒸汽机功率为3500~4000马力,航速可达27节,装备有一座76毫米炮和3座47毫米炮,还可携带3枚450毫米鱼雷。经试航证明,这种鱼雷艇驱逐舰完全可以胜任捕捉敌方鱼雷艇的重任。从此,驱逐舰便走马上任,与其他大型舰艇一起游弋在大洋之上,并充当起大舰的“保镖”和海战的“急先锋”。